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圣罗马诺之战》-每日学习一幅世界名画

2023-06-01 17:03 作者:艺术方糖  | 我要投稿

中文名:圣罗马诺之战
外文名:Battle of San Romano
作者:乌切洛
类别:木板
创作时间:1455至1460年
尺寸:纵183厘米,横320厘米(英国)
收藏地:英国国家美术馆

《圣罗马诺之战》


构图:该图中右侧两个骑兵交战时的前后距离,地上散落盔甲和武器的透视位置,左侧集中的大量骑马人物前后关系,倒在地上的战士的透视缩短形象,背景与近景之问的透视距离,甚至连士兵长矛的不同角度都被画家作为透视的研究对象。由于画家过于追求透视法的表现,孤立地研究透视,因而使人物形象的生动性,面面的真实感都丧失不少,造成画面中人物形象显得刻板、生硬,缺乏立体感。


《圣罗马诺之战》局部

色彩:该画作画面的色彩先声夺人,它是深厚而浓郁的、炽烈而瑰丽的。在黑、赫、红、金、象牙色的交织中,在它的所穿插、呼应、均衡美学中,形成色相丰富的肢体语言。这种暖色调给人以历史感与庄严感。绘制的手法则体现了从二维度空间向三维度空间过渡的典型特征。
技法:该画作的马的画法是在平衡中蕴涵着微妙的起伏,如同浮雕似的占据着视觉愉悦感的中心;人物则处理成高浮雕的状态,明暗转移浑然一体。在服饰的表达中又大量地以线描绘,远看隐藏于体积之中,近看见则勾勒得丝丝入扣;道具、服饰、盔甲、铜扣、花边、马尾、马鞍、花卉、旗帜、纹饰等,似平涂或晕染般的手,表达得细腻平实,色彩跳跃,它们是画面上最为生动跳跃部分,以亮丽的色彩充满动感,也是最能作为装饰性表达的有效细节;远景的山坡、树木、庄稼、小人、动物,叶子都描绘得一丝不苟。在具体的着色技法上。画面将平涂、丹培拉特有的小笔触,表现体积感的色调推移晕化,线条以及时间而带来的斑驳、脱色、各种肌理的韵味,组成了既单纯又丰富的视觉乐章。所有的形体的边缘轮廓,都是以硬边的形式处理,这种方式既强调了视觉的关系,又十分符合具有历史感的壁画的责任,而这种硬边处理加肌理表现又使装饰语言的单纯与丰富得到了统一。

#世界名画#绘画#每日审美积累#画画的日常

《圣罗马诺之战》-每日学习一幅世界名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