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开始《资本论》的阅读——荒落的读书笔记(一百一十三)

2023-07-28 13:23 作者:荒落丶  | 我要投稿

有关《资本论》的阅读其实几天前前就开始了,只是一直卡在了第一章。 尽管每个字我都能看懂,并且也意识到马克思已经在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陈述了,但我依然无法融会贯通。 其中一大原因是自身阅历不足,无法将他的思想与现实中的事物映射,也就无法从书籍的抽象事物联系到具体形式,再重新抽象回去。 少了这一过程,自然很容易停留在“模仿”阶段,无法理解其本质。 所以对于如此复杂的思想,我打算以一个较慢的速度来阅读。 正如我之前所说的那样,读书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领悟则需要厚积薄发。所以同一章的内容多读几遍后,或许就能有新的看法。 像第一章有关“商品”的内容,我就反复阅读了很多次,才大概理解了一部分。但如果让我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又会失去其精彩的部分。 所以有关资本论的笔记,我想只写自己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以及理解后的一些感悟。 比如第一段里: “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时候,社会财富主要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也就成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这句较为好理解,大概是在讲由于资本主义的盛行,商品得以流通,所以资产与财富会从土地、贵金属、房产等转变成大量的商品。但有一点我不太理解,那就是货币到底算不算商品呢? 我只能抱着疑问继续往下看。 “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时候,也就是在使用或消费中,总是以一定量为前提的。” 具体举例的话,就是商品需要以一斤麦、一吨铁、一个娃娃等具体的“定量”来去使用或者消费。 而第二段整个主旨就是想表达商品与商品之间是有个“单位”可以量化其价值的,这个单位就是“使用价值”。 紧接着第三段,整段的大意是在讲:如果去掉商品自身的物质属性,也不管是房子、纱布、电脑等等形式,究其根本都是来源于“人类劳动”。所以说,商品的本质是人类劳动的成果,也是人类劳动的度量。 最后一段除了总结以上结论外,也引申了劳动力与科技、工艺等多项因素的关系。 总之,在反复阅读完第一章后,我大概有了一些更清晰的认知。

开始《资本论》的阅读——荒落的读书笔记(一百一十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