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文学常识-历史常识(上集)
文学常识----历史常识
先秦时期
一、原始社会
(一)原始人群
1.元谋人
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了古人类化石,共让左右门齿两題,时倒距今约170万年,这一古人类认为元谋人是处在旧石器时代初期的人类。
2.蓝田人
因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新国县公干岭,命名为,蓝川人”,今约80万年。
3.北京人
其化石遗存于1927年在中国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故酸命名为”北京人”,距今约50万年。“北京人“已会制造石器,已能使用天然火。
(二)早期智人
界期智人又称“古人",生活距今约30万年到5万年之间。我国境内发现的界期智人遗址很多,以丁村人最具代表性:
1954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襄汾县丁村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因发现地点,这一古人类被命名为“村人”,其生存年代距今约10万年,处于旧石器时期中期。*丁村人”使用的仍然是打制石器。但较”北京人”有很大进步。"丁村人~摆脱了原始群居,不再是乱新,进入到血族群始阶段,抑问*男女包括兄弟姐妹才能结婚。这种“直缘家族”是由原始人群向氏族公社过渡的重要环节。
(三)晚期智人
晚期智人在我国辽阁的士地上,几乎都有其生活的足迹,其中山顶洞人是“新人"阶段的代表。
“山现洞人~生活在"北京人”的故乡,居住在周口店龙骨山山顶上的一个山洞果,处在石器时代的晚期除段,距今约18万年,“山项润人”已经开始使用孔、磨光新技术,制造石署、骨器,懂得人工取火。按血缘关系组成比较稳固,持久的集团,过着民族公社的社会生活。
(四)氏族公社时期
1.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母系民族是以母系血缘计算。人们只知道其母,不如其父,男子外婚到另一个民族。女性是生产活动、公共财产的主持者。母系氏族公社阶段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这个时期的文化遗存,最突出的是仰韶文化和河复文化。前者代表黄河流域的文化遗存,后者代表长江硫域的文化遗存。在距今六七千年前,尊系民族社会进入了紧荣时期,其中最能反母系氏公社繁荣时期面貌的是半被遗址和河妈遗址。(1)仰韶文化
仰文化于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泡池县师韶村被发现,所以被称为师韶文化,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以河省和陕两省为最多,是静韶文化的中心,这一时期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有较发达的农业,作物为案和象:何养家壶主婴是猪,并有狗:也从事狩摄,捕鱼和采
(2河姆渡文化
河渡遗址位于今浙江余姚县河波村东北,是距今的六千年前的古人类遗址,是我国长江流域的呼系公社的典型代表,河姆原始居民普造使用磨石累,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种植水稻,我国是界上段早培怡水稻的国家。
(3)半城遗址
半坡遗址位于今陕西西安半坡村,是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古人遗址:半坡氏族的人们营遍使用制石器;能制造和使用弓笛:种植虎菜和菜,饲养猪、狗、牛,羊等:已使用彩陶:会建造房屋:半坡民族的人们形成村落,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
2.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I)龙山文化遗址
1928年,考古工作著在山东意丘县龙山发现了龙山文化遗址,出士了根多恩陶和其他器物,故龙山文化也称为“黑阿文化”,距今约4600年至4000年。龙山文化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是由仰留文化发展过来的,反映了由母系民族公社转变为父系民族公社的发展情况:
(2)大汶口文化遗址
大汉口文化遗址位于山东泰安地区大汶口,距今內五千年,于父系民族公社阶段。从其速址蕊挥可以看出。已由现了私有财产,有明是的贫富分化。
父系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

二、夏朝
(一)夏朝的建立
约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在死后,破坏了民主遍举部落联置首领的惯例,自己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一一夏朝。
(二)二里头文化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考古学家在河南假师一里头村陆续发现了一批宫殿遗址,其地域和距今年代正和史籍上记较的夏朝相符。这一文化代表被称为"二里头文化”。
三、商朝
(一)商朝的建立
发朝木年,夏残暴无道,商汤起兵讨役,推翻朝,娃立商朝,定都皂(M)城(今商丘)。
(二)墟
商朝逆立前期,多次江都,公元前1298年,商工盘把都城迁到(今安阳)商朝从此稳定下来。后股都因年久,称为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造址:
(三)甲骨文
刻记在甲骨上为最多,用于占卜记事。刻记在甲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是中国己知最早成体系的文字形式。
(四)商朝的灭亡
公元前!!世纪中期,周武王乘商朝内乱,联合其他部落讨伐商,战于商都郊外的牧,史称“牧野之战”。商兵阵前起义,引周兵攻入商都,商封王自而死,雨朝灭亡。

