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冲吖!小破球!

刚刚去看了《流浪地球》回来,然后有点迫不及待地想写观后感了,我有好多好多想说的啊!!《流浪地球》好看!好看!吹爆!!o(≧v≦)o
本来我是不打算去看这个电影的,因为我不是一个科幻迷,此前我也看过刘慈欣作家的一些作品,例如《三体》和《超新星纪元》(好吧,除了这两部好像就没别的了……)然后我觉得他的风格我不是很喜欢,会给我一些太硬核的感觉,就好像我完整看完的《超新星纪元》,他前面部分是很吸引我的,但是到了后半段我就觉得很一般了(具体如何忘记了,毕竟是两年前看的)《三体》中的一些情节也是,(《三体》我还没看完(捂脸)高三的时候看的,到现在也已经停了两年了,没有看完,但是以后应该会重看吧。)所以原本我对这个电影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我弟弟十分喜欢,便拉上家人一起去看了,没想到!大惊喜啊!全程无尿点!十分棒!故事讲得十分流畅,故事说得上是一波N折,一些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的事情的出现让我的心情跟随着起起落落,有泪点也有笑点,最后的结局充满了希望。
有人说,《流浪地球》中的人知道地球要毁灭,逃也带着“球”一起逃,这是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同题材科幻片的一种做法,我觉得这里体现了一个中国的家国观念,中国人很重视家庭,自古以来皆如此,而地球也被称为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影片中刘培强(刘启父亲)讲过一句类似于《愚公移山》:“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话。这样一种观念的话也向观众传达了“传承”的观点,这种传承在我国,体现在方方面面,而重视家庭就是其中之一。这个计划要持续2500年,传承,便是这个计划的核心,活下去,延续文明,需要传承,无论是生命还是文明。

以下内容存在剧透,请谨慎观看!
《流浪地球》讲述的是一个太阳系的环境不再适合地球上的生命存活的情况下,人类的“带球迁移”,电影讲述的只是流浪的开头发生的一个小插曲。(听闻原著只有200多页,但是电影时长有2个小时OwO)整个故事以刘启的任性离家出走为引线,把刘启父子的亲情线串在了里面,是个很不错的表现手法。
电影开头把一个大环境交代了一下,场景转到“留在地上的人类欢送着火箭升空”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人类是多么的渺小,但他们却依旧顽强地希望活下去……这种强烈的信念,让人感动。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句话在看电影之前就看到了,当时不觉得这句话有何笑点,反而觉得老套和不押韵,泪两行可能还押韵点(这个是什么鬼……= =。)但是看完之后,便感叹:这是多么温暖的一句话啊QAQ……管你老套不老套,押韵不押韵,能戳进心里就对了。一开始出现的时候是槽点,笑点,但是到剧情推进到姥爷领饭盒之后,便成为了泪点QAQ。


姥爷的死,是电影中第一个让我猝不及防的地方。姥爷是一个修车员,是一个高级驾驶员,为了捞“乱开车”的刘启而被卷进了事件中,在协助运“火种”的过程中遇险,当时设备往下坠的时候他明明已经被甩进“电梯通道内(?)”了啊,为什么还是死了?明明已经牺牲了一个人了啊!啊!啊!泪目。
他被甩进去的时候不小心划破了防护服,导致氧气大量流失。只见他十分淡定地坐下,默默地想起了自己的前半生,捡到朵朵的过程,陪伴朵朵一起成长,似乎这一生,没有什么遗憾了……
这里是第一处让我感觉意料之中却又意料之外的事情。后面车载系统再次响起这句“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的时候,所有人都沉默了,这句话,这一刻,变得好沉重。
第二个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的情节是:做好了所有的准备,想着可以利用推进器“这根火柴”引爆木星上的氢气,利用这个爆炸波把地球推离木星的引力范围,使地球得以存活下来,但是——还差5000米的高度……当时看得好揪心啊!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明明历尽了千辛万苦才使推进器完成相应的指令,这个环节也牺牲了那么多人,为什么还是失败了,这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套路不一样啊喂!!
但是就是这样一波N折的情节,才让人着迷。
还有护送“火石”的王磊在运输“火石”失去意义之后,仍坚持要做无用功,然后吴倩把“火石”打坏,王磊用枪指着吴倩,并且扣动了扳机……这些情节充满了人性的挣扎……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选景,以及效果,都十分漂亮

