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考博参考书、难度解析【考博必知】

2020-06-17 21:01 作者:考研考博百晓生  | 我要投稿


 

一、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考博招生导师、考试科目(@六道口考研小霸王)

普通招考初试科目: 

① 1001英语或1002日语或1003俄语选一

② 2007传媒经济理论

③ 3008传媒经济实务

招生导师组:

1.卜彦芳博导组

☛研究领域

传媒经济,媒体融合,新媒体运营,传媒产业发展

 

2. 戴建华博导组

☛研究领域

媒体运营管理与大数据分析,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战略,未来传媒生态体系

 

3. 高慧军博导组

☛研究领域

智慧媒体治理、智慧政府、数字平台治理、传媒公共产品、传媒(文化)政策与治理

 

4. 皇甫刚博导组

☛研究领域

新媒体与舆论的信息传播心理行为机制,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与HR Analytics,组织行为管理,雇主品牌和人力资源开发

 

5. 金雪涛博导组

☛研究领域

产业经济学,关注数字经济环境下媒介融合转型、公共文化多元化供给模式研究

 

6. 李怀亮博导组

☛研究领域

传媒经济学,国际文化贸易

 

7. 刘延平博导组

☛研究领域

传媒企业组织理论研究、中外传媒企业管理研究

 

8. 任锦鸾博导组

☛研究领域

创新管理与设计思维,传媒大数据分析与新媒体运营,区块链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和数字资产开发

 

9. 宋培义博导组

☛研究领域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及版权开发,数字经济与新媒体商业模式,大数据与媒体传播分析

 

10. 王栋晗博导组

☛研究领域

创新管理,创业管理,战略管理

 

11.昝廷全

☛研究领域

传媒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传媒产业系统分析;价格形成的信息粗传递机制研究。

 

马老师解析

报考条件:

1.2020年应届硕士毕业生以及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

应届硕士毕业生是指在毕业时(2020年7月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的全日制及非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

在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只有学位证书,没有毕业证书)须在报名前取得硕士学位证书。

2.获得学士学位六年及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研究生入学之日)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

⑴进修过相关专业八门以上的硕士学位课程,能够提交盖有培养单位研究生院公章的课程成绩单;

⑵在国内外大型刊物上公开发表过4000字以上相关专业学术论文至少三篇,或公开出版过10万字以上学术专著。

3.在国(境)外获得的硕士学位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4.双学士按同等学力人员报考。双学士所修课程为本科段课程,不能记为硕士学位课程。

5.“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考生须符合教育部文件中关于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生源范围及招生对象的要求。复试现场报到时需要提交所在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或高等教育处审核通过并盖章的《报考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承诺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单位或地区就业。其中,在职考生毕业后回原单位,非在职考生(含应届硕士毕业生)毕业后回定向省(区、市、兵团)就业。“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生在报名时,报考类别只可选择“定向就业”类型。

6.报考“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计划”的考生,须符合教育部相应专项计划管理文件中的规定。复试现场报到时需要提交对口支援学校人事部门同意报考的推荐书。报名时,报考类别只可选择“定向就业”类型。考生须承诺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对口支援高校就业。

7.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参见军队相关部门制订的相关办法。


二、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考博历年复试分数线(@六道口考研小霸王)

马老师解析

1.中国传媒大学的传媒经济学考博往年平均报录比约在8:1左右,竞争非常激烈,准备报考的考生一定早作准备,科学备考。

2.从往年数据来看,初试当中,外语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较大。想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导师更看重的,也是你的专业能力。而在专业课的复习备考当中,了解招生院校的考博“信息”和“方向”要远比单纯的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更重要。

3.时间线:

报名时间:2020年01月15日10:00至2020年02月20日10:00。

初试现场报到时间:2020年3月5日8:30-11:30,13:30-17:00。

初试现场报到地点:中国传媒大学学生活动中心5层,503多功能教室。

初试时间:2020年3月7日-8日,具体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复试时间:2020年4月上旬左右

 

☛现场报到程序

 

