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指谬 | 严嵩的儿子不叫“严世藩”
◎曾史
学过《明史》的人都知道,明朝有个臭名昭著的大奸臣叫严嵩。他有个儿子,倚仗其父的权势,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可谓无恶不作。后来遭到御史弹劾,被逮捕处死。这个儿子究竟叫什么呢?我们且来看看几位作家、学者是怎么说的。
余秋雨《风雨天一阁》:“〔范钦〕公然冒犯权奸严氏家族,严世藩想加害于他,而其父严嵩却说:‘范钦是连郭勋都敢顶撞的人,你参了他的官,反而会让他更出名。’”(《文化苦旅》第133页,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3月版)
王春瑜《贪官与名画》:“〔严嵩〕权倾朝野,贪赃枉法……其子严世藩,号东楼,短项肥体,眇一目,可谓人模狗样。”(《炎黄春秋》2007年第4期)
梅毅《大奸臣严嵩的凄凉晚景》:“身为御史的邹应龙忽上奏章,弹劾严世藩贪污受贿等不法之事。但奏章当时未敢即连严嵩,只讲他‘植党蔽贤,溺爱恶子’。”(载《读者导报》2007年3月30日)
三篇文章,一无例外,都把严嵩儿子的名字写成了“严世藩”。然而查一下《明史·严嵩传》,他的儿子分明是“严世蕃”。其他所有的历史人名大辞典也都只收“严世蕃”而不收“严世藩”。“蕃”“藩”二字虽然形、音相近,但意义有别:蕃,本义为“草茂盛”;藩,本义为“屏障”。虽然“蕃”偶尔被用作“藩”的通假字,但用于人名是不应该任意混淆的。如:东汉名士陈蕃不能写作“陈藩”,清代学者江藩不能写作“江蕃”。为了避免名人、学者的差错误导读者,我感到有必要把这个可能即将“约定俗成”的问题提出来,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不要再把“严世蕃”错成“严世藩”了。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07年第6期《百科指谬》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