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入读少年班,破茧成蝶,六年美国全奖研究生申请路

基本背景
本科:西安交通大学
专业:数量经济与金融
Gpa:4.21/4.3,排名:1/272 or 前1%
托福:113
Gre:166+170+4.5
实习两段(量化+券商)
科研两段(校内科研)
香港大学学期交流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O奖(Top 1%)
录取结果: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
波士顿大学经济学博士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硕士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经济学硕士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经济学硕士
前言虽然现在已经是春末夏初的五月,但回首我的整个申请季,可以通过两个词语完美诠释--破茧成蝶、喜从天降,激动的心情到现在都是溢于言表。对于一个没有海外经历的应届本科生而言,申请经济学博士项目可以说是难于登天,我也一直都是抱着买彩票的心理在进行申请。所以,能收到这些录取,对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激励!
从2月7日收到LSE的EME录取告别全聚德,减轻了不少申请压力;到2月19日凌晨1点收到Columbia的全奖Econ博士录取,这一幕幕依旧历历在目。兴奋之余,心里更多的是感激,感谢在申请过程中帮过我的老师、学长学姐、世毕盟的Mentor以及培训师老师。
关于选专业
实话实说,我是去年10月底才确定申请经济学博士,也就是说确定方向的时候申请季都已经过了一半了。
好在世毕盟一直都比较尊重我方向的选择。在加入世毕盟伊始,我是想申请top的金融工程项目。但是就在申请的最后环节,我受到我们专业顶级老师的指点,认为年轻人还是应该拼一把,看能不能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不要着急赚钱。再加上我本身正好也喜欢思考问题、从事研究,希望向大师拜师学艺,因此便临时改变了申请方向。
无论我申请金融工程还是经济学,世毕盟总是能给我匹配非常优秀的mentor为我规划路线、指导我的文书写作。因此我非常感谢世毕盟,没有因为我临时更换专业,限制了我团队老师的分配,更是为了保障我的申请结果,世毕盟为我提供了更多的、更专业的、更优秀的团队老师及可利用的资源,这在我申请季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于GPA
我认为我的申请拼的是“与众不同”,即与常规路线有所差异。也就是因为这些不同,让我有勇气申请top校的经济博士。我14岁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之后学习了大量数理基础课程,其中所有数理化课程几乎都在98分以上;大二开始我转入西安交通大学经济殿堂--金禾经济研究中心。在金禾,我一方面学习到了扎实的、原汁原味的经济学课程,另一方面又主动选修数学专业的专业课,继续打牢数学基础。在这些课程中,我大多都获得了98分以上的成绩。竞赛方面,虽然并不懂哪些对于申请有帮助,但是我认为做总比不做有好处。因此,各种竞赛我都积极响应,并且在美国数学建模大赛获得了O奖以及全球前四的成绩。以上的经历也都体现在了我的个人陈述中。
关于托福及GRE
我认为任何东西只要用心了努力了都会有惊喜出现。我自己并没有上过一分钟的语言补习班。但由于自己的英语基础较好,在托福方面从最开始面对口语题好似哑巴吃黄连,到最后能自学刷出30+28+26+29的成绩。这个成绩我自己也没有想到,但确实是我利用小块时间不断锻炼自己,在努力的基础上得来的好运。
GRE方面和托福类似,我GRE首战154+170+4。当时,很多人告诉我这个成绩已经可以了,但是我认为这不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不符合top校要求。我认识到任何难题都可以对症下药,而GRE中的拦路虎就是百读不通的阅读和形如天书的填空。因此我背单词、分析文章结构、解剖逻辑关系三管齐下。我白天在广发证券实习,晚上回房间像学数学一样剖析GRE语文部分,最终又是运气叠加在努力之上,拿到了166+170+4.5的高分。
