超级大国海军水面舰队“胆子越来越小”,连核弹都不敢携带了?

在冷战高峰年代,超级大国海军的所有水面大型主战舰艇,包括大部分攻击核潜艇,在日常巡逻战备中,都是必须要携带至少一两件核武器的。那么当年为何一定要在主要舰艇上部署核武器?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全球性对手苏联红海军的大部分同类水面舰艇或者潜艇,也普遍都携带核武器。这样一来,如果作为势均力敌的对手,自家的主要舰艇上不携带一两件核武器,就会担心在大规模的海上对峙甚至实战中会吃亏。或者说对手手里时刻握着“硬家伙”,而自家手里只有“麻杆”,那么总是会感觉心里不踏实;因此必须在所有主要大舰和攻击核潜艇上都带上几个核弹才放心。至于战略潜射洲际导弹核潜艇,这个勿须多说,毕竟这种潜艇就是专业携带大量核弹的,到今天仍然如此。主力水面战舰和攻击核潜艇都带上,

一两件核武器,除了心理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没有公开挑明的意图。这就是一旦自己面临战斗沉没的风险或者其他突然性的灭顶之灾,那么在最后时刻,干脆就把自身的核武器发射出去。核弹在水下或者水面爆炸的威力巨大,波及范围非常广。等于我自己的一艘战舰被炸沉,那么如果最后时刻发射出去的核弹能够在对方附近爆炸,绝对足够把一个大型舰队全部摧毁,这样就等于自己的舰艇在最终毁灭前,不是只拉上一个垫背的,而是要拉上一群垫背的。这样既能实现最后的心理平均,也能对对方舰队是一个潜在的致命威慑。那意思是你不要随便下狠手,我手里可是有最后时刻掀桌子的家伙,大不了大家一起到海底聚会。实际上在冷战高峰年代,美苏主力舰和潜艇都随身携带一定数量的核武器,一定意义上也是作为,

最终保命的“护身符”存在。而到了今天,冷战已经结束了整整31年,已经超过了一代人的时间。超级大国海军却对外公开宣布,到目前,其在全球的所有水面舰艇,包括所有的攻击核潜艇,都已经不再携带任何核武器;包括使用门槛比较低的战术核武器。对超级大国海军来说,只有现役的14艘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才正常携带核武器继续战备值班。此言一出,就引发了各种议论。甚至有人开始笑话超级大国海军的“胆子越来越小”了。毕竟以前大部分主战舰艇都曾经携带过核武器,到今天为何撤了个干干净净呢?实际情况并不是超级大国海军的胆子变小,其想继续维持全球海洋霸权的野心从来没有一天缩水过。只不过形势比人强。当今超级大国自身和全球的战略形势,都导致现在继续在大多数舰艇上携带核弹头并不适宜。第一个原因,在于经过多轮战略裁军,

超级大国拥有的核弹头数量,和冷战高峰年代已经完全无法对比。在1970年到1990年之间的这二十年,超级大国拥有的核弹头数量从来没有掉下过2.2万枚,而战略对手这个数字甚至更多。大量的核弹生产出来,自然需要大面积部署发挥威慑力。于是超级大国海军在正规的潜射导弹弹头之外,还额外分到了数千枚,拿出一部分部署在水面大舰和攻击核潜艇上,是基本的规定动作。而战略对手同样是这样的情况。但是到了今天,虽然超级大国名义上还有5000枚左右的剩余弹头,但是实际处于战备部署状态的已经不超过1900枚,这1900枚里面,已经没有适合长期部署在水面舰艇和攻击核潜艇上的型号。因此从两者上面全面撤防是必然的要求。第二个原因,就在于过去曾经势均力敌的战略对手,到目前海军实力已经大规模下降,30年下来新服役的水面战舰只有十万吨上下,

过去的一批老式大舰经过实战被证明完全不堪一击。即使近些年来新生产的攻击核潜艇也很少远航。至于全球其他海军,更没有听说谁家在水面大舰和攻击核潜艇上实际部署过核武器。在完全没有同类对手的情况下,如果超级大国海军继续在普通舰艇上部署核弹头,显然是不合时宜的。第三,任何作战平台,一旦携带核武器,其实是非常麻烦的事情。需要一套完整的通信指挥和保养体系才能玩转这类特殊装备。而任何携带核武器的普通水面舰艇或者攻击核潜艇,就必须单独设置一套舱室、人员和维护保养设备专门“伺候”这一两枚核弹。而真正在实战中用到的概率又微乎其微。这样就等于随时在本舰艇上长期“供养着”几个“大爷”。既长期牵扯精力;还要担心万一出现有人故意劫持这些核弹头怎么办?还不如干脆都“请出去”,这样大家都轻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