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艺作品中的华夏史(十四)——金呼银杨

2022-08-09 18:34 作者:永远的韩梅梅  | 我要投稿

涉及到北宋的袍带类评书众多,除杨家将系列外,还有呼家将,曹家将等等。特别是呼家将中大名鼎鼎的呼延庆,可谓是家族里的佼佼者。

一、呼杨不分家,呼家故事在杨家

《呼家将》与《杨家将》《薛家将》构成中国通俗小说史上的“三大家将小说”。评书界有“金呼家、银杨家”之说,但呼家将前两代人的故事,却涵盖在杨家将的故事中,并未独立成书。如:明代作家熊大木的《杨家将演义》前八回主要就是呼延赞的故事。

呼家首辈英雄:大宋王朝的开国元勋呼延赞,曾单鞭救驾,受封“铁鞭靠山王”,人称铁帽子王。宋太祖钦赐一条金鞭,特许可以“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因此有的书也称其为“金鞭王”。传说的金呼家、银杨家,指的就是金鞭呼家将,银枪杨家将。

呼家第二代:双王呼延丕显,是呼延赞的儿子,12岁到前线大营智擒潘仁美,被封为靠山王、敬山王,吃两份王爷俸禄。 

大破天门阵后,宋真宗重赏有功之臣,封穆桂英为巾帼大将军,杨宗保、呼延丕显、杨宗英、杨宗勉等人获赏后,依旧镇守三关。(此版本的故事中 杨宗勉、杨宗英未死于天门阵)。

辽国萧太后再次派兵攻打三关。杨宗保与孟良、焦赞把守雁门关,杨宗勉、岳胜等镇守宁武关,呼延丕显、杨宗英把守偏关。

辽军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主攻偏关,但却在雁门关、宁武关外埋下伏兵,意图偷袭去救援偏关的宋军。

杨宗英十分英勇,多次打退猛攻偏关的辽军,援军迟迟不到,呼延丕显误会杨宗保、杨宗勉故意不来救援,暗生恨意。

杨宗保让孟焦把守雁门关,自己带兵去救偏关,中了辽军埋伏,被困柳家寨,辽军四处抽调兵力要围杀杨宗保。松下一口气的呼延丕显,故意不发援军,杨宗英只得单枪匹马前去救援。杨宗勉让岳胜严守宁武关,自己带一队人马去支援哥哥。

杨家三兄弟合力战辽军,杨宗英被杀,杨宗勉负伤,幸亏杨排风由京城带领的救兵赶到,击退了辽军。呼延丕显得知杨宗保为救偏关才中了辽军圈套,杨宗英战死柳家寨,为自己的私心深感惭愧,上门负荆请罪。

呼家第三代:呼延守用、呼延守信。兄弟两人最大的表现,就是一路逃命,一路娶妻生子。靠两人之力,量产出第四代,让满门抄斩的老呼家,重新人丁兴旺。

呼家第四代:忠孝王呼延庆镇殿王呼延平等,都是呼延守用之子;仁义王呼延明定疆侯呼延兆等皆是呼延守信之子。

《呼家将》就是以呼延庆等人为主角,讲述呼家第四代英雄的故事。下面就以刘兰芳的“呼家将”为蓝本,介绍一下老呼家最为人所熟知的故事。

二、呼家将,又名:说呼全传、呼家后代全传、紫金鞭演义等

宋仁宗时期,右丞相庞文女儿被皇帝相中封为贵妃,庞文则成了当朝国丈,深受皇帝信任,专横跋扈。

双王呼延丕显的两个儿子呼延守信、呼延守用,遇到庞文之子庞虎强抢民女,打抱不平,将庞虎与大哥庞龙给打了,庞文找呼延丕显理论,胡搅蛮缠,双王又把庞文给打了。官司闹到金銮殿上,被皇帝给按下了。庞家人怀恨在心。

