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森反华遭“打脸”;澳外交官:做美国附庸没好处

文/刺客
澳大利亚前总理莫里森日前在日本东京发表演讲,妄称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通融态度”,并建议堪培拉就所谓“人权问题”向中国施加制裁。不过,据澎湃新闻报道,澳外长黄英贤就莫里森上述言论做出回应称,人权议题对澳大利亚很重要,但表达关切的方式有很多,绝非只有制裁这一选项。
事实上,莫里森在东京发表这番表态的前提背景,就是国际上一众反华政客齐聚东京,上演一出蹩脚的反华闹剧。包括莫里森和英国前首相特拉斯在内的这些反华政客,发表的演讲主题自然就离不开污蔑中国。莫里森作为澳大利亚前总理,其所担负的“使命”当然就是破坏正在恢复中的中澳关系。
莫里森大权旁落。他在东京发出的鼓噪,是在给中澳关系发展主旋律中制造刺耳的杂音,存心给中澳关系改善的道路上设置障碍。所以,不只是黄英贤隔空打脸莫里森,澳洲国防部长马尔斯也驳斥了莫里森的相关言论,并强调“只有在中奥两国有所接触的情况下,澳方才能与中方讨论相关议题”。
澳洲外长和防长先后对莫里森相关错误言论进行反驳,展示出澳方改善对华关系的决心和意志,这是个别反华政客所无法改变的。对此,《南华早报》在报道中指出:黄英贤表态“消除政治障碍完全符合中澳两国的利益”,这是中澳关系正在改善的一种明显迹象。
追随美国反华,莫里森在其任期内发挥到极致,但结果怎么样了呢?中澳关系降至建交以来的最低谷,由此而产生的后果,就是澳洲数十种类的商品被中国市场拒之门外,给澳洲相关业界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澳洲反华,国内业界怨声载道,而莫里森触犯众怒的结果,就是断送了自己的总理前程。
莫里森在被民众轰下台之后,非但没有对自己错误的行为进行反思,反而继续充当中澳合作关系的绊脚石。莫里森此举不只是要讨好美国主子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他是想对现任总理阿尔巴内塞施加压力,迫使对方走上他失败的覆辙。显然,只有继续将中澳关系重新推回到谷底,制造民众与当局的矛盾,他或许才有重新上位的机会。
但这可能只是莫里森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毕竟,中澳关系发展大势已势不可挡。试想一下,就连美国都无法阻止阿尔巴内斯政府改善对华关系的决心,就凭莫里森这么一个过气的政客,还想成为中澳关系改善之路的政治障碍,实际上是有点不自量力。
阿尔巴内斯政府之所以会顶着美国和国内亲美势力的压力,在对华政策上与美国划清界限,是因为作为“中国经济后花园”的澳大利亚,承受不起与中国经济脱钩的严重后果。事实证明,堪培拉充当美国反华附庸的结果,非但无法从美国那里获得多少好处,反而在替美国卖命的同时,还有承受对方捅刀的尴尬和痛苦。
所以,澳大利亚资深外交官兰德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澳大利亚充当美国反华附庸,绝对没有任何好处,乌克兰正在发生的悲剧已证明了一切”。作为澳洲资深外交官,兰德一再强调他在中美两国媒体上所提出的观点,都是在“服务澳大利亚的利益”。
显然,兰德的相关言论,确实就是基于澳大利亚利益考虑的结果。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出一句至理名言,“做美国敌人很危险,但做美国盟友却是致命的”。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所做的一切,很好地阐释了基辛格这番言论的内容。美国在阿富汗和乌克兰等国家中制造的悲剧,对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所有美国盟友而言,更像是不断敲响的警钟。
美国将澳大利亚拉入奥库斯联盟,为该国建立首支核潜艇舰队,只是一种诱饵,其主要意图不但要钱,还要澳大利亚替它卖命。当澳大利亚有麻烦的时候,例如商品输华受阻,美国非但没有伸手拉一把,反而趁火打劫抢占澳洲商品在华市场份额。显然,美国近年来对澳洲的各种坑,只有莫里森这类别有用心政客仍在装聋作哑,大多数澳大利亚政界和商界的人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