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零基础转行影视剪辑,我的职场生涯回忆录(六)
现在是北京时间的2023年9月24号,凌晨6:48分,距离上一篇职业回忆录,过去整整三年零五个月! 我的职场现状
自从受邀参加知乎职场直播回来以后,命运在那一刻仿佛把我压在了剪辑室。从最初探索业务发展,磨练成员精修,这类双赢的角度,出发考虑承接短剧以来,走了学员来了实习生,一眨眼五十天就这么过去了。
这件事就这么陆陆续续的做着,也试着开始宣传这方面的业务,期待能够遇到更多适合的团队合作。看着群雄乱战的短剧市场,有时挺想组建团队,杀入横店影视城搏一把,但理智告诉我,今年的人生关键词——
求稳!
一眨眼五十天过去,是件挺恐怖的事情。汽车由于长时间不开,电瓶直接亏到无法启动,而去北京参加直播之前,由于一些事,车门被过度挤压,勉强才能关上门,也一直没时间去修理。这种剪辑工作状态,很像当初入行时,一心扑在项目中
近一个月中,特别想集结新人,打造出一支实力超强的剪辑团队,杀入市场。独立剪辑师兼创业者,像极了一支球队,教练兼球员的角色。
但现实是找到适合剪辑的新人 需要时间
短剧由于周期太赶,拍摄偶尔会出现很多逻辑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出现时,就要让自己“沉浸”在剪辑的世界里!
由于这类剧的制作周期赶,拍摄质量层次不齐,费用低,所以很多职业剪辑不愿接触。但就算这类剧价格再低,在廉价,一部戏的费用,也比入行3年公司坐班的月薪收入要高。只是对于创业而言,它不是一个很划算的项目,毕竟房租水电物业管理等等投入很大,业务量少,周期赶就容易出现倒贴的问题,很难盈利! 不过这种业务更适合,有一定能力,在家办公的独立剪辑师。
这类剧剪辑上没什么难度(对于我们而言)在过往的几年中,剪辑组实战模拟短片拍摄,拍了很多。 竖屏短剧的拍摄难度也不大,只是周期赶。只要具备一定的创作思维, 懂前期拍摄,又有实战拍摄经验,这类剧的剪辑难度几乎为零。
感谢知乎
说回创业这事,我要感谢知乎,感谢他们中秋节送来的礼物,同时也感恩橘子老师! 作为出身农村,无学历 无人脉 无资源的一位素人而言,能走到今天,能够在平台去记录自己的人生,还有一定粉丝关注,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很感恩知乎平台。 我们剪辑组线下零基础训练班的成员,总共12期,有百分之60都是来自知乎。以至于,我曾经被那些培训机构视为“对手”,其中还不乏一些创业者,抄袭我的模式,课程,还有宣传文章段落,文字等! 今年开年后,由于一些原因,知乎也停更了一段时间。停更的那段时间,流量肉眼可见的严重下滑! 其实我也挺想专注,做剪辑教育这件事的!(但为什么还没呢?往下看)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发现,相同的一个人一件事,我观点跟角度就和大家不同。 很多人不喜欢的事或人,我总能看到他的优点。我能快速发现每个人的优点和不足。不知是不是曾经喜欢打篮球的原因
篮球这项团队运动,一个队五个人,大家都有各自不同的优势跟劣势。
剪辑教育对我来说得心应手,只不过要靠教育谋生,对它来说,更重要的是曝光率,也就是宣传和流量,这一块恰恰并不是我擅长的。
因为,营销必须张口年入百万,月薪几万,夸大其词的事,说不出口。
职业剪辑是一份技术行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职业感受和经历,就会形成对这个行业不同的观点跟视角。
抱怨这个行业不好的人,都是个人发展境遇不好的,发展还不错的,也没时间过来抱怨。
剪辑师的月薪,入行3年后,月薪都在八千-2W左右,只有少数独立剪辑师,才能一部戏几十万,一部电影百万。
所以,这种内容如何宣传?