庞文暗中勾结西夏图谋不轨,其私通番邦的书信被家人送到了呼王府。恰逢双王呼延丕显外出,庞文得知后火速赶往宫里与女儿商量对策。

反乃是大罪,庞妃请求皇帝下旨,让双王护送自己去进香。呼延平显刚进府门,圣旨就到了,被迫再次离家,对庞文那封书信的事情毫不知情。

庞妃下轿时故意身子一歪,呼延丕显上去搀扶,庞妃借势钻进其怀抱,然后一边将其推开一边扯坏凤冠霞帔,叱责双王意图不轨、臣戏君妻。哭哭啼啼回皇宫告御状。

臣戏君妻乃欺君大罪,皇帝听从庞文之言,让大理寺的潘贵审理此案。而潘贵乃潘仁美之孙,与呼杨两家是老仇人了,借机屈打成招。

案件坐实,宋仁宗大怒下令抄斩呼家满门,此时恰逢中讲话的忠臣皆在外,无人能讲下情来。老贼庞文更是迫不及待的领旨,将呼家三百余口惨遭杀害,并奏请倒置尸首埋葬、立“奉旨剿除反贼呼必显狱囚坟”大石碑——这就是著名的“肉丘坟”。

呼延家只有两个儿子呼延守用、呼延守信逃了出去。两兄弟分开逃跑,去北国投奔奶奶金头马氏的娘家人。

呼延守用怀揣着信,逃到大王庄,被王庄主收留,躲进小姐绣房,假扮包拯的侄女,才从庞文的眼皮下躲过一劫。大王庄招亲娶了王小姐,但不多日就奔赴北国。王小姐生下了呼延庆,隐姓埋名,将其伪装成自己的三弟“王三汉”。

小呼延庆跟随“二哥”(二舅)进汴梁城做买卖,误走双王府,初见埋葬全家满门的肉丘坟。清明祭祖时,又发现“姐姐”(亲娘)供奉的呼延家牌位,这才得知了自己的身世。

呼延庆九岁独自进京去上坟,惹下了大祸,暴漏了自己。多亏了朝中忠良暗中保护才得以脱身。但娘家大王庄被庞文亲信带兵剿灭,百姓死伤无数,亲人音信全无、死活不知。

呼延庆逃到二虎庄遇到孟良、焦赞之后孟强与焦玉,三小将不打不相识,结拜为兄弟。

三年后,兄弟三人再进汴梁城,二次上坟。大闹京城,烧毁了三十六条大街七十二条小巷,沿街百姓损失惨重,京城戍卫的兵丁死的死、伤的伤。多亏了天波杨府的少令公杨文广,将三人护送出城。呼延庆与杨文广磕头结义,呼杨两家再续过命的交情。

逃出汴梁城的呼延庆被骑黑虎的仙长王敖老祖所救,拜师学艺三年,并赐名圣僧。

艺成之时,偶遇一对绞缠在一起的巨蟒钻入山洞。据传有神蟒出入之处,必有宝物。呼延庆跟踪而去,得到一对神鞭(赵公明的镇山鞭,秦始皇的赶山鞭)。又吃了九头面牛两只面虎,获得“九牛二虎”的神力。

下山后,呼延庆直奔二虎庄与焦孟两位兄弟会和,然后三上汴梁,三祭肉丘坟

风传:呼延守用在北国招了驸马,撺掇火葫芦王萧古律携六国之兵南下侵宋,要逼宫替呼延家翻案。大宋朝无良将抵挡,庞文推荐内侄欧阳子英挂帅。包拯建议摆擂台百日,邀请天下英才前来夺帅位。呼延庆上擂台打死假和尚欧阳子英,再次惹下大祸。

多亏了开封府尹包拯与少令公杨文广的保护,呼延庆与焦孟三人才能全身而退。庞文状告天杨文广暗中帮助犯臣贼子逃跑。早在前次上坟时,庞文就将杨文广搭救呼延庆之事告诉了皇帝。仁宗本想治其罪,但念及老杨家一门忠烈,只剩下一根独苗,网开一面,让老太君领回去严加管教。如今又犯,数罪并罚,宋仁宗下旨斩杨文广。

