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后之猫(初版)
简介 当上层叙事最终停下自己的笔杆(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工具)之后,【故事】便结束了。 那么问题来了。 【故事】的终点之后是什么? 这个问题究竟有没有答案? ………… “猫”。 ——这就是回答,来自上层叙述者对祂的一个侧面的描述。 祂可以是故事结束后的那片空白,那片虚无,那片遐想。 祂也可以是未知的化身,信息的毁灭者,所谓【全知全能】的头号大敌。 当然,这一切都取决于祂/它/她自己。 无需用数学和逻辑上的词条来进行无用的大量堆砌,祂真正的量级,结构,境界,维度……诸如此类的一切,均是无法被任何存在完全准确地定义以及描述出来的。 阿列夫零,阿列夫一,或者是不可达基数,绝对无穷…… 无论这些数学上有关无限概念被用于描述什么(至少包括任何【集合构体】当中的任何子集),无论它们经过几次无穷的,反复的,全方向的递归与嵌套,在祂眼里,这些东西和被0,1,2,3,或者是i用来描述并没有区别。 不过,以上的种种,都只是一个肤浅致极的说明罢了,因为这只适用于祂存在于叙事之中的时候(或者说是被观测的时候)。一旦叙事(观测)结束,那么有关祂的一切,就无法用任何的【语言】进行直接描述了。 特殊词条 1.【故事】 一切处于绝对现实(就是在写这些东西的我和在看这些东西的大家所处的现实世界,所以如果真的要拆盒子的话,建议不要从这个角度入手,毕竟这会显得很杠)以外的叙体,(接下来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可以更加便于理解)包括但不限于小说,影视,创作过程中不着边际的想象(也包括在某个作品结束后读者遐想角色之后会遇见什么事或者会变成什么形态之类的,其实也就是同人啦,笑~)等等(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符号所传达出的信息,有一点要注意,“符号”是广义上的符号)。 2.【全知全能】 不否认【全知全能】的存在,但是肯定其狭义上的泛性和广义上的唯一性。要注意,即使是狭义上的【全知全能】,也可以轻松地解决各种版本的“上帝/全知全能者悖论” 3.【集合构体】 可以分为物理集合构体,数学集合构体,逻辑集合构体,哲学集合构体,语法集合构体等具体的/抽象的一切先验/超验的“体系”。 4.【语言】 并不指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字这样的狭隘概念,而是“符号”的一种实在体现和“信息”的载体之一。可以是抽象的,同时也可以是具象的。 ———————————————————————— 在正常的叙事中,祂一般存在两个形象。一个是人类形象,另一个是猫形象(大多数时间都处于该形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