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6年跟拍,3个不同阶层孩子的“血肉挣扎”,令人揪心!《出路》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是比人与狗还大。”看完《出路》后,脑袋里突然蹦出来的这样一句不知出处的话。
他们像三条平行线,永远没有相交的机会。
袁晗寒是永远不会了解到甘肃的山沟里会有人把硬饼泡水而面不改色的吞下去。
他们三个年轻人在故事中都偶尔会丧里丧气的,对比来说,最阳光的竟是片子开始,小女孩在跑着唱歌去上学的场景。
龙应台曾写: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
长到马百娟们永远不会知道袁晗寒们的生活,永远。
长到一代代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基本固化的阶级层次,是“暂时”用“很久”也换不回来的。
长到马丽娟们已经学不会改变,偶尔只能有几个徐佳用几辈子的功夫也可能追不上一个袁晗寒。
值得幸运的是,中国存在徐佳们,存在几千几万个。
只不过同时,中国存在几千万个马百娟们。他们没有机会选择改变。但或许,马百娟们的没有选择未尝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史铁生有言:“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这是对徐佳们而言,马百娟们并不适用。徐佳们再不济也有父母努力的支持,马百娟们没有,他们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一个躯壳,听取着别人的意见来活。他们没有机会挑战命运。
但这样也不妨他们活,导演郑琼曾借用袁枚的诗说:“ 苔花虽然小,但是也可以和牡丹一样开花,开得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