佘老太君要求替从孙儿文广赴死,高王爷保不下老太君要求一同赴死,寇老西劝谏不听,辞官而去,王老丞相以死相谏,撞死在朝堂之上,宋仁宗统统不听。最终还是开封府的包青天想办法救下老太君与高王爷。

呼延庆逃出京城,破瓦寒窑中遇到自己的亲生母亲王秀英。带着母亲去北国寻父的路上,遇到了二弟呼延平与她的母亲崔金定,齐平山遇到了二叔呼延守信与儿子呼延明。之后,钢叉山遇到三娘钢叉公主。

原来:呼延守用被一路追杀,大王庄收了王秀英为妻。饿在崔家门口,娶了小姐崔金定。崔小姐为其生下呼延平,隐姓埋名唤作崔三。呼延平不仅长得锉,还混拙懵愣,曾拜师杨五郎学艺,加上自己天生神力,是 呼延家第一猛将。

呼延守用被钢叉山的寨主所救,娶了钢叉公主铁叶梅,为其生下了呼延登。钢叉公主虽相貌丑陋,但武功高强。呼延守用向其学习武艺,本领渐长。但依旧在孩子出生前,离开妻子,投奔北国。

最终呼延守用到了北国,投奔了舅父卢沟桥守将马荣。正逢六国总盟主火葫芦王萧古律之女,身为六国兵马大元帅萧赛红比武招驸马。呼延守用隐瞒在中原的三桩婚事,阴差阳错的招了驸马。与萧赛红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呼延广与呼延凯。

而呼延守信则被齐平山的寨主所救,将女儿齐美蓉许配给他,生下了呼延明。不同于大哥,呼延守信一直没有离开齐平山,与妻儿生活在一起。

呼延庆、呼延平与堂弟呼延明三人汇聚后,齐平山、钢叉山两大山寨的人马结盟。呼延明则娶了钢叉山二寨主刘飞龙的妹妹刘玉萍。

呼延平与呼延明亦学呼延庆去汴梁城上坟,正遇校军场二次比武夺帅。呼延平杀了庞太师的孙子庞天化,呼延明下帅印。两人带回齐平山,呼延庆拿着元帅大印去彰德府诓兵。一番周折,呼延庆降服彰德府两位守将,收下了四十八营共四十万铁甲

有了雄兵,兄弟三人去北国找呼延守用认亲。而呼延守用招驸马前,对火葫芦王萧古律、公主萧赛红绝口不提已娶三位妻子的事情。当呼延庆、呼延平前来认父时,他忌惮岳父,打死不认两个儿子,反咬一口“冒认官亲”,说其是敌方派来扰乱军心的奸细。

呼延守用亲自出战要赶走两个儿子,谁知不是小锉子呼延平的对手。他与萧赛红都曾败于呼延平之手,要不是呼延庆拦着,小锉子就一棍打死这无情无义的父亲。

一番狗血伦理剧情后,呼延守用认下三位妻子与儿子。萧赛红甘愿做老四,火葫芦王认下了呼家将。本准备借兵给呼延家,兵发汴梁去逼宫,为老呼延家翻案,但六国联盟中另一强国的金头王,与火葫芦王展开了盟主争夺战。多亏了呼家小将的协助才能全身而退,但钢叉公主铁叶梅战亡。

呼延庆探地穴找到一处庙宇,原来花刀岳胜在此出家。岳胜传其困龙宝戟,并传其一套由罗家枪演变而来的戟法。送其一匹宝马良驹,以及九宫八卦连环阵的破阵之法。

凭借这些宝物,呼延庆大破金头王摆下的九宫八卦连环阵,戟挑火刀车,替火葫芦王打败了金头王,稳固了其六国盟主之位。带着六国借来的兵与彰德府的四十万大军,兵发汴梁去逼宫。