四、西周
(一)西周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以后,建立朝,都城在编(今陕西西安长安区西北),史称西周。
(二)周朝的制度
1.分封制
周工把一定的十地,人民,分别授手工族,功和先代责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工室,这种皮称为分封制,诸候服从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献财物,并随从作战。初封的要诸侯国有普,齐燕,卫、宋、菩等。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护大了辆城。
2.宗法制
宗法是周人把血综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确立了严格的人宗小宗体系,无论是周主、诸候还是卿天天和士都实行端长子维承制。
3.礼乐制
周朝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即周礼。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京法分封制度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4.井田制
井口制是把耕地划分为多块一定而积的方山,周国有经界,中间有水沟,阡陌银横像一个井字,中间周于公司,周国于私山,私田而要向周关子嫩纳黄赋。
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全国十地和人民的高主字者,所谓“海天之下,莫非工:率十之演,莫廿工臣”。他以天下宗主身份,将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新旧诸侯,诸国的国君在封地范围内又有最离的权力。西周是中国奴录社会的鼎盛时期,其完各的制度对后吐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彩。
(三)西周的衰落和灭亡
周房工时期,国内矛盾日趋尖镜。另工征暴敛,虐待百姓:连年战乱,给民何带来深重的苦。历王命卫巫监视,有请工者即加杀。公元前841年,国人大规模暴动,工被迫出奔到,并死于该地。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周王室日趟装微。
周需主维位以后,宠爱奴,引发内乱,太宜白遇奔中国。公元前771年,中候联合我进攻周,杀幽王于骊山之下,西周灭亡,白诸侯的帮,登上王位,是为平王,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邑,从此,历史进入东时期。

五、东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弃镇京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从这一年到公元前221年素统一六国,这一(一年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
(一)春秋
1.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的社会特点是周王室日湖衰,大国诸侯先后称。春秋初,诸侯国为了争夺地,人口,不断发生战,战胜的诸候,迫使其诸侯承认其领袖地位,成为“霸主”。这一时期先后取得霸主地位的有齐恒公、宋要公,当文公,穆公、楚注工,史称”春秋五霸”。
2.重大史实
(1)*尊王接夷”
齐国是东方的一个人国,齐恒公任用管仲为柑,经过改革,宫国强兵,齐恒公采用管伸的息见,打出*尊爽”的旗号,即在尊重周工室的名义下,团结其他诸候,抗击威励中原的边少数民族,并出兵阻挡北上的南方国,在诸侯国中树了成信。齐恒公促进国家的统一,“九合诸候,一天下”,最先成为霸主。
(2) “城之战”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发牛城之战,晋国胜,莫定了晋国的主虐位。城濮之战创造了在军中上先退让一步,后发制人的著名例。
(3"楚王问鼎”
公元前606年,楚庄工进兵中原,并派人向周工询何九的轻重。鼎是工权的象征,楚庄工此举意在表示他有周企图。
(二)战国
1.战国七雄
(1)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全公元前376年,韩,起,魏将晋公室地瓜分。史称“三家分营”,(2)田氏代齐,公元前386年,齐国田和白立为国在,同年,周安王正式命田和为齐候*前379年齐康公死,美绝祀,姜姓齐国完全为田氏齐国取代。
(3)战国时期,各国兼并混战,形成七个主菱请侯国,分别是齐、楚、蒜、韩、赵、鹅、秦,史称“战国七维”:
2.商联变法
(I变法背景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势力越来越大,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废除双隶主贵族
的特权,发展过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公元前356年素孝公任用商变法
(2)变法内容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废分,柠基制;废井田、开阡陌等。
(3)变法的影响
变法废除了奴囊主贵族的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素国强盛起来,为后来素统一六国奠定础
3.重要战争
(I桂陵之战
公元前354年,魏国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底不援救。孙膜认为以精锐攻赵,国内空,莲引兵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诱使将虚涓赶曰应战。孙旗又在陵(今河南长恒)伏装,大败*军。孙在此战中实击虚,攻其必救,创边了“国藕赵”法。
(2)马陵之战
公元前341年,魏发兵攻韩,韩向齐求粒,次年,齐国教援朝国,与烷国交战,其中最著名的是“马陵之战”。齐国大败魏国,魏国主将庞自杀,太子中敲虏。从此,魏国权衰裤,齐国城。
(3 长平之战
公元前200年,秦国于长平大败感国,赵括战死,秦格白起坑杀赵军40万,加速了国的统一进程。

第二节秦汉魏晋
一、封建统一国家的建立—秦
(一)秦的统一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火、赵、、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定都成阳。秦朝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势,符合各人民共同望,具有重进步意义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1确立全高无上的阜权,创立皇帝制度。
2.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制,建立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创度。三:承相(皇储处理全国的政事)、太尉(负责管理军),藓史人大(执学群臣养章,下达皇帝召令,兼国家监察事务)。
3.在方,搬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4.统一度品衡,货币和文字,领布通行全国的,(三)秦朝的灭亡
泰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残酷虐的统治激化了社会不,最终导致桌来农民起义的发生。
1.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提击“工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伐无道暴泰",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用武力推翻了秦朝的暴店统治,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2.楚汉之争
泰朝灭亡以后,项润白称西楚新王,封刘邦为汉王,此后,刘邦与项进行了四年争夺绕治权的战争,史称“楚汉战争”。最后,项羽孩下,兵败自测。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国号汉。
二、强盛的汉朝
(一)汉朝的建立和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公元前202年,刘称帝,定都长安(今西安),国号汉,史称“西汉”。西汉初年国库空虚,财政困难,为恢复生产,汉高祖刘邦在政治上推行黄老“无为而治”,在经济上采取“休养生息”致策:兵士复员归农,流亡山泽的人士各归本土,以饥滚自卖为奴的人,一律免为底人,抑制商人,限制商人对农民的莱井,轻福薄赋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