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们的福瑞-福瑞杂谈丨4.一个福瑞控的养成

2023-02-08 17:48 作者:再见-期待相见  | 我要投稿

福瑞文化,又可以叫他兽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年轻人文化,他拥有年轻人文化所有的特性,同时又有所延伸,至于他的受众心理需求有很大关系

社会心理学,心理,总是避不开的一个话题,每一个特殊的群体都要他独特的心理意识,通过特殊的途径进行结合,前文已经从广的社会角度进行了阐述,这里从个人角度来阐述,让各位兽兽们知道,你的做法是由于你的心理,你的生活引起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大多数都是正常的,自己都不是另类的,但每个人都能闪烁着自己独特的光芒,而兽圈,就是放出这个光芒的地方

上半部分快速导引:

4.0马斯洛三角

4.1成员主要构成情况

4.2青少年独特的心理状态

4.3青少年心理状态对福瑞文化的影响

4.4福瑞文化诞生的原因(需求向)

4.0马斯洛三角

马斯诺三角结构

一层:生理基本需要

安全需要:感到安全稳定,没有危险

生存需要:满足,饥,渴,性驱力

二层:心理需要

尊重的需要:成功,有能力获得表扬和认可

归属和爱的需要:与他人亲戚被接受,有归属感

三层:自我实现的需要

实现独一无二的潜能的需要

4.1成员主要构成情况

根据我们之前的专栏内容,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兽圈他的主要受众是青少年团体。

根据国内外的一些团体的调查

而且甚至有相当的一部分是童年时期有过阴影的,比如说遭遇过校园霸凌,校园孤立,甚至是xq等不良少年发展因素在里面。

同时在这个圈子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抑郁症患者,精分症患者和同性恋取向者,相较指甲是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这一点也是需要注意到的。

之所以会有这些状况,肯定是心理上会有一些需求,而这种授权恰巧能够提供这种需求。所以对这些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群有特殊的吸引力。

而这些受众之所以会来到兽圈,主要的途径是互联网,其次是在交流中了解,最次一级是在公众性媒体的字面性报道中了解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特点。第一,这些受众可能对部分的大型媒体存在偏见或者不喜欢看这些媒体的字面性报道,第二,该文化的价值可能达不到大型公众性媒体的需求。简称,“双向奔赴”

4.2青少年独特的心理状态

既然这个福瑞他的主要的一个受众是青少年,那我们就不得不从青少年特殊的心理状况来对他进行一个描述。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是一个可以决定人一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青少年要形成自己的三观,对自己的一个认知情况和对未来发展的一个态度

青少年时期一般被视为一个人从比较平静的儿童世界驶向要求多的,多元化的,被称为成年期的真实世界所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成长时期

青少年时期有着辩证能力较差,逻辑能力较差,表达力较差,缺乏自信,有性朦胧意识和缺乏安全感等处于社会化初期等多重特点。

他是鉴于青年与成年之间的一层隔膜时期,或者说是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时期青年会有少年时期的一些特点。同时也会有青年和成年期间的一些独特的发展内容,甚至会蔓延出一些中年时期的生存方式。是最复杂的一个时期,也是最有利于发展的一个时期。

在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描述中,他认为人的一生有九个心理社会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或重要的挑战,个体必须向前,要么走向积极,要么走向消极。

而在青少年期间,他认为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是由寻找自我认同构成的,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形成对自我一致性的看法。

他对这个时期的成功形容是:最明显的伴随物是感觉自己的身体自在,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而且内心确定得到重要他人的给予的肯定。

他由此衍生出了青少年必须综合各种新的角色来使自己与环境达成妥协。从这个角度上,他也相信,因为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是分散的,未定型的,波动的,因此青少年和其他人常常感觉像在大海里一样,缺乏稳定的停泊点。

这意味着青少年在这个期间中会经历着自我认同,探索和其伴随出现的一些具有风险性的事件

从这点出发,心理学家范德赞登认为因此青少年会过分投注于小帮派或小派系,忠诚爱情或社会因素,为了使大家保持一致。他们可能暂时性的过度到认同帮派和党派里的重要角色中。同时在这些特殊的社会群体中放弃某些个性去获得更大的认同感。

