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功能锻炼与预防感染
脊髓损伤是指脊髓在受到损伤后所造成的脊髓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常见的创伤性损伤,多为急性或亚急性,临床表现为肢体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及感觉缺失等。脊髓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其中,感觉障碍是脊髓损伤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由于脊髓的病变部位不同,表现也有所不同,如有的患者只有运动障碍,而感觉没有受损;有的患者仅有感觉异常而无运动功能损害。
脊髓损伤患者由于活动受限,容易发生压疮、尿失禁等并发症,因此,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预防:
(1)做好患者的皮肤护理,及时清洁患者皮肤,并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及时更换衣裤,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2)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如有皮肤破损或分泌物增多、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3)做好患者口腔护理工作。为了防止口腔中的细菌进入胃内引起消化道感染,应勤给患者漱口、刷牙等。
(4)及时帮助患者翻身。由于瘫痪患者的活动范围有限,容易发生压疮。因此,应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保持局部干燥和清洁。
(5)合理使用抗生素。脊髓损伤患者易发生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应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由于脊髓损伤后,脊髓受到损伤,运动神经功能丧失,使患者不能自如地进行活动。因此,在护理时,要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1、坐位训练: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护理人员扶患者坐在椅子上,对其进行被动或主动训练。具体训练方法包括:
①主动训练:由护理人员扶住患者的双下肢,并适当给予牵引,促使其活动;
④牵引与被动结合:在进行被动训练的同时进行主动锻炼。
2、翻身训练:由护理人员将患者的上半身放在床上或轮椅上,并适当给予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