关于软性背景
行内的人都知道,top校经济PhD的申请已经进入白热化,由于经济学科研周期长、供求关系不对等,导致学校无法从三维等条件直接从履历并不充足的应届本科生中识别他们想要的学生。因此,top校经济PhD的申请经常需要经过长时间的RA和磨练,从海外大牛手中要到强推,才能通过connection进入梦校。但是我的背景和申请材料完全不是上述的情况。除了港大一学期的交换,我从没有其他出国出境的经历。不过,虽然我没有机会和意识去寻求海外科研,但在金禾老师的指导下,我发表二作论文一篇并且独立完成了一个科研项目。
关于选校
我的选校极其激进,我申请了基本上top20所有的经济学博士项目加LSE EME和Chicago MAPSS-Econ。之所以这么激进是因为我认为既然放弃了保到国内名校的机会,我就一定要让我的留学变得值得,如果收到一个我不喜欢或者不甘心去的项目的offer,我宁愿不申请这个学校,至少还节省了申请费。事实和概率论都证明,在有一定实力的基础上,只要彩票买的多,中的概率就会大。
在这个过程中,世毕盟多次提醒我要对自己合理定位,留出选择的余地,也是在培训师老师的建议下我申请了LSE EME和Chicago MAPSS-Econ两个项目。在没有收到PhD offer之前,我已经拿到了这两个项目的offer,所以我可以“家有余粮,心中不慌”地等offer,我认为这对我过去一个月的心理健康帮助极大。如果没有这两个保底的offer,收到一个个彩票没有抽中的消息将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相信我!)。
关于我的名校敲门砖总结来看,我的申请实际上就在“赌”四个闪光点:
第一,亮眼的三维。GPA接近97,
GRE166+170+4.5
托福30+28+26+29;
第二,我课程涉及面广,
尤其体现在数学和经济学方面。
同时,由于少年班的经历
20岁的我
相对其他博士申请人
有较多的时间资本;
第三,西安交通大学老师们的推荐
情真意切。
虽然他们在connection方面
可能不如北美学术圈内的教授,
但是我认为老师们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至关重要,
在此我真心感谢
帮助过我的老师们;
第四,在文书写作和对申请方向的把握方面,
我的世毕盟的培训师老师
和mentor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
培训师老师细心认真,
每一版文书都会仔细阅读、
修改并提出建议。
在专业内容方面,我的mentor
(一位斯坦福Econ PhD在读学姐前辈)
给出了非常有见地和时效性的指导
让我也很受用。
总而言之,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世毕盟的引导和润色、我的经历和努力缺一不可。可能正是这其中的某一点打动了哥大招生委员会,让我有机会敲开名校大门。
PS:虽然我是不走常规路线的成功案例,但总的来看还是常规路线比较保险,所以请一定尽早确定方向、联系科研!
与世毕盟的不解之缘
最开始是想申请金融工程,而世毕盟在金融金工方面确实是有着无可辩驳的优势。后来随着方向的屡次改变,我的培训师老师总是对我全力支持,并发动所有资源为我匹配相关专业的mentor。前后有至少三位优秀的学姐(来自Princeton MFin和Stanford Econ Phd)为我指导方向、修改文书,还从宏观介绍了申请的局势。
我认为世毕盟对我最大的帮助就在于让我从一个申请白痴认识到了这个残酷的game,并从中寻找我的定位。整个申请季下来,金禾中心老师们的支持、世毕盟培训师老师和mentor的指导、学长学姐们以及来自各方的帮助和我的努力相互作用,又一次运气叠加在努力之上拿到了梦校offer。我想向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对于即将踏上新的人生起点的我来说,这些年成长与涅槃让我心怀感恩。想再一次感谢在过去这些年陪伴我走过的家人、老师、朋友、同学。虽然因为哥大的录取,我创造了西交在经济学专业的历史最佳录取,但是我更愿意把他看作是一种传承,让更多的西交学弟学妹们申请到国外顶级名校,积极弘扬大大今年四月在西安交通大学考察时作出的重要指示,发扬西迁精神,为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