在这个阶段中,这些年轻人可能会变得非常的排他,残酷的,不能忍受的去排出那些与自己意识形态不同的观点与内容,甚至扩展到角色身上。

他们会认为这样这些不同于自己意识形态的观点可能会有害于群体甚至会有害于自身。他们或者用品味和资质来区分自己,或是完全将服装姿态或是手势舞段的作为选择,谁是“同类”,谁又是“异类”的符号(范德赞登)

从大众文化的角度出发,这种文化会提供一个社会的方式(如西方社会的成年仪式,中国的一些传统的,比如说系发冠之类的仪式)来让成员们意识到自己已经成年

而小众文化中的年轻人文化他会提供一个环境来让这些社会成员去更快速的进行成年,适应成年的规律与环境等等,这些便是其的组成部分。

同时在这个环节中,青少年们会主动将自我印象扩散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再通过反射回来使其逐渐明朗化来尝试定义自我,而这个期间中青少年们特别需要交流与沟通。否则就可能会无法获得稳定,一致,完整的自我认同。

而这个自我认同的动力,就是来源于大环境中的反馈与自身的自尊力动力

无法获得这种认同,就可能导致一些意识上的不成熟甚至是问题。比如说随大流,比如说无主见和个性,比如说现在的卷青菜社会现状,别人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只能很模糊的说,因为我就是这样,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自我认同扩散的一个体现。

或者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比如说你的父母直接让你考清华,你不思考你能不能考得上清华,考上清华之后要做什么,考上清华对你的意义,就一昧的去努力)或是直接的认同(比如说,你觉得这个职业在你现在认为是好的,你就想以后去这个职业,你觉得那个职业现在是好的,你就去那个职业,你没有一个稳定的职业目标方向,没有稳定的需求意义方向)这是自我认同早闭的一个体现

自我认同扩散

自我认同早闭

些都是心理的不成熟,如果在这个期间没有马上的把这种心理现象把它成熟起来,把它完善起来,就可能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包括后面的整个人生大厦的建设。

包括成年早期能够接触外界并与他人建立联系的能力,包括成年中期组建家庭,形成对家人以外的人或事的关注的能力。和成年晚期从回顾过去中获得满足感的能力。

千里之堤,便是毁于蚁穴

而形成自我认同思维的人,能够更快一步的接受之后人生中的各种挑战。有了更坚实的选择能力。而往往这就是把握人生际遇的最关键时期。你如果能更好的去接受这种环境,那么你就对可能更好的把握住机会。从而为一生的事业发展埋下一个好的开端。甚至更有

可能

追平那些在名校毕业的学子。

4.3青少年心理状态对福瑞文化的影响

相信不少同学也能从上面的文章内容中提取到一些关键的信息。

青少年的发展一个重要需求就是自我认同的快速发展。

文化有可以加速从青少年时期过渡到成年时期的能力

环境提供了自我概念的测验场。

青少年自我认同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通过自我印象扩散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再通过反射回来使其逐渐明朗化来尝试定义自我。

青少年可能通过破坏性的方式来阐释自我,可能非常的排外,残酷的,不能容忍的去排除那些与自我意识形态不同的人。

自我心里认同有很重要的作用。

而这些种种特殊的心理方式会延伸出一些特殊的结构,比如说以这种小众文化为基础的年轻人文化。

通过这种文化中提供标准化的方式思考,感觉和行动来明确自我。

而我们在开头的时候就说过,福瑞文化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小众文化中的年轻人文化。

这么一看,是不是特别符合

同时这样的青少年身份会促成一种整体意识。同时这种整体意识,会让他们感到不会孤单。有良好的心态环境。

而不同青少年身份在许多方面都各不相同,这些差异是由于社会,经济,伦理背景的差异所形成的。

这样就会形成一些典型的群体和特殊化的群体。也就是我们常常提起的“流行文化圈子”

