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旅行日记,2023-7-1,到达博卡拉
当我看见一车的人里只有我一个外国人,我觉得好像成就达成了。
博卡拉一堆的民宿、酒店,lodge、hotel、resort。
我看到一家酒店还是啥的写着“local and authentic”,本地且地道。我在想自己尽可能地道意味着什么。比如,如果你问徐云@徐云流浪中国旅行的真谛,我估计他也说不出什么来,大概就是社会适应不能,换一个在社会上立足的方式。而那个海盐小姑娘@大海的海盐,她说她刚开始搜到的好评餐厅,后来发现去的老外多,于是开始找那些更多本地人去的,不过三无路边摊不去。这就算是“地道”吗?
在从加德满都来博卡拉这一路,我感到了一种自在,一种似乎很自然的感觉,旅行者、国际背包客的感觉似乎消失了。就像是我从吉隆跟几乎一车尼泊尔人去口岸时那种deja vu一样,难能可贵的感觉。
到了12点,车跑到一个休息点,全车人下来吃饭。司机叽里呱啦一堆,我用英语问“是午餐时间吗?Does that mean lunch time?”,他估计才意识到车上有个外国人。时间上来说,我的运气比海盐差一点但比飞路@飞路185好点,海盐的大巴开了8小时,我10小时,飞路好像12还是13小时。
到了旅行大巴车站,是的,我不是坐标准的大巴,而是做的旅行中巴,也许稍微贵点,但我觉得还好,毕竟给了我伸腿的空间,在西藏被坑的那两下膝盖还没好全呢,长时间屈膝坐着其实有点难受,要是腿放不下还得顶着前面,那我就得忍着剧痛10小时了。这体验我还是算了吧。绝对local,绝对authentic,尽管。还是那话,中国人不坑中国人的,乌拉。
走到一半,坐我斜对面的小哥凑个脑袋过来,问我说,你知道现在这路况吗。我说我不知道。他说得多花6到8小时。其实没他说那么严重,也许我听岔了,他其实是想说多达6到8小时。因为雨季,路更难走(更烂)。
因为我坐的位置就在门边,所以可以稍微在膝盖难受的时候伸直腿。然后就是只要有机会下车休息,吃饭、上厕所、加油,就利用一切机会下去站一站。
车到博卡拉,开始有人提前下车。我没啥可挑的,虽然一路开着谷歌地图。因为我不知道该去哪儿,是直接回酒店呢,还是先去城里逛一圈。等车终于到了车站,我明白了,就直奔我的酒店吧。不过作为挽救性旅游,我决定直接背包走过去,不打的,也就是四十来分钟。
一路走过去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白宫酒店”White House Inn,过了一条朋克无比的桥,你踏上去的不是钢板,而是钢条,也就是把钢条密集排列而成的桥面。此外还有一个发现,就是国内已经不能见到的以为范姓女明星的脸,出现在一个商店的大门上。果然是全世界都喜欢的漂亮脸蛋。
最后好容易找到了我的小招待所lodge,其实就像是一个农家乐,在小山上的农民房改造而成。比起在加德满都的所谓三星级,绝对算消费降级了,当然也挺便宜。名字挺有意思的,叫小小朝圣者招待所Litte Pilgrim's Lodge。没有空调,没有烧水壶,没有洗澡洗头漱口那套,总之就是很不完善。也许唯一比较相似的就是开门的钥匙了,也是把钥匙,不是啥刷卡。甚至插卡取电都没有了。
这让我想起了我在芭提雅那晚住的火星酒店,也是得临时下去买点洗漱用品,毕竟就100块钱一天,我在这儿也就70块钱一天,就别那么多要求了。
另一个问题就是早餐,小伙子(也就是这家民宿的男孩子)给我拿出了菜单,我瞄了一眼就失去了兴趣。
把东西放下,天已经完全黑了。我下到山下,沿着湖的与山的方向顺着大道转。这时候我看到旁边有一家饭店没人就走了进去。就像是在加德满都那天晚上进的那家路边苍蝇馆子一样,一切鬼使神差。我点了份炒面,也就七八块的样子,巨大一份。店主问我是韩国人,我说中国人。然后我注意到他店里其实画着一幅巨大的湿婆像。是的,在大神的双目下吃着一份巨量的炒面。Namaste。另外就是这种苍蝇馆子我估计海盐小姐姐是看不上的。太不local,太不authentic。
与飞路相比,我觉得自己已经还算幸运,在泰国没吃坏肚子,在这儿也没有,他可是在尼泊尔这个干净又卫生的环境里拉了两天半。我拉肚子是拉在了林芝,一吃早饭就不行了。高情商可以每天清理下肠胃,低情商就是中国人不坑……
我看到在湖边有一处“繁忙”,就一路走了过去。其实就是湖边山路,还得过一个尼泊尔的警察哨卡,这我太熟悉了,来加德满都那天我们的车至少过了十几个。
其实走到那边“繁忙”,也没啥东西,就是更密集的街边酒店,或许有几个稍微高端的,比方会有驻场的歌者。但无论是什么,灯光、歌声、比较海盐的那种高端旅客,都驱不散我感到的孤独感。说起来我已经出来差不多一个月了,一周泰国,两周出云入川,一周过境到加德满都博卡拉。在之前没有这样的想法,即使是在西藏磕破膝盖(其实是被车甩出去了)我也没动摇过中途放弃接下来的计划的过。但当我真的在深夜走在博卡拉山路上的时候,我开始觉得有点想回去了。
回到招待所,我突然发现在我的房间墙上有一幅画,而这画是画在墙上的,落款写着2020, 4, 18,KOREA, BONG。
干杯,这位B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