1.查验考生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

2.资格审查

①已获硕士学位考生:硕士学位证书原件

注:获得国(境)外硕士学位的考生还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位认证报告原件。

②应届硕士毕业生:研究生证原件(需要完成本学期注册手续)

③同等学力考生:

学士学位证书原件;

相关专业八门以上的硕士学位课程成绩单(须有培养单位研究生院公章);

三篇在国内外大型刊物上公开发表、4000字以上的相关专业学术论文或公开出版的10万字以上的学术专著。

3.提交相关材料复印件(装订顺序如下)

①《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通过报名系统打印,须本人签字);

②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正反两面复印在一页纸上);

③资格审查材料复印件(对应“2.资格审查”要求的原件)。

4.图像采集并打印准考证

 

☛外国语初试免试说明:

考生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经考生本人申请,学校审核通过后,可免外国语初试,其外国语初试成绩均视为所报专业外语初试分数线。外国语语种仅限英语,具体申请条件如下:

①托福(TOEFL、满分120分):2018年9月1日后参加考试,且成绩80分及以上;

②雅思学术类(IELTS、满分9分):2018年9月1日后参加考试,且成绩6.0分及以上;

③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满分710分):2015年9月1日后参加考试,成绩475分及以上;

④ 国家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合格。

申请外国语免考的考生,须于2020年3月5日初试现场报到时,提交《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外国语考试免试申请表》(模板详见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常用下载专栏的“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材料(2020版)”),提交上述成绩单复印件并现场审核成绩单原件。逾期不交验者,视为不申请外国语免考。

三、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考博推荐阅读书目(@六道口考研小霸王)

 

《传播学引论》(第三版) 李彬  高等教育出版社

《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二版) 段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总论》(第二版) 胡正荣、段鹏、张磊  清华大学出版社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刘海龙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网络传播概论》 彭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李良荣  2014  高等教育出版社

《传播效果——起源、发展与应用》 段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影视政策创新研究》 李继东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E·M·罗杰斯  2012  上海译文出版社

《传播学简史》 阿芒·马特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 袁军、哈艳秋 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传媒经济理论》 卜彦芳  2012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国际文化贸易导论》 李怀亮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广播电视经营与管理》 卜彦芳  2015  高等教育出版社

《传播政治经济学》 文森·莫斯可 著  胡正荣 译  华夏出版社

《受众分析》 丹尼斯·麦奎尔 著  刘燕南 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 利萨·泰勒  北京大学出版社

《媒介经营管理》  谢新洲  北京大学出版社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塞弗林、塔卡德 著  郭镇之 译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 德弗勒 等 著  刘海龙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文化研究导论》 鲍尔德温 等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传媒经济学教程》 喻国明 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理解传媒经济学》 吉莉安·道尔 著  李颖 译  胡正荣 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传媒经济学:理论与案例》 卜彦芳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马老师推荐阅读期刊:

1.《媒介》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2.《新闻与传播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3.《新闻大学》  复旦大学

4.《国际新闻界》  中国人民大学

5.《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


马老师解析

1.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地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初步将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对应到答题中,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建议大家可以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这项工作,为整个备考的成功构建基础;

2.马老师温馨提示:参考书该怎么读才能更有效果?

(1)通读教材;

(2)研究真题,把握出题方向;

(3)结合教材细读,分析复习重点,琢磨该往哪个方向做笔记和思考;

(4)不断融会贯通,该记的一定要记牢,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该理解的要理解,最好不要死记硬背,对于教材所讲观点能有自己的想法非常重要;

(5)除了看专业指定书目,还可以多看看所考学校老师的专著、论文;

(6)根据真题、复试题目等出题方向,找一些相关论文和好文章,记好笔记,多积累,多思考。

进入复试的考生需要提交的材料

(1)以下是所有考生都需提交的材料

①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通过报名系统打印,须本人签字);

②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须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③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书。

④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⑤科研情况一览表;

⑥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书(不少于3000字);

⑦公开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及获奖证书等(原件或复印件,论文复印件要有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