官方宣传视频截图

官方宣传视频截图

官方宣传视频截图
一些很棒的场景因为宣传片里没有,所以没有放上来,特效这个我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然后讲讲我觉得里面一些我觉得不够好的方面:
我觉得刘启和他父亲的矛盾铺垫得有点少,毕竟一开场是父子俩很温情的场面,我看电影的时候一直都很奇怪为什么刘启和他父亲的关系为什么变得这么僵?然后回来之后弟弟说是因为刘启父亲决定放弃对刘启妈妈的治疗,让他妈妈死掉了,所以才会刘启恨他,emmm,是我不专心没有看出来吗?因为我觉得他和他爸爸关系好的时候也是这么大啊……然后这么大的孩子懂这些了吗?而且姥爷不会解释给他听吗……不过也可能是因为剧情发展的需要,做这个铺垫或者只要这点就够了,毕竟重点不是这个。嗯,下一个。
朵朵在得到全球广播权限的时候,为什么要讲一个“满分作文开头”再讲重点?时间很紧啊!我都快急死了QAQ!然后是很多人都说很感动的一幕——所有车队都调转车头,回头支援??!!这……难道就是语言的魅力??本来正儿八经地发信号说有了新的解决方案,请求支援,没人理会,接通了全球权限,并且说了一些煽情的话之后,突然所有的车队都调转车头……行吧……弟弟说是因为这是通过全球的广播说的,比较有权威性?或者电影是想表达大家听完一个初中小妹妹的肺腑之言之后大彻大悟然后决定“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的态度的转变吧。好,下一个!
刘启一行人进入总部的时候,他们拿着枪警惕周围的样子……好像警匪片???
……好像没有了。
(观影的时候感觉镜头有点花?让人感觉不太舒服,转的太快了,印象深刻的是长大后的刘启出现的地下室的环境,镜头一扫而过,看的难受,不知道是不是我们这边电影院的设备问题。)

看我“深度解读”《流浪地球》
影片前半段,孩子们学习时念的课本是朱自清的《春》,我第一反应是:什么?这个年代了,还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吗?后来才发现这里是一个铺垫,并且有一种暗示——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可以说是特地安排的。
玩名字梗——刘启,“刘户口”,户口是把“启”字拆开,然后“李长条”,是把“一一”形容成长条,为什么要讲这个?因为我弟弟没有发现为什么要叫“户口”哈哈哈…… 这样的叫法挺富有生活气息的,像我们小时候,同学起外号一样。
地底生活可以说是刘慈欣作家的一种“习惯性避难法”,《三体》里也有在地底生活以避免地表灾难的情节。(不知道别的科幻作家喜不喜欢这一套0-0)

好喜欢里面的姥爷的设定,姥爷真的好疼他的孩子啊,好心疼他。还有妹妹朵朵,好可爱!为了朋友而牺牲的俄罗斯同志!为了“希望”而牺牲的父亲,临行前的一句“回家”,一句“生死无常”,一个“活下去”的命令……真的让人感动。
虽然“小破球”才刚开始流浪就牺牲了那么多人,但是影片的结尾却给人以满满的希望,然后回来我就搜片尾曲了QAQ!真好!(小“破”站,小“破”球,真有意思,而且感觉很萌0w0)
最后还是想说一句《流浪地球》超棒~!我们国家也有这么优秀的科幻片了,这个好像是我们国家的第一部科幻片,相信这个只是起点!未来会有更好的作品等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