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随心译】阿尔弗雷德·霍顿英式军刀19期(军刀vs刺刀)(评论区有全翻译pdf链接)

2019-06-16 22:40 作者:舌尖上的狮子  | 我要投稿

阿尔弗雷德·霍顿(Alfred Hutton)(1839-1910),是维多利亚时代国王骑兵卫队(the Kings Dragoon Guards)的军官,著名的作家,古文物研究学者,以及著名剑客。他创始了英国第一次对历史武术(Historical fencing)的复兴。

 

1889年,霍顿发表了他最富有影响力的书籍《Cold Steel: A Practical Tratise on the Sabre》,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军刀训练方式。

 

在本次的更新中,舌尖将为大家讲述阿尔弗雷德·霍顿军刀书中关于军刀和刺刀之间对决的事情。不出意外的话,这将是我《Cold Steel》翻译的最后一篇。原书中其余和军刀关系不大的部分就不翻译了。

一、军刀对战刺刀(Sabre Against Bayonet)

时下,我们流行举行关于这两种独特的武器对战的比赛。这俩武器之间的对决,被好几位大师在书籍中所阐述,尤其是吉拉德(Girard)、罗沃斯(Roworth)、

索尔福德的马修森(Mathewson of Salford,作品《熟悉剑斗Fencing Familiarised》,1805年著)、约翰·马斯格雷夫·韦特(John Musgrave Waite)在1880年以及安吉洛(Angelo)在1842年写《步兵剑术》(Infantre Sword Exercise)时都提及了这个内容。上面提到的这几位大师都似乎不太诚实,硬是要证明剑比刺刀更强。无论在他们的作品里,剑是阔剑还是小剑还是军刀。在我看来,在相同的技术以及身体力量条件的情况下,使用刺刀的人理应占据优势:因为刺刀有着更远的距离,且使用起来有更大的冲击力。

早些时候,军队中那些负责刺刀的管理人员几乎不了解刺刀。如果我们的军队仅凭借那些作者的评论和书中的图画就作出判断,那也难怪人们对于刀剑的技艺是如此的推崇,甚至把剑当作了世上最好的武器之一。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刺刀的技术开始推广,使用刺刀进行对练的次数也上升了,人们会发现这门技术是如此的实用,原则是如此的简洁。任何一个真正学习并了解刺刀术的人都清楚,刺刀完全不是马修森(Mathewson)在书中描写的那样。

作为一个剑客,他能施展的最好的架势是中心接战式(Medium),因为这个架势处于去往4个防御方向的正中间:用来防御外侧的三号位防御(Tierce)与二号位防御(Seconde),以及用来防御内侧的四号位防御(Quarte)和一号位防御(Prime)。当然,在这个架势里强行施展其他防御方式,可能会来不及形成足够有力的防御。

对于一个刺刀客来说,如果他心里清楚他在做什么,那么他将保持他的刀尖在前方——要么水平地,要么稍微在水平线下方一点。并且他将在注意到剑客的手转换架势的时候,抓取时机发起刺击(Time-thrust)。刺刀发起的刺击力量很足,剑客需要用很大的力量才能格挡。这导致剑客在格挡之后难以发起迅捷的反击。另外,就算刺刀的刺击被格挡住,刺刀客也能够很快地恢复对武器的控制,随后在剑客的反击到来之前再次发起刺击。而格挡之后进行反击的策略,正是某些愚蠢的人建议剑客做的事情。

