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时代的思考
十七世纪初,西方出现了第一张面向公众的的报纸;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广播电台相继投入使用;之后,在很短的时间里,又出现了有声电视。
从无声到有声,从图文到视频,再到如今的互联网多媒体时代。传播媒介在高速发展,信息和数据也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流通。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人们只需要看看看手机,刷刷短视频就可以获得大量信息,这些信息真假纷呈,让人难以考证。
当然,一条信息使人信服的前提是获得大量流量的关注和热度。在那些微博和知乎的热点中,朋友圈疯狂转发的信息中,又有哪些是事实呢?
我就举个例子,2018年10月28日,重庆市万州区的一辆公交车在行驶时不慎于万州区长江二桥发生坠江事故,这个新闻迅速传遍各大社交媒体,热度广泛。在这其中,一条“女司机违规行驶,导致事故发生”的消息传播最广,引起了众多网民的议论,网络舆论迅速把矛头对准这位女司机,引起了众多网民的肆意谩骂。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她只是正常行驶,是这次事故的侥幸幸存者。
网络谣言的背后极有可能有其推动者,因为网络热度来得快降的也快,一个热点事件如果没有推动者,会很快被大多数网民遗忘。比如,广为人知的青岛下水道,日本夏令营就是其中著名的例子。
资本的异化使得一些不良媒体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制造性别对立,转移话题,找到一席所谓的“证据”加上一些自己编造的所谓“真相”就大加宣传,在这些杂碎的引导下发布信息变成了妖言惑众;讨论问题变成了站队骂街;将观点碰撞变成了语言暴力。而他们,就躲藏在幕后谋取利益,饱餐一顿。
利益驱使着一群人甘愿充当网络上的骗子,而另一群人,有甘愿充当受骗者。生活的压力很大,很多人网上冲浪是不带脑子的。中国有这那么大数量的网民,当然就拥有一大群键盘侠,这些“键政人”面对问题时无脑相信,肆意评论,胡乱传播,以个人的立场可以在一天之内发生多次转变。他们对事实的真相不理不睬,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点快感。
至于真相是什么,不知道,当一件事情的热度爆发后,真相往往就会淹没在众说纷纭的深渊之中了。
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至关重要,它已经可以算作我们身体的延续了。不可否认,现代生活中,它是我们认识新兴事物(难道你们在遇到不认识的东西后不先百度吗),塑造三观的重要场所,但它又是现代社会谣言的主要诞生地
网络世界是个是非之地,张口闭口“脑残”,动不动就站队,肆意传播各种虚假信息,只会不断强化坐井观天者的夜郎自大。
回归现象,认真思考,在网络生活中,你以为看到的是真相,其实只是某些人或组织想让你看到的“真相”。
再见
我是临安,这是我在哔站上发布的第一篇文章,也是我在互联网上发布的第一篇文章。
纯粹新手之作,满篇个人观点,如有错误,请指点。
应该没人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