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巍去世!他的名字你没有听过,但他的字你一定见过……

很遗憾,以这种方式认识了你。
2021年8月16日,尚巍工作室官方微博笔染时光发布讣告,著名字体设计师尚巍于2021年7月11日发生车祸,于2021年8月16日不治去世,现已返回家中安葬。



光听这个名字,恐怕大家和我一样没有概念,但他的字体我想你一定见过。
●在影视作品中,有《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哪吒之魔童降世》、《悟空传》、《影》等等;
●在综艺中,有《这就是街舞》、《王牌对王牌》、《快乐大本营》等等;
●此外一些主流媒体(各级电视台)、期刊杂志(《人民日报》)以及一些商品包装很多都采用过“尚巍手书体”。





“尚巍手书体”用了不到三个月就火了。这种风格的艺术字被当下大众认可、喜爱,同时也出现了反对、抵制的声音。
一部分站在传统书法角度的人士纷纷站出来批评他糟蹋传统文化,发表文章抨击他的这种风格字体是“江湖体”,将他的这一风格与传统书法划分的泾渭分明。
“尚巍手书体”到底算书法么?他创造的这一种“手书体”为何会产生如此大的反对之声?一部分原因当然是“人红是非多”,而站在另一个层面来看就是大众对字体设计与书法二者的认知不足,把它与书法创作出的作品产生混淆。
区别一
-
背道而驰的主张,创造力的自由展现
传统书法在完成每一个笔画时往往会以优秀的前人书法或约定俗成的理论标准作为依托,即使加入了一定的个人风格,但最终呈现的样子是有迹可循,有法可依的。这也正是为何叫书“法”而不是别的什么。

而字体设计则不需要考虑这么多,他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跟创造力尽情发挥,用笔画也好,用纸杯浇洒,用嘴吹墨都可以无所顾忌的各种尝试,直到获得他头脑中想要的线条为止。

尚巍评价自己设计出字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失衡”,它们是歪七扭八的......他希望能在失衡中找到共生。而这正好与传统书法中结字要横平竖直的观点背道而驰。
区别二
-
严格意义来说,其实它不算书法
虽然尚巍先生设计出的这一书体每一个字初始形态都是“手写”,但是作为字体设计出的美术字,后期都会进行电脑美化处理调整。
而留存下来的任何书法作品都是一挥而就,无法再进行后期加工的真实书写状态。
相较“书法”的定义而言,一些人把这定义成“江湖体”我想也大可不必。可能用“艺术字”来称呼“尚巍手写体”更为准确。

当然在他自己口中始终认为自己离书法家很远,自己只是“写字”的。
尽管他将那些排斥的声音全部默默接下,但在他自己心中始终坚信“写字”是纯粹的,不该被其他事情或声音所影响。
“写字”是诗,应该允许个人创造力的展现或是情感的表达;“写字”是自由的,每个字都可以赋予它们独特的灵魂,让人们感受到每个字符笔画的不同。


最后我还想说,虽然字体设计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书法,它不属于同一个领域,但是二者之间也是有很多可以借鉴和互通的地方。
就比如说电影《我不是药神》这几个题字,是他在看过这部电影后,想出以平和、安静作为此片的设计灵感,最终字体则是借鉴《爨宝子碑》的风格来呈现,可见他也并非排斥传统书法。

他曾经也在采访时明确讲过自己无比尊重老一代的每一位书法家,他只是想表达出自己的东西,这只是设计与传统的一次碰撞。
不管怎样,这种手写字体如此被喜欢,其实也表明了一种观点,那就是不论人们是否懂得书法,大家对鲜活的、有生命力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无比接受认可的。
抛开专业书法评判,单从字体设计师的角度来看,尚巍先生用它自己设计的字体改变了过去一成不变的纯电脑设计字,为大家提供了更为鲜活且富有生命力的手写字体,这是功不可没的一件事。
也许未来随着大家书法审美水平的提高,会出现更多和书法相关的手写字体。我想这也正是手写体先锋尚巍先生所期待的。
谨以此文沉痛哀悼,深切缅怀年轻的“写字”设计师、了不起的匠人尚巍先生,一路走好。
「 大 凝 书 房 」
﹏
想学习书法或想了解关于书法的更多知识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凝书房」 或直接加教务长为好友,
咨询相关事宜❤4娃(sally68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