(2)以下是已获硕士学位人员还需提交的材料

⑧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国外或境外硕士学位证书还需附加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位认证证书复印件);

⑨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须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培养单位研究生院公章);

⑩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复印件)。

(3)以下是应届硕士毕业生还需提交的材料

⑧研究生证复印件;

⑨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培养单位研究生院盖章)。

(4)以下是同等学力人员还需提交的材料

⑧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⑨学士课程学习成绩单(档案人事部门或培养单位教务处盖章);

⑩相关专业八门以上的硕士学位课程成绩单(培养单位研究生院盖章);

·三篇在国内外大型刊物上公开发表的4000字以上的相关专业学术论文,或公开出版的10万字以上的学术专著(原件或复印件,论文复印件要有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

以上所列材料中的②③⑤⑥请到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常用下载专栏下载“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材料(2020版)”,并按要求填写。所有材料须用A4幅面纸张打印。材料装订时,要加封面、封底及目录并按目录顺序装订。材料需要提交一套原件以及一套复印件。都须在复试现场报到时提交,提交后一律不予退还。

另外,对于报考类别为“非定向就业”的考生,须在复试现场报到时提交《可按时调取档案的证明》(须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对于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的考生,须在复试现场报到时提交《同意以定向方式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证明》(须加盖工作单位公章)。模板详见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常用下载专栏的“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材料(2020版)”。

 

 

四、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专业课考博命题大纲(@六道口考研小霸王)

☛《经济》科目考

一、考试目的及要求

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掌握传媒经济学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情况,并要求考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传媒经济领域中的现实问题及对解决方案进行思考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认识传媒经济学

1. 传媒经济学定义与研究概况

2. 传媒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3. 传媒经济的本质与特征

4. 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传媒内容生产

1. 传媒产品的特征

2. 传媒产品的生产模式与发行

3. 传媒产品生产与运营策略

    第三部分 传媒市场需求

1. 受众市场的变化

2. 受众需求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3. 受众需求弹性

    第四部分 传媒的多元化经营

       1. 传媒内容产品的销售

       2. 传媒产品的二次售卖——广告经营

       3. 传媒产品价值的深度开发——产业链延伸

第五部分 传媒市场结构-行为-绩效分析

       1. 传媒市场结构

       2. 传媒市场行为

       3. 传媒市场绩效

第六部分 传媒要素市场

       1. 传媒劳动要素

       2. 传媒资本要素

       3. 技术进步与传媒产品生产

  第七部分 政府管制与传媒体制改革

       1. 政府管制的动因与类型

       2. 中国传媒体制改革

       3. 新型主流媒体建设

  第八部分 传媒产业发展

       1.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概况

       2. 传媒产业价值链

       3. 传媒新业态

第九部分 传媒产业资本运营

       1. 传媒资本运营的含义与特征

       2. 传媒资本运营的内容分析

       3. 传媒资本运营的过程分析

第十部分 国际文化贸易

       1. 国际文化贸易理论

       2. 国际文化贸易发展状况

       3. 国际文化贸易政策

第十一部分 数字媒体经济

       1.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给传媒生态带来的变化

       2. 数字媒体产业

       3. 未来数字媒体经济发展的趋势

 

三、试题类型

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传媒经济实务》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及要求

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传媒经济实务所涉及的媒体经营管理、传媒组织结构、传媒制度与政策、传媒资本运营、媒体融合实践、国际文化贸易、传媒新业态等领域的基本问题、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并要求考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传媒经济领域中的现实问题及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媒体经营与管理