当然,由于这些差异,他们常常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在先前我在提到群体投射时也讲过原因)但是如果成员皆有共同需求或者组成成员大部分相同时,由于这种文化受个人的影响非常巨大,所以他们之间也有可能是友好的,前提是这些受众他们的需求向是类似的。

看到这是不是差不多也定义出来了?它能减轻对自身环境的一个探索,以一种标准化的方式来快速的完善自我。

所以福瑞文化诞生,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基于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而且非常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需求。同时由于毛茸茸本身对人类的吸引,天性的原因。所以这是多方面的原因。下文会仔细的描述。

4.4福瑞文化诞生的原因(需求向)

先从福瑞文化的诞生,之前我们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了一下,现在我们从需求方面仔细来说一说吧。

我之前有说过福瑞粉和福瑞控的区别我们先说一下福瑞粉他心理的诞生起源

福瑞,福瑞,毛茸茸

从毛茸茸他本身来讲,它们可以生活发生变化的时候提供一种安全感。这些被称为 "安慰物 "或 "过渡物",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在从一个生活阶段转移到另一个阶段时,感到更大的安全感,减少了消极的感觉,如孤独和焦虑。 这种安全感在事情发生变化时很重要,帮助我们更成功地驾驭变化。

现实世界对成年人来说,可能会感到孤独和疏远,即使我们周围有很多人。事实上,有证据表明,即使我们通过互联网越来越多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可能会变得更加孤独。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没有别人的陪伴我们会很痛苦。虽然毛绒动物不能完全取代其他人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的社会作用,但它们可以帮助缓解孤独和疏远的感觉,帮助我们应对相互联系,但孤独的现代世界(本段自:心理学揭秘成人喜欢毛绒玩具的原因)

这是从他本身来说的。这也是大多数人会喜欢福瑞的一个本身原因。

同时也是因为童年的一些动画片的印象会在心里产生一个回忆的作用。这种回忆可以让我们释怀生活中的一些压力,并培养起更强的自尊感,当然这种自尊感没有在社会环境中培养的那么的充分,所以说为了更为充分的培养这种社会中的自尊感,就会形成像兽圈这样类似的组织形式,这边是下一步兽圈的形成,一个福瑞控的形成

福瑞控,大多这个时候已经有了自设的形成了。这种自设它主要分为两部分。一种是常见的类似于人设的理想化角色的形象。他可以是同伴,是家人,是结合了自己所有期望的一个形象。

这样也有好也有坏。好处就是他不会像流量明星一样塌房。形成理想化形象的崩溃(有的人不能忍受这种崩溃,就会各种闹,闹的别人不理解,其实是别人不能意识到这种理想化形象对一个人有多么重要,本质上是一个选择的失误)。坏处就是他可能相对而言比较“虚”。这是人潜意识中对一个形象的判定。

而这样一个形象,他可以督促我们的前进。但也有像娱乐圈一样的性质,有可能我们会为其花费太多的时间在上面。

而兽设的第二个形式就是自我的理想化形象,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个人自设。

这种个人自设与自身的联系就更大了。但同时也更容易被自身说服解除关系,也更容易受到更多的心理成长反馈,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也小些,但是一但受到伤害,就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情况。比如说个人认同的崩溃,社会认同和人格认同的崩溃等等,轻则长期心理亚健康,重则直接抑郁症或者精神分裂,但是这种情况很少见。国外有出现过,国内笔者目前没有听说过。

这种理想化的角色是代表一个个体对这个社会的全部认知和思维。是个体的思维,除了生活语言和艺术作品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如果只基于他的表面形式的话,我们也可以把它规划到艺术作品中,但是从本质上他应该是不属于艺术作品的范畴的,这里是笔者的观点。

个体与个体之间通过这种理想化角色的聚合而形成了兽圈。相比之下,由于整个人类大环境中对受的天生不适应和不了解,使得这种形象不容易与自身的性格弄混,导致精神人格的分裂。反而有利于精神人格的形成与区分

