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云课堂,关爱伴成长丨采访札记②:彩虹赴千里,云教伴成长

为了解彩虹桥社团“云教室”实践项目的相关情况,学习开展“云教室”这一形式的优点与经验,南京师范大学童心港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调研实践团于7月14日与南京师范大学彩虹桥支教社团负责人胡崇楷展开线上访谈,就该实践项目的相关问题进行咨询。

(图源 NNUTC彩虹桥计划)
01 初识项目,了然于心
彩虹桥支教社团是南京师范大学极具影响力、号召力的支教社团,在为同学们搭建支教公益平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团成员首先向胡崇楷同学了解彩虹桥支教社团“云教室”活动项目的相关信息。胡崇楷同学介绍,作为社团开展较早的项目,“云教室”项目于2019年左右正式启动,以“希望搭建一所跨越千里、跨越师生心灵的桥梁”为初衷,主要面向由北京童年一颗助学基金服务合作的乡村小学学生进行线上授课。

(图源 NNUTC彩虹桥计划)
接着,胡崇楷同学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云教室”项目对于志愿者招募的大致情况。彩虹桥支教社团每学期都会在校内进行宣传和招新,校内同学可通过招新活动参加志愿者招募,入选后即可参加志愿者培训。培训共有3-4轮,主要考察志愿者对于组织的认知了解以及基本授课能力,合格通过培训的志愿者便成为新的支教教师进入支教队伍,同其他志愿者一起参与“云教室”支教活动;“老”的志愿者也可以选择“退休”,以此不断地循环更迭。学校会提供志愿时长等激励,但志愿者们更多的是以热爱作为驱动,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

(图源 NNUTC彩虹桥计划)
关于项目的相关授课情况,胡崇楷同学告诉实践团成员,参与支教活动的志愿者教师在classin平台向孩子们进行授课,通过网络、视频和麦克风丰富教学形式。“云教室”的授课内容集中于包括国学、趣味英语、美术、音乐课、书法在内的非学科课程,着重拓展培养孩子们的文化素养与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中探索学习的乐趣。

02 总结优劣,汲取经验
“云教室”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不足。胡崇楷同学认为,该项目的优势主要在于其线上教学的模式,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更加便捷地开展支教活动,同时也方便了志愿者老师与乡村小学支教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更加省力快捷。而劣势则在于其缺乏线下教学的实地调研,不能与孩子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无法取得线下支教所具有的优势。
当然,项目实施中也难免遇到困境与难题。胡崇楷同学说,“云教室”项目的困难来自各个方面,其中最为显著的是难以协调支教对象学校的相关设备、授课环境与志愿者时间等。但彩虹桥社团会着力解决此类问题,积极协调志愿者时间与地点,通过与北京童年一颗助学基金服务联系努力解决线下设备、环境等困难因素。

通过此次访谈,实践团成员对南京师范大学彩虹桥支教社团以及“云教室”项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此次访谈也为调研实践的后续进行提供了帮助,实践团成员们学习访谈中所吸取的经验,优化实践方案,信心得到极大提升。后续实践团成员将会持续完善团队实践活动,克服重重障碍,努力提升线上支教的质量与水平。
文案丨马海若
图片丨NNUTC彩虹桥计划
编辑丨刘雨欣
审核丨车姝 刘雨欣
指导老师丨冯茜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