对于剑客来说,他获胜的最佳机会是这样的:当刺刀客为了挡住剑客的剑,而将刀尖抬起稍稍向上,做出了高位的三号位(High tierce)的时候。若是刺刀客持续这个姿势,仍然过高地抬起刀尖的话,剑客可以因此向前跨出左脚,将左脚放到右脚之前(即交替步,passing step),同时用左手抓取步枪的枪身。类似的,如果刺刀过低地低于了中心线,且在剑客的右侧的时候,刺刀或许可以被抓住:左脚向前迈出交替步,左手抓住枪身,用剑施展刺或者斩。尽管这个用左手抓取步枪的动作比较不方便。若是刺刀的刀尖举得过高且在剑客的内侧,可以将左手放在四号位的那个方向,或许能抓住枪身;若是刺刀的刀尖非常低且在剑客的内侧,可以将左手放在一号位那个方向,或许能抓住枪身。无论怎么样,军刀对战刺刀的时候,左手也要用上,然后右手伴随着交替步(Pass)或者弓步(Lunge),施展斩击或者刺击。

请一定记住,上述的几种刺刀被军刀打败的情形,都是在刺刀客是个愚蠢的家伙时,或者是个没有技术的家伙时才会出现的。当然,刺刀客被分心了,或者刺刀客体力不支的时候也可能做这些动作。

当刺刀客发现他的刺刀被剑客的剑压制,剑客此时借机会上步进入距离时。刺刀客应该迅速地用右脚向前上步,并且用枪托砸向剑客。这一招也在《刺刀对战与剑的练习》(Bayonet-fencing and Sword-practice)一书中提出过。

当剑客成功地抓住了刺刀客的步枪,剑客会施展斩击或者刺击。这种情况下,对于剑客来说,就像是攻击一个手无寸铁的人一样。除非刺刀客努力挣扎,夺回了对武器的控制权。

 

 

本期是我翻译《Cold Steel》的最后一期。原书中有很多其他与军刀关系不大的内容,我就不再进行翻译。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翻看原书。

霍顿是为刺刀正名的人,他在1889年的《Cold Steel》中发表了本期的观点,驳斥了在他之前的一众作者,并且随着他的评论发表,英国的确越来越认可刺刀的威力。他发表这样的观点之后,在次年又专门发布了刺刀的典籍《Fixed Bayonets》。我将在有充足且准确的对练装备的时候翻译霍顿的这部典籍,这或许需要一点时间。因为我翻译书籍秉持着对自己翻译出来东西尽可能追求可靠的态度,每一期翻译(尤其是出现关键的内容时)都至少是经过我本人和身边的几位对练伙伴的实际测试的。经常在译文初步翻译完成之后,于对练中发现翻译的不妥之处。就算这样,我也不能肯定翻译的内容是真正传达对了意思,毕竟对练样本、水平也是非常受局限的。

若是没有合适的刺刀对练装备,我相信翻译之中难免出现比较严重的理解失误。贸然翻译典籍、脱离实践的行为是对于读者来说极其不负责任的,也是非常不符合HEMA复原运动精神的。

 

故在着手《Fixed Bayonest》的翻译之前,我首先要对一些事情进行考据:

①霍顿时代使用的步枪到底是什么数据,加装上刺刀之后的长度、重心、重量是什么。目前我个人搜集到的数据,认为是1888年的李-梅特福弹匣步枪(Magazine Lee-Metford)MK1这款武器。下方第一张图片为MK1的照片,第二张是霍顿Fixed Bayonets一书的配图,再下方是1890年发布该书时,由恩菲尔德产的MK1照片。同时也摘取了书中的一些描述,获得了加装上刺刀时的长度为155cm左右。

霍顿也提及了在这款步枪之前,配备的老款恩菲尔德加上刺刀后长度约185cm,MK1的竞争者亨利-马提尼(Henry-Martini)加上刺刀后约172cm。从武器长度的层面上可窥见当时的刺刀对战环境。

加上刺刀后,长5英尺又1英寸=154.94cm

②市面上是否存在符合数据的对练用安全刺刀,或者其替代品。如何入手

③防具要求是否有变化

若是读者有了解这方面知识、有这方面渠道的,非常感谢能够分享给我。希望能够在HEMA复原的路上一同前进,共同帮助。

 

联系方式QQ:1051294772

舌尖

于2019年6月9日


【随心译】阿尔弗雷德·霍顿英式军刀19期(军刀vs刺刀)(评论区有全翻译pdf链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