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合成香精及抹茶味pocky
是的,你没有看错,标题一栏确实有一行字,但我写它只是考虑到这个位置空着过于不美观(而且格式也不太对),并没有任何用它来总结或概括文章内容的意思。如果你发现标题和正文毫无关系……反正也不会有人因为我偏离主题而给我的作文打20分。刻薄的中年老师用红笔批注的讽刺属于遥远的过去,现在的我则只剩下跑题、错别字和连篇累牍的废话,所谓的长大成人啊,或许就是这个意思。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道,生活总能够变得更坏,比最不堪的想象还要不堪,我猜几年前的我也确实猜不到自己将来能摆烂到这地步。不过我至少有努力写一个不含任何关键词的标题,来尽可能避免这篇文字垃圾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这意味着我尚且保留了基本的良知。
那么接下来是正文。最近不知道为何啊,NG2讨论起了国内中学生的真实校园生活是否丰富到足以支撑起一部以此为题材的青春故事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开始写毕设论文后我的中文语感变得有点像给外国友人出长难句阅读的阴险命题人——而蹲在角落翻讨论串的我,读过一部分即使是看了许多轻小说的我也不得不承认是有趣又充实的回忆和另一部分人笔下与之截然相反的完全与答题纸和铅字同色的少年生活后,很难不产生某种具有明确指向性的痛苦情绪。
在最初的十分钟里我想简单地说这反映了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在省重点的学生们一边谈情说爱一边筹备文化节的同时,我们这类师从衡中的十三线破学校只好用心灵鸡汤灌溉那些被困书山之苦逼学子的空虚灵魂,这正是我国教育的悲哀……就像我四年前每次讨论这类话题时最终的落脚点一样,我很想就这样结束这段思考,然而我毕竟不是当年的我了。
如今快要大学毕业的我终于感到有些许不对。若说我几近空白的高中岁月是因为学校特性使然,在北京某985读书的我为什么同样度过了苍白的大学四年呢,这可是有号称百团的各类社团、排满时间表的众多活动、只要不那么在意内卷就有一大堆的空余时间,以及广阔到莫名其妙的校园的[此处删去校名]啊。我又留下什么回忆?窝在缺少阳光的宿舍看动画打游戏翻轻小说?
「おもしろきこともなき世をおもしろく」,高杉晋作的辞世诗是这么写的,我可是完全反过来了,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晋作辞世了,而我今天还活着。类似的话好像在《学生会的一己之见》里也有见过,说是「不是世界变得无聊,而是你成为了无聊的人」,这更接近我今天会给出的答案。对于校园生活这个话题,外界环境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我猜我这类人过去即使不是在十三线县城高中刷题,而是阴差阳错去了某个好学校,也一定和青春故事般的人生无缘;而那些过着充实生活的人就算换到我的位置,也不至于只留下灰色的回忆吧。我这里讲的灰色,是想表达某种毫无特点、缺乏吸引人之处的感觉,和灰色的脑细胞没什么关系。
最后顺便一提,第二段中,用前后两个破折号做这样一个类似括号的作用,这种用法虽然我很喜欢,但在中文里是没有的,应当算作标点符号的误用之一。唉,这大概也是翻译腔,我的汉语终究是完全破碎了啊。
说到破碎——
褪色者哟,即使汉语已经破碎,也请你写完毕业论文……
开玩笑的。区区毕设,比双持大剑过女武神简单多了,看看我们近战玩家的根性!我本想这么说,随后想起我女武神是太阳拿初版夜与火带我过的,当即感到一阵恶寒。
Bocchi the Rock真的很好看。我很期待动画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