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 000 【序】

《蜡烛》The Candle
“点一支蜡烛,为消逝的人,为消逝的明天。”
主飒炸,副丸卷 十绒 壳须……其余cp有待揭晓
设定:
二十年前,亚历3030年,亚贾斯亚爆发一场史无前例的瘟疫。病毒至今无法判定根源,也研究不出传播途径,唯能知道的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病毒的存在。由于传播速度极快,疫情扩散到达无法控制的地步,人类无从应对,最后只能采取反隔离措施。
亚贾斯亚在一年间被分成三个区域,08区希维亚、04区奈特、02区甘纳。
像一块豆腐一样被切成三块,三个区域利用高科技建造高耸的厚墙作为分界线,枪械攻不破病毒也无法传播,从此隔绝了三个区域的一切交流——只有三区之间重兵把守的传送门能让持有通行证的人或物质被传送到另一个区域。三个区域并列排列,08区只能通往04区,再通过下一个传送门通往02区。
亚贾斯亚被划分成三个不同的世界,只有健康者有权利往下一个世界前进,只有通过检测者有权利在名义上地活下去。
08区希维亚,为病毒集中区,人口最多,死亡率最高。凡是于分区期间无法通过体检的人类,无论身上是否确认存有病毒,都被安排居住在此区,除了病毒肆意的传播还有超标的死亡人数,与划分前差别不大。被视为最低等世界:“第三世界”。
04区奈特,为隔离观察区,土地面积最小,人口最少,同一时间只容纳医护人员和实验人员,还有一百位一百天的临时居民。在08区通过体检的人类被运往此区进行隔离观察一百天,一百天后确认无病毒感染症状就会被释放并允许入住 02区。被视为08区和02区之间病毒的缓冲地带:“第二世界”。
02区甘纳,为反隔离安全区,人口密度最小,医疗设备最齐全。住着通过一百天隔离观察的人类,享有最安全最豪华的零病毒生活。商贸正常,有领袖管辖,区内进行定时检测,为每一个合法居民进行体检以确保没有病毒感染。被视为最高等世界:“第一世界”。
一片土地,三个世界,每个人的故事。
。蜡烛。

简易人物设定:(暂定)其余人物随机触发
炸
年龄 27岁
身份 08区公民
工作 MARS酒吧驻唱
——“经历过死亡,且经得起死亡,这里就是天堂。”
——“天快亮了,祝你平安。”
飒
年龄 29岁
身份 (原)02区公民
工作 暂无
——“在人群中,却一直是一个人。”
——“烧尽的蜡烛熄灭,希望随着朝阳升起。”
——“可不可以希望他的世界以后都没有黑暗的降临。”
卷
年龄 25岁
身份 02区公民(拥有自由通行证,长期驻守04区)
工作 卫生部病毒研究副科长
——“活着”
丸
年龄 28岁
身份 08区公民——(后)04区临时公民
工作 SEEK餐馆业者
——“因为遇见了星星”
壳
年龄 27岁
身份 02区公民
工作 09商贸街小卖店业者
——“我一直以为我看见天空”
须
年龄 26岁
身份 02区公民
工作 H高中教师
——“亲历者 只会希望遇见的人 没有一样的遭遇”
十
年龄 30岁
身份 08区公民
工作 MARS酒吧业者
——“目标从来不是奈特,只是甘纳”
绒
年龄 18岁
身份 08区公民
工作 无业游民
——“又不是每个人都是人见人爱,恰好而已,但不会珍惜”
西兰
年龄 35岁
身份 02区公民(拥有自由通行证 长期驻守04区)
工作 卫生部病毒研究科长
——“这里真的有放不下的东西吗?”
啃
年龄 28岁
身份 08区公民
工作 焚化厂管理员(处理垃圾、尸体)
——“人说我烧的是尸体,我烧的是人”
勺
年龄 25岁
身份 08区公民
工作 MARS酒吧调酒师
——“尽是天真的假想,罢了,没有人真的有权利活着”
唱
年龄 18岁
身份 02区公民
工作 H高中学生
——“不问不代表不好奇,但我可以装作不知道”
揪
年龄 18岁
身份 08区公民
工作 无业游民
——“谁说的明天会更好?”
花
年龄 ?
身份 ?
工作 ?
——“回来”