1. 传媒产品生产管理

2. 广告经营与管理

3. 多元化经营

4. 电子媒体经营管理创新

5. 纸质媒体经营管理创新

6. 互联网媒体经营管理

7. 自媒体运营管理

8. 数字媒体运营管理

9. 融媒体运营与管理

第二部分 传媒组织结构

1. 传媒组织结构创新

2. 传媒组织集团

3. 媒体平台化转型发展

4. 融媒体平台建设与管理

5. 智慧媒体建设

第三部分 传媒制度与传媒政策

1. 政府规制

2. 传媒制度改革

3. 广电政策演变

4. 新闻出版政策演变

5. 网络视听政策演变

6. 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

第四部分 传媒产业资本运营

1. 传媒产业投融资

2. 传媒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3. 版权价值评估与运营

4. 传媒产业系统化运营

5. 文化金融

第五部分 媒体融合实践

1. 新型主流媒体建设

2. 融媒体平台建设

3. 媒体融合与内容运营创新

4. 媒体融合与组织管理创新

5. 媒体融合与商业模式变革

6. 新型主流媒体生态圈构建

第六部分 国际文化贸易

1. 国际文化市场

2. 文化贸易的影响因素

3. 文化产品进出口统计

4. 文化产品进出口策略

5. 文化贸易政策

6. 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政策体系

7. 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效果

第七部分 传媒新业态

1. 智媒时代的技术升级与传媒应用

2. 智慧城市与智慧媒体的融合进展

3. 传媒新业态发展动力

4. 传媒新业态商业模式

5. 传媒新业态发展趋势

 

三、试题类型

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五、考博专业课复习心得(@六道口考研小霸王)

 

考博复习是一个具体的系统性的工作,有很多的考生都向我征求过考博专业课方面的复习意见。可能对于不同的考生来说,在考前复习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都有所不同。有的考生认为,考前随便看看书就行了,而有的考生则认为需要花费三到六个月乃至更长的时间...   

 

    首先,马老师并不否认只花费较少的时间就能考上一所很不错的学校确实存在这样的可能性,而且这种情况马老师身边也常有发生。

 

    但是,对于广大考生来说,也许我们的记忆力、领悟能力并不出众,学习,毕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马老师更倾向于努力在尽可能多的时间内,系统地、最大效率地复习专业课。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你对所考专业的理解力,使得自己能够真正达到融会贯通。

 

    因为毕竟专业课中所涉及的面知识是很容易理解和记忆的,但是如果要是把书中所体现的知识融会贯通、从内在联系上,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挖掘(这种深挖掘的方法非常有助于提高考试时答题的深度,并且在日后的科研工作中,这种融会贯通的研究习惯也将令你非常受用),这不是简单的记忆力好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如果再能找个经验、有能力的人带带你,肯定要轻松很多。

     

    有些考生担心战线拉的太长了会使得自己变得麻木,思想上有所懈怠,进而失去上进心~真的会这样吗?马老师以为,任何工作都是反复的、甚至是乏味的。即使在将来踏入工作岗位,反反复复的工作状态也可能会使得自己麻木到失去上进的动力~但,马老师要说的是,如果短短几个月的专业课复习就能使你疲惫、麻木到丧失信心,那么显然,你并不适合读博和做科研。

 

考博复习,如同做科研~没有一条康庄大道,也没有完全可复制的成功之路,每一个科研成功者都是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遇到无数的黑暗险阻,在黑暗中不断摸索。这种黑暗中的摸索状态往往是人所不能适应的,因为人只适应在光明中行走。没有方向感,没有道路,每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面对种种不确定性的心理状态无疑是最令人煎熬的。也只有咬紧牙关,穷尽各种智慧,付出艰辛的努力,坚持挺过这段黑暗的旅途,最终才会等到光明的到来。如同马克思所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在整个复习备考阶段,相较于纯粹的时间、精力投入,院校内部的考博信息方向就显得更为重要。马老师在此温馨提示各位准备报考传媒大学的考生,若你有院校内部的资源,最好还是赶紧利用起来。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渠道和资源,便可以跟马老师取得联系~兵家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明确了整个复习工作的方向,获取了准确无误的情报,方能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不说,你头悬梁锥刺股呕心沥血一整年,末了还成了横杠底下的分母。考博路上,马老师为你保驾护航。

如需相应课程辅导  敬请咨询马老师WeChat:pochengji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考博参考书、难度解析【考博必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