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幕末浪漫之壬生义士传

2019-12-24 23:48 作者:总华探长陶晴贤  | 我要投稿


      《壬生义士传》改编自浅田次郎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新选组队员吉村贯一郎传奇的一生。


      吉村贯一郎在历史是真有其人,是日本幕末时代盛冈藩的浪人,加入新选组后担任“诸士取扱役兼监察”和剑击教头。史书关于吉村的记录不多,只知道他参加伏见、鸟羽之战后就销声匿迹。正是由于此人事迹太少,因此方便小说家在他身上大做文章。

 

      《壬生义士传》虽然和《天与地》一样都是将长篇小说浓缩到电影中,但前者却很聪明地去掉大量与主线无关的内容,完整地展现主人公悲壮的一生,剧情的编排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也相当成功。

 

      美中不足的有两个部分:其一是在伏见、鸟羽之战中,吉村冲进枪林弹雨的敌阵中竟然还能活着,这未免太过夸张了,相信这和所谓的“武士道精神”有关,觉得武士要死于切腹才够完美,死在乱枪之下太窝囊了;其二是吉村切腹前的话实在是多得离谱,让人看了昏昏欲睡。小说对于吉村切腹前的思想活动是以插叙的形式分配到各章之中,以某个回忆点来展开描述,因此读者并不觉得突兀,但电影将其集中在一段来表现就显得过于拖沓了。

 

      电影中的吉村贯一郎有点像我们的“农民工”,他所在的盛冈藩实在太穷,虽然他身为武士,但薪水仅够糊口,为了不让家人挨饿,他决定前往京都“打工”赚钱。问题是他不像咱们“农民工”那样说南下就南下,在日本江户时代,武士脱离藩属等同背叛,若被抓到便是死罪。所幸罪责只追究武士个人,并不会牵连家属,因此吉村希望把“打工”赚回来的钱寄给妻子儿女,好让他们改善生活。

 

      武士是一个脱离生产的特殊阶层,除了一身武艺外鲜有其他技能,让他们去当店小二和打杂更是丢脸的事情,因此当时在京都声势浩大的新选组就是吉村“打工”的理想场所。在“魔鬼副长”土方岁三的打理下,新选组颇有现代公司的既视感: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有严密的管理体系、有统一的制服(忠臣藏羽织),有代表“公司”的标志(诚字旗和带诚字的物品),还有工资(俸禄)、津贴和奖金、新队士加入要“面试”(与冲田总司等高手比武)等等。

 

      从向土方岁三讨“修剑”津贴和向斋藤一要“封口费”的细节看出,吉村除了拿正常的“工资”外还想尽办法多赚钱,使得他受到不少白眼,认为他不过是唯利是图的贪财之人,但吉村并不介意别人的眼光,只顾埋头工作,把每个月赚回来的钱都寄往家中。

 

      当伊东派的人准备背叛新选组时,他们便看中吉村这个剑术高超但十分“贪财”的人,伊东甲子太郎开出了比新选组多一倍的“工资”企图哄吉村入伙。但令他们意外的是,吉村却一口回绝,他说为了家人他已经背叛过一次(脱藩),无论如何不能再背叛第二次了。

 

      之后在维新革命中,代表旧势力的幕府军节节败退,不少人纷纷投向维新派,但吉村始终和新选组一起站在幕府这边。在伏见、鸟羽的战场上,当胜负已见分晓、佐幕的藩兵纷纷溃逃时,吉村挺剑叫阵,只身冲入敌阵之中……

 

      背叛对于武士来说是一种耻辱,开始在家人与忠义面前,他选择了前者。对于这次“背叛”他一直都耿耿于怀,尽管他从没向别人透露过。之后在维新革命一面倒的形势下,他完全可以脱离新选组返回家中与妻小团聚,但这次他却没有这样做,为了坚守武士的忠义,一向“贪财”的他再没为金钱和利益所动,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中国有名言曰:“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了。

    


      《壬生义士传》无论是编剧还是演员的演技都相当一流,再加上有音乐鬼才久石让作曲,如果你是幕末或新选组迷的话,这部电影你无论如何都不应错过。


八零九零游戏时光专栏,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youxihuaijiu

幕末浪漫之壬生义士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