四帝仁宗见呼家带兵围城,满朝文武无人赶去对阵,只得派天波杨府的穆桂英前去迎战。穆桂英暗中与呼延庆、萧赛红联络,得知其并无反叛之意,只想为呼家报仇。

寇准请回辞官不做的包拯,凭借着呼延守用手里庞文通敌叛国的书信,再以请道士在庞妃宫中抓妖的机会,套出庞妃陷害呼延丕显的口供,功给呼延家翻案。除掉了奸臣庞文一伙儿,开启了肉丘坟,重新安葬了呼延满门。呼延庆被封为忠孝王,呼延平被封为镇殿王,呼延明被封为仁义王。

【对应影视作品】

新包青天之铁丘坟

1995年亚视版“新包青天”请来台湾原班主演:金超群继续演包拯、范鸿轩继续演公孙策,其他人物都改由香港演员出演,如四大护卫:张龙、赵虎、王朝、马汉,以及吕良伟出演“御猫”展昭。

本剧中就有呼延家铁丘坟的故事,但魔改较大,作为包青天中的一个子故事,篇幅较短。且里面神话元素颇多,最终判大奸臣的罪,模仿的寇准阴司审潘美的桥段。

不过,这也是在电视中仅能找到的呼家将故事了。

【编者按语】

呼家将的故事模式,几乎照搬唐朝薛家第三代薛刚反唐的故事。同样是满门抄斩,铸成铁丘坟。薛刚是自己作的,是被坐实了的。而呼家是被陷害的,还正逢忠臣都不在,皇帝听了一面之词就稀里糊涂屠杀了呼家满门。这一点上,就有些牵强。

刚逃亡途中娶了纪莺,生下无敌大薛葵,后在北国,多下合兵保唐宗李显,讨伐武薛刚反唐,名曰反唐,其实是反谋权篡位的武则天,从而恢复李唐江山。事情做得有理有据,师从有名。

呼延用则不然,其亡时一路播种,生下的儿子都是好汉,但他自己什么不是,凭借自己落寞的王二身份与“小白脸”模样,途中所遇之人不及不怕摊官司,反而赶着巴结他北国招驸马后,不敢与找上门来的媳妇、儿子相认,正所谓“小白脸子,没有好心眼子”。无胆无识,最终还是要靠大儿子呼延庆,彰德府诓兵,力压北六国,借来兵马。

呼家人带领外国兵马围困汴梁,逼宋仁宗杀庞文。这可是明目张胆的通敌反叛,用这种行为来为老呼家案?岂不是了皇帝对其满门抄斩是对的。所以说呼家将故事漏洞百出,算不得一部好书。

三、呼杨合兵、杨家神枪、五虎破南唐、三下南唐、杨金花夺印

南唐后裔李青起兵叛乱,功占了朱察关,四帝仁宗决定发兵剿灭。平西王狄青推荐自己的儿子狄龙挂帅,开封府包大人建议立擂选贤,这才引出了杨金花化名“宋朝卿”,大闹武科场,抢走元帅印,枪挑狄青两个儿子,为老杨家闯下大祸。

狄杨两家矛盾激化,包拯、寇准、高王、呼家将等人都站在杨家一边。最终事情被强行按下,穆桂英替女挂帅出征南唐。

豫剧《穆桂英挂帅》

狄家气不过,开始跟老杨家作对。杨文广被擒,穆桂英着急病倒,被南唐军所困,狄龙作为二路元帅前去搭救,狄龙四处刁难杨家,甚至绑了穆桂英,要夺其帅位。穆桂英被包拯与佘太君所救,狄龙畏罪潜逃,不得已投奔娘家鄯善国。

呼家将请命到前线解围,由萧赛红做元帅,呼延庆做先锋,呼延平、呼延明跟着大哥一起杀到南唐,解救出杨家将。呼杨合兵

一说萧赛红最终死在南唐寿州的火雷阵中;也有一说,萧赛红与穆桂英一起胜利而归。后来征西夏时,被围困在黑风岭,这才引出“小五虎征西”的故事。

附:小五虎为玉面虎杨杯玉、震京虎呼延云飞、都兴虎孟通江、卧街虎焦通海、金毛虎高英等五虎小将。又是以老杨家、老呼家为主,这次老高家也榜上有名。

文艺作品中的华夏史(十四)——金呼银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