三天掌握剪辑,简单做副业?
99元剪辑课?后边一定还有更大的付费
副业要这么简单,大家都能做
所有人一学就会的手艺,你认为还有什么竞争力吗?
普通人的谋生方式
关于个人职业发展,第六篇职业回忆录,迄今为止,我想说的是创业不容易,得过且过继续努力过。创业过程中,稳定持续发展,其实是一件事很难的事情。 学技术不难,剪辑不难,面对导演精修调整不难,面对客户刁难也不难解决。 但是想要组建团队,睁开眼刚睁开,每天就要背负着各种开销去做事,这种状态下去生活,还要保持秩序的上进心:很难! 所以,尽心尽力做好眼下的事情,非常重要,结果不是我们普通人可以把控的。 未来随着市场的回温,我个人还是很期待,希望有机会,剪辑制作一些口碑好的影视作品。 至于什么预测市场,短剧拍摄,转型制作团队等,各种我都尝试过,而且是有规划,有执行,最终还没开始,就被各种现实情况给扼杀。 唯有剪辑主业一直没动过,毕竟这是个人核心竞争力,无人可撼动。而通过它延伸的零基础转行剪辑教育,也算是我的副业,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相对靠谱的创业模式! 创业不是你有钱就一定会成功,尽量是保持在一个行业中潜心钻研,业务能力做到极致,结合一定的人脉资源,这事才有成的可能性。 仅仅只是可能性而已,所以,作为一名创业者,职业剪辑师,独立剪辑师,手艺是非常重要的。紧跟时代也很重要,如果是一个很冷门的技术,那注定是会被淘汰的。 所以,普通人想改命运,别管是学剪辑还是学其他的,掌握一门技术长期深耕,它会决定你的人生走向!
真心话
2023年,是疫情后的第一年,过去的三年,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包括我自己。直到目前为止,我越来越相信命运一说。 上个月我的徒弟第二期成员杨哲,剪辑组成员中为数不多的创业青年,他也进入到一个短剧剧组。关于这个项目,我们聊了很多。从他对短剧发展的个人看法,以及短视频某些方面的知识分享,让我看到了一个,经历过创业洗礼后成年人,应该有的模样。
他从剪辑组直接进入两个项目组,后续进入北京后期公司就职,看到短视频的发展后,他随即回乡开始短视频创业,单单运营的账号成功案例有5,6个。
他有着自己的一套成熟的起号经验,运营也培养了很多优秀人员,虽然最后都没留住。
注意这不是广告,提到他是因为,他自身有一个有点非常值得大家学习:执行加学习
所有结果经历,都是他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虽然他是一名优秀的短视频创业者,但是他一直在努力寻找适合的生活方式跟谋生方式。
信任是沟通的基本,但在不同领域中的见解,收获,结果,同频才是沟通的关键。
都说小财靠运,大财靠命,他在短视频领域看到过太多一夜暴富的案例,这些也影响着他的事业发展,他到处参加头部网红的活动,不仅可以通过学习提升自己,还能结识潜在人脉。
以上内容主要想表达的是,这才是一个努力积极向前的时代青年应该有的状态。
但关于财富,其实,我个人认为:
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人际交往方式,谋生方式比挣钱更重要。
财富只是它们几个因素组合起来的结果,结果是很难把控的,所以我们要保持初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说回短剧和目前想一直在组建团队的事,正因为竖屏短剧后期制作的廉价,加上创业中,很想探索扩展新的创业板块。 所以,为了使短剧这件事儿,它本身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习惯性的整理出了一套,发展框架和事业规划。这期间就需要大量的新人和靠谱的剪辑,组建团队,大量接业务才能盈利。 而组建团队,面对商业机会,快速做出反应这类事,我的惯性思维模式和战略发展思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剪辑组在网络社交平台中,这三年多的内容更新。 