而在兽圈这种文化亚社会中,成员与成员之间通过自我印象扩散投射到其他成员身上,再通过反射回来使逐渐明朗化来定义自我的角色的定位,通过这种方式,明白自己什么行,什么不行。理想化自我与真实的自我差距在哪里,并通过这种长期的潜意识中的辩证性思维来完成对自我的一致性认识。

但这是一种长期的方式,如果在这种心里没有完全成熟之前快速的断裂与福瑞文化的联系,就会产生超强的落差感。会有很恶劣的反应。

而我们在前专栏之前也剖析过福瑞文化的特殊点。他的受众特点是生活压力巨大,与自身自尊感较低,无法快速融入社会并适应该阶段心理发展的人群。需要快速寻求社会定位的人。

而他们也会在这种亚社会结构中寻求一定的文化地位。包括但不限于购买兽设,兽装等,因为越高的亚文化地位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信息反馈。对自我结构的完善就会更加的全面与迅速。便于对当前现实社会环境的快速适应。

由于是当代社会的现状,尝尝我们无法在规定的时间现状之内完成现阶段心理成长需求,可能会导致心理成长时间的延迟。过渡时期的出现与变长,所以他的年龄需求也会变长。他可能会延迟。而且会越来越晚,适应年龄也会越来越延长。原来的17岁结束,现在可能18岁甚至20岁。

而且有一种现象我们不能不否认,那就是当你完成了在这个心理需求环节中的所有课程内容。你从这个福瑞文化中不能得到更多的结果。但由于你的这个环境中缔结了过多的关系缠绵,你可能就会茫然,不知道是进或是退。

也不用太过悲伤,在这个阶段中授权能给到你的已经全部给了。是时候到了该退圈的年龄了。你已经没有对兽圈更多的心理需求了。转而的是应该对自身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升自己的辩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个时候应该也差不多,该面临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高考了。也该静下心去好好学习一下了。

在你考上大学之后,你将进入人生的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是成年初期。而从高三到大学的这个时期,便是提升的最快的过渡时期,必须要把握这个时期。

把这个时期把握好了之后,成年初期才有更好的机会去完善下一个心理需求也就是行成发展观,形成身体和认知发展认同,形成与他人形成亲密关系,形成把工作作为职业的能力的时期。

这个时候你的思维将会更加的扩展,你就可以进一步的挖掘文化深层的内涵。这个时候你就可以重新进入兽圈的内部。不过这一次你的自身的能力达到了一个质的提升。你可以去研究他的社会本质与社会内涵的关系。你可以去做一些工作和研究,把它当做一个职业的提前感受方向。

这也是下一个阶段兽圈能提供的。但如果你在高三之前没有接触过兽圈,那么这个阶段你有可能还是会受到高三之前兽圈思维的影响。其实本质上是你的上一阶段的思维还没有成熟。

所以这些阶段都是相对的。具体还要看个人的需求在里面。

综上,我们可以把福瑞文化的早期阶段定义为一种心理需求的提供

而越靠后,人对其的依赖性就会逐渐降低。他也会有一种心理需求,逐渐转变成一种兴趣爱好。

有一个很好的辨认方式,就是你敢于把人和文化划分开。举个现象,一个很好辨认的现象。

当你在抛出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在主观条件下,能够主动的,以真人的形式出境而非理想化角色的形象(兽设及兽装,兽设兽装的名称不算)出境。就几乎是相对完全的爱好化了。

反着来说这种人也是心理素养是非常成熟的。心理结构非常饱满。

上半部分完

· · · · · · · · · ·

4.5福瑞文化与性

4.6社会关系中的心理(详见专栏二)

4.7年轻人文化心理本质

4.8成员间的投影效应对个人意识的塑造

4.9福瑞文化与抑郁症

4.10福瑞圈内不同年龄段之间的矛盾

4.11引用文献

我们的福瑞-福瑞杂谈丨4.一个福瑞控的养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