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尘》——上古汉语原创诗歌尝试

写在前面:
本文是一个母语为现代汉语官话(东北官话辽沈片)者使用早期上古汉语(约为诗经时期)进行诗歌创作的一次拙劣的尝试,笔者并非古代汉语方向的专业人士,有很多错误和不足,敬请广大专业及非专业人士指正!!!
另:
这不是“诗经体古风歌词”的写作尝试,也不是“网络仿古文言文”(特指大多数现代人在网络上所创作的文白夹杂的所谓“文言文”)的写作尝试,以上两种文体爱好者慢走不送。本文是语言学习相关(所学习的语言为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中原共通语),不是宣扬传统文化/国学的内容,试图进行任何有关“传统文化/国学”的争论或传播相关个人观点者出门右转。本文与任何现实人物/经历没有直接关系,试图进行索隐/开盒/人肉搜索者直接无条件删评拉黑。
允许非商业转载,但请标明原作者!!!

凡例:
韵脚字用黑体标出,并用【】括号在换韵之前标明韵部。
通假字、古今字等后用()括号注明当代通用写法,一些过于常见的如匪(非)不标注。
笔者才疏学浅,不会输入国际音标,因此没有附加任何一家的上古汉语拟音,但用韵方面参考了王力先生《古代汉语》中的上古韵部表。

《尘》
有尘洋洋,于彼周行。言趋王事,挈食与浆。【阳部】
匪也有隘,道夷以易。言思远人,劳心惕惕。【锡部】
尝以我岂(恺),亦今我违。为有新人,如逢蛇虺。
同室皆讥,莫知我悲。间关思之,涕泪沾衣。【微部】
初既誓矣,指老为期。列(裂)简斯规,送子城台。
今也不吊,其乃我疑?【之部】言时怀咨,不暇有贰。【脂部】
日则陨矣,不复兴矣!独还(旋)走郊,久劳膺矣。【蒸部】
月则晦矣,不能长矣。谁者我从?长庚之光。 【阳部】
相彼君子,实惟良人。其材(才)闲闲,其德渊渊。【真部】
弗乱弗疾,微以为侃(愆)。愿子偕友,终亲且安。
子之寐见,为我欲反。虽则欲反,无复与言。【元部】
所见伊子,言笑亦几。言笑虽几,心知弗惟。 【脂部】
正月之舞,三月之华。匪也不乐,弗与同处。【鱼部】
于嗟讯(谇)兮,不子归(馈)兮。【物部】于嗟时兮,不可来兮。 【之部】
振兮振兮,惟鹊之羽。日日烝烝,照临下土。【鱼部】
辽水连连,水赤且西。朝发于渚,夕次于湄。【脂部】

现代汉语翻译:
(有几处为了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没有遵守高中阶段文言文翻译原则)
在那大道上尘土茫茫,我为了工作奔走,手里拿着食物和饮料。道路平坦没有阻碍,可我思念远去的人,心中不安。
你曾为拥有我感到快乐,而现在却避开我。因为有了个新的心上人,把我当成了毒蛇。同居的人都来嘲笑,不知道我的悲伤。一遍遍想着这件事,眼泪就沾湿了衣服。
曾经与你发誓,永世不再分开。我曾把纸(诗经时代尚未出现“纸”字,故文中用“简”代替)撕成两半,分开圆规作为信物,送你一路送到城墙上的高台。现在你不对我好,难道是怀疑我?我时刻思念着你,实在没空有二心!
太阳下山了,再也不会升起来了!我一个人在城外一圈圈奔跑,胸口一直感到疲惫。月亮又到了农历月末,无法长久发光。跟随我的是谁?是长庚星(金星)的光芒。
我看那个人是个好人,才能强大,德行深广。我不会打扰怨恨你们,否则就有了过错。希望你们在一起,关系既亲密又安稳。
我梦见了你对我说想要回来,但即使你想要回来,我也不再想与你说话了。梦见的人真的很像你,神态言语如此接近。但即便如此,我也知道这不再会是你了。
正月的舞蹈和三月的花朵,它们不是不使人快乐,只是那时我无法和你在一起了。我想告诉你的话,不会再和你说了;我和你在一起的时间,也永远无法再追回。
喜鹊拍打着翅膀,烈日照耀着大地。浑河(古称小辽河,流经沈阳)缓缓西流,河水在阳光照耀下仿佛变成了红色。我早上从沙洲出发,晚上在下游的岸边留宿。

可能会出现的日月经问题解答:
Q1:为什么不押韵?
A1:该诗所使用的语言为上古汉语,与现代汉语都使用汉字书写,具体汉字的读音虽有继承关系,但读音有差别,因此在上古汉语中押韵的汉字在现代汉语中未必押韵,反之亦然。
Q2:为什么在《平水韵》等诗韵、词韵中不押韵?
A2:《平水韵》等诗韵词韵近似反映了唐宋时期的汉语情况,不同于《诗经》时期的汉语情况。
Q3:上古汉语是啥?
A3:上古汉语是从殷商时期到两晋时期的汉(华夏?)民族通用语,本文所使用的语言大致同《诗经·国风》中的汉语层次相同,属于早期上古汉语。
Q4:诗经时代沈阳地区说汉语吗?为什么出现了那里的地名?
A4:应该不说汉语,具体说什么语尚有争议。本文不是基于古代背景的同人创作,而是现代人基于现代背景进行的创作。我们用现代汉语同样可以描述日本的地理,但这不代表现代日本地区说普通话。
一些常见的古汉语区伪科学论点驳斥:
Q5:xxx方言是古代汉语
A5:如今任何一种方言都不可能相当于唐宋以前的汉语(这一点已经有翔实的方言调查证明),遑论诗经时期的早期上古汉语(几乎是我们可以考证的最早汉语阶段),如果你执意认为某种方言是古代汉语,你可以尝试用这种方言读出这首诗,测试一下是否完全押韵。
Q6:普通话是被满蒙语言影响严重的汉语
A6:并非如此。从词汇上讲,普通话中的满语和蒙古语借词屈指可数,并且几乎均为民族特色事物的音译(如“沙其马”),数量和使用频率远低于普通话中的英语借词(如“可乐”“卡片”)。从语音上讲,普通话中没有任何经过学术严谨证明是受到少数民族语言影响的音变,包括并不限于日常被诟病的“翘舌音”和“入声消失”(满蒙语均无翘舌音,均有辅音韵尾)。
Q7:普通话是满语
A7:我尊重你的观点,因为持有这种观点者可能已经无法接受任何真相。
Q8:古人没有录音,所以你怎么知道他们怎么说话?你怎么知道哪些字在古汉语中可以押韵?
A8: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在此只讨论问题的后半部分,即古汉语中的押韵情况我们是如何了解的。我们可以统计《诗经》和同时代韵文的韵脚字情况,将其进行分组(如A可以和B押韵,B可以和C押韵,所以将ABC编为一组,称为一个“韵部”)(关于这个问题还有谐声分析等一系列方法,在此不过多介绍)。经过清代以来学者的研究,我们已经能够确知几乎所有的汉字可以与哪些汉字押韵了。

全文完,恳请诸位大佬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