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小的时候看的第二部电视剧。

这个电视剧是我完整看完《西游记》之后无意间看到的另外一个四大名著之一。
但是那时候我年纪实在太小了,再加上字都不识多少。就敢看这个字儿繁多甚至还听不懂的电视剧,对这部电视剧的兴趣就停留在什么时候打架的份儿上,就这样我跌跌撞撞的跳了好几集,把这部电视剧看完了。随后上了初中,上了高中上了大专,今天在b站重新又补了这部作品。
哎,第一集呀,我就能看到这些场景都能哭。真的是太不争气了,虽然这部作品刷的次数较少,但是印象留的还挺深的,就是你们每回都说的俺也一样,诸葛丞相在上边儿弹琴等众多的名场景。
《三国演义》相较于其他的三部作品,也就是仗着他有前辈历史的厚重感。和罗贯中先生后期的修饰,虽然读过三国志的人都知道这个人有黑的成分,也有不黑成分。
但是这并不影响后世对他的历史价值和他所作的贡献。
原来我们谈论的时候都觉得《三国演义》当中的人物就是那样的直到后来我知道有个叫《三国志》书后。
第一次我的知识观受到了冲击,但并没有因为这本书的出现而感到厌恶,反道我很欣慰读到了一些其他的知识,
但这也就导致了《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当中的很多东西都有很多的不同,一群人拿着正史来去骂这个小说当中的人物,和一些其他的不合理性,这其实是很不理智的而且非常危险。
原来还好,毕竟通讯还是有局限的,顶多就是一小撮人对这些事情有一定能讨论,但直到网络时代来临之后,这场骂战就持续将近几年甚至十几年从未中断过。
再到现在也是尤为的要命,真的是历史圈都能饭圈化,这帮人也是真够厉害的(你们现在就可以去看看三国演义的动画版,那里面的弹幕全部都是三国志的伪粉去批判《三国演义》当中的人物,你说这贱不贱呐!)。
毕竟我这个人还是比较佛系,甚至比较中立的。
我认同三国志的人可以在评论区去帮人科普,毕竟这也是我们能够快速了解这两本书一些以外知识的一种方法传播,但我并不希望很多人在弹幕当中说三国志正史当中刘备怎样怎样《三国演义》当中的刘备怎样怎样。因为那很容易会被人误解为你就是个装逼范儿然后就吵了起来。
毕竟今天b站买下这四大名著电视剧,可能就是为了我们这群老人的童年吧。
所以请各位要自觉地维护评论区和弹幕区,我真的是不希望看到老番儿之间的骂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