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入圈造车是否已错过时机,还是正是时机?
自去年底小米汽车总部落地北京亦庄,并进行整车工厂的建造,可以看出小米造车之路已经迈出非常重要的一步,有了整车工厂,也意味着量产可不受代工约束。但是网上也是各种质疑小米造车是否能成功,毕竟入圈太晚了,特斯拉都已经造了十多年的车了,现在圈内基本都饱和了,但小米创始人雷军认为比赛才开始,小米还有很多机会,而且小米造车也是大势所趋。
仔细分析一下小米汽车的竞争优势,其实确实可以说是比赛才开始,小米汽车认为未来的汽车核心技术是自动驾驶,而目前汽车市场上的汽车自动驾驶还在起步阶段,小米汽车已经在自动驾驶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着数百人研发团队,及数十亿研发资金投入,使得小米汽车在自动驾驶上有一定的成果,让驾驶变得十分轻松。
在燃油车时代,汽车的核心是发动机和变速器,由于部件结构比较复杂,核心技术只掌握在各大车企手中,而且生产体系庞大,上游供应商更是多的数不清,所以造车还是比较困难的事,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发动机,变速器已不在是主角了,电动化,智能化变成了重点,而传统车企普遍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上略显缓慢,所以在这个真空期,造车新势力横空而出。
但目前随着各大车企逐步转型电动化,电动汽车的竞争点慢慢的转向了智能化,而智能化的核心之一就是智能驾驶,但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车型自动驾驶基本都维持在L2级别,包括之前被大家看好的特斯拉在自动驾驶上也并未有重要突破,而据专业媒体预计中国主要城市在2030年可能会实现自动驾驶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大部分地区则在2035年可能会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应用。
这么看来,小米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若是成功落地,小米在国内深耕多年,有庞大的米粉群,加上完整的生态系统,将车辆推销出去基本没有太大问题,所以小米造车,质量可能就是关键所在,只要车好基本不愁没有市场,成为造车界最大的黑马是极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