关于 蜡烛の世界:
拟稿以前,特地去听了好多遍的蜡烛。那时候还没有宣布四专,想到蜡烛这首歌纯属巧合。那时候好像是4月3日凌晨,翻来覆去睡不着就爬起来听歌,拟了一个大纲。
因为在构思设定以前,用的是小天的设定,但后来觉得小天好像不太适合这篇文的风格,于是翻了一下歌单看看有什么适合的歌曲,最后选定了蜡烛。
选定蜡烛的时候,听着2017年演唱会放的蜡烛,脑海中看到了很多画面,很模糊的都是星星点点的光,闪了过去就没有了。后来循环播放好几十遍,那些画面渐渐变得清晰。
是一个人从窗口看出去的视角,是一个黑夜,无星无月,第一人称视角的人拿了一支蜡烛来到窗边,在窗台上点燃。一切很安静然后从窗口望出去,慢慢地眼前的黑暗被星星点点的光一点一点的点亮,对面的、邻舍的,窗台上都点了一支蜡烛。烛光很小很小,几乎看不清公寓的外貌,但那个黑夜里的蜡烛,像好多个寂寞的人聚集在了一起。
画面中一个人都没有,所以不能说是寂寞被逐开了,更像是,一群人的寂寞,让身边的每一个生灵都察觉到自己的寂寞,却没有人有能力去化解这个寂寞。
那并不是一个很美好的世界,那个世界很黑暗,黑夜里人只能点燃蜡烛,为了看清物象。
但人给我的感觉并不是像在驱逐黑暗,也不是向往光明。
他们点燃的每一支蜡烛,像在悼念,没有声音,却像一声一声的哀叹。我们都无可奈何。
蜡烛给我的感觉,最后是一点点的希望,想要用一点点微小的光芒,给予这片无尽的黑暗里惊恐的人一些安慰。但一天天下来,那些光芒原来越少,从窗台望出去,周围的火光并没有第一次那么庞大的数量,好像希望,在一点一点的熄灭。
有人绝望了。感到一丝凉意,再次望向了窗外,蜡烛的数量逐一减少。
直到最后,只剩下自己手中的那支蜡烛,烧得很低很低了,随时就像要熄灭一样。
并没有感到害怕,更像是一点点的期待,想知道最后的蜡烛熄灭后,这片黑暗会如何肆意地侵蚀人心。却没有。窗台上的蜡烛,烛芯越烧越短,后来以为它要熄灭了,它却顽强的烧了一整夜,维持着最后的样貌烧到了次晨。
它熄灭时,次晨的第一束光芒从对面公寓的缝隙间照射过来了。
我守着一支蜡烛,一点微弱的希望,到最后所有光都熄灭了,却迎来了次日的晨曦。我无法明白这是什么感受,也无法想象蜡烛若是没有撑到第二天,一切会有什么变化。
像一个循环一样,蜡烛就是不灭。接着我陷入了惶恐,害怕,害怕有一日,蜡烛灭了,这世界只剩下黑暗……
故事没有结局。我并没有得到一个温馨的画面,也没有迎来一个悲伤的结局。在那片黑暗和烛光之中,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那支蜡烛是唯一的光源,唯一的希望,唯一的牵挂,能否,一直一直地烧下去?
2020年4月开始了蜡烛的旅程,但或许是情绪上的浮动,总觉得写不好,于是打算重新拟稿,从头到尾拟过一个较完整的大纲,包括每一个人物的身份背景、年龄都做了调整,人物加多了,故事的设定也加多了,亚贾斯亚也就成了一个不单是被切分了的世界而已,里头还夹杂了不同的考量,在架空这个方面上加了好些东西,让这篇文相对比较丰富一些吧。
关于还没有写明的特别设定,因为涉及剧透,会在以后的文章里提及。
希望成功。

楔子:
“点一支蜡烛,为消逝的人,为消逝的明天。”
是不是只要活着 这世界就还会有你存在的价值,
是不是只要活着 这世界就会留恋你,
是不是只要活着 这世界还会还你一个明天?
为什么咒骂黑夜呢?
人生活在黑暗中,于是不再害怕黑夜的降临。
“我为你点燃了一支蜡烛。
——在这个黑暗的夜里,请护着它,不让它熄灭。”
by//世界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