无论是视频,文章,说说,想法,回答等,它们的方向,内容,角度,愈发的“不接地气”,以真实为基础的内容视角,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粉丝群体。 相反,年初工作室刚刚搬到济南时,我把账号交给剪辑组,不同期的若干成员轮流管理,发布内容回答问题时,流量更大,因为他们的视角跟观点,更适合那些提出的问题。 而我的视线一直以来,都在发展方向和培养人才这块,简单可以说是个人职业发展加储备剪辑人力资源。(到现在为止,还有导演公司团队跟我要人,为什么?因为推荐有实力的剪辑-免费) 生活中的视角变了,账号内容“高度”上升了,粉丝质量上来了,需求下去了,看热闹的多了,在持续花时间下去,除了分享没其他任何作用。个人价值和业务能力,如果被忽略,还花时间在这件事上,其实就是在浪费时间。所以,很多事和话,都是一把双刃剑,不可兼得! 疫情后,短视频成为了资本的宠儿以后,从众心理让大量群体走向了大众娱乐端。而这几年,依然还在社交网络更新动态的主要原因就是: 剪辑组的零基础的人力资源循环,能够让辅助剪辑组的发展。希望我们的价值,能够让更多有转行需求的人看到! 遗憾
这篇回忆录,说以上这些内容,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其实接地气来讲,每年的行业动向,我都极其关注,剪辑组每一期成员,进入不同后期公司工作后,我会偶尔联系。 一方面了解他们的职业发展,二也想通过他们的业务衡量预测,剪辑行业未来的下一个影视类型发展趋势! 我曾经预测对过,不同阶段行业发展,包括今年五六月份11/12期他们结业时,也说了大家别着急,下半年就业形势会好起来。 当然,这个好起来,目前看来是短剧,他们目前所处公司业务也非常忙碌!整个横店有八位毕业于我们剪辑组的成员,目前已经开始创业! 看到横店如今这个状态,今年我最大的遗憾跟无奈,其实就是工作室搬到了济南! 为什么? 这可不是马后炮,因为短剧的崛起在我的意料之中,创业第四年,第四个办公地点我非常看重,为什么选择济南,为什么,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当初原本规划去横店影视城,或北京杭州等影视热门城市,好好把这几年的沉淀的重拳,找机会打出去。 但创业不像打工上班,背着包带着几千块就走了。当初从小县城搬到济南时,是第11期线下和12期交错,不能落下课程的同时,还要搬工作室。无论是成本还是精力,都是远远超出个人能够把控和承受的范围。 行业走向,判定正确也没什么用,能把它转变成自己想要的作品,财富等,抓住了才是最重要的。 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短剧,它的野蛮成长周期可能只有这一年,也可能仅剩接下来的这半年。 但大部分公司团队抢着要人,抢着拍剧,都想一夜暴富的时,市场中就无人做技术了?做短剧剪辑,也比一部戏2,3月当dit数据管理要强,至少是在创作,那个流程化简单的事情做多了,对个人发展没什么太大的帮助。 短剧群雄乱战的局面,对于我们剪辑组而言,其实没什么影响,毕竟我们是后期制作,只是明显感受到社会风向变了,大家愈发的心浮气躁,这可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展望未来
(凌晨三点半写到早晨7点,如果哪里有错别字,不通顺的地方,欢迎大家随时指正) 还有很多事情是要做,一些戏基本也是放给新人去剪,希望能够增加大家的实战剪辑经验。今后也期待可以培养出,更多有真正实力的剪辑“师”! 01-下一篇回忆录,期待能够迎来事业上的变化 02-也期待未来有机会,有时间在知乎电子书,更新截止目前12期线下,零基础转行剪辑教育的那些人和事儿 03-更希望今后有机会可以把自己的原创的十几个教育框架,编辑成一部“影视剪辑书籍”供大家参考学习 我是七月剪辑组彭老师,如果大家喜欢剪辑,可以进主页-看其他文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