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小白速学面试必刷题)
6.丧文化指一些90、00后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生活、学习、事业、情感等的不顺,在网络上、生活中表达或表现出自己的沮丧而形成的一种文化趋势。对于网络丧文化,谈谈你的看法?
【审题】
本题是一道社会现象题目。本题的核心话题为“网络丧文化”,丧文化中既包含了消极、无意义的负面思想,也包含了帮助年轻人对抗焦虑的积极意义,因此要全面看待。所以在作答时,可以先谈谈消极丧文化的危害,积极丧文化的意义,深入剖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思考如何让年轻人走出“丧”的状态。下面结合题目具体分析:
审题点1:“丧文化指一些90、00后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生活、学习、事业、情感等的不顺,在网络上、生活中表达或表现出自己的沮丧而形成的一种文化趋势”
这句话对网络丧文化做了简单的介绍,是年轻人对于人生不顺的沮丧表达,作为一种负面的情绪,又出现了“年轻人”这一典型主体,可以用主体分析法分析其危害;但近两年,通过心理学家的解释和李雪琴、李诞等这些看似丧实则比较努力的年轻人行为分析,我们逐渐发现丧也可以帮助年人调节情绪、对抗焦虑、实现个人发展。所以,也可以从丧文化的积极意义展开分析。
审题点2:“对于网络丧文化,谈谈你的看法”
年轻人产生网络丧文化,首先是其自身心理因素的作用,其次,也和向现代互联网的特征息息相关,除此之外,还是受到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从青年人自身、网络、社会等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采用主体分析法,从年轻人、社会、政府各角度逐一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帮助年轻人走出丧文化,实现更好的发展。
因此本题的答题思路是:首先,表明对待网络丧文化要全面看待的观点;其次,分别阐明丧文化的消极危害和积极影响;再次,从青年自身、互联网传播、社会三个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
【思维导图】

【解析示例】
近两年,“我很丧”、“想躺平”成为年轻人的口头禅,在我看来,我们应该理性、客观地看点网络丧文化的流行。
不可否认,消极丧文化确实会带来不良影响。其一,让年轻人更加消极,对生活工作失去兴趣,没有人生目标,失去前进的动力;其二,阻碍国家进步,年轻人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年轻人沮丧颓废,国家就会失去活力、停步不前。
然而,积极的丧文化也能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一方面,暂时的丧其实是一种情绪调节,可以帮助我们宣泄情绪,释放压力,在高压的生活中调整自我;另一方面,丧文化也能一种自我和解,帮助年轻人对抗焦虑、接纳自我,在流行“成功学”、“同龄焦虑”的网络环境里,抵御浮躁,正确看待成功,完成自我接纳。
我认为,丧文化是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一是年轻人的心理因素,他们总是充满理想和抱负,当自我目标难以实现时,就会产生幻灭感而感到沮丧;二是互联网的传播特征,当今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快,让更多年轻人在网络上表达情绪,实现相同情感的聚集,加速了丧文化的流行;三是社会压力的增加,在如今工作压力大、房价较高的社会背景下,年轻人容易产生“再努力也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力感,因而变得沮丧。
因此,治愈年轻人的“丧”,让他们更加积极健康,还需我们共同努力:
第一,年轻人自我纾解。年轻人要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日常生活要多学习、多交友、多运动,遇到困难挫折时及时排解,也可以求助心理医生;年轻人还应该志存高远,通过学习党史和先进模范榜样,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第二,社会加强关怀。学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挫折教育,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心态,通过心理咨询、同学关怀等形式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社区也要为年轻人排忧解难,组织青年人多交友、参与线下活动,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媒体要多进行正向报道,特别是青年人积极奋斗的典型,引导他们积努力上,在奋斗中实现自我。
第三,政府积极作为。各地政府要做好基础保障工作,提高公租房、廉租房建设比例,完善人才补贴政策,减少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人社部门、劳动部门也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企业落实各项劳动保障、带薪休假、职称评审制度等,保障年轻人应有的权利。
【拓展知识】
本题可以积累如何细化作答的方法,即采用“方式+内容”作答做法。本题在“政府积极作为”这一点中就采用了这一方法进行细化:“人社部门、劳动部门也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是方法,“确保企业落实各项劳动保障、带薪休假、职称评审制度等,保障年轻人应有的权利”是内容。这样就可以在抓落实中更加详细、具体,言之有物。
【知识积累】
一说到丧,我们通常想到的都是负面内容,比如垂头丧气、死气沉沉等。消极丧是一种沉浸在消极、绝望、焦虑、阴郁等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的状态。一些年轻人因为失恋、失业、考试失败等挫折,宅在家里一年半载无所事事、隔绝社交,失去生活目标,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这种丧,给人带来的影响是消极的、痛苦的。在某音乐社区的留言区,经常出现类似于“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生活太难,是我不配”等沮丧留言。偶尔说点丧气话,然后自我调整,这种丧是无害的。但若一直沉浸在丧的氛围里,反复强化丧的感受,只会让人的状态越来越差,严重者还会发展成抑郁症。消极丧是特别需要警惕的。
而年轻人的丧,除了表达由于生活不顺带来的沮丧、颓废等负面情绪外,还有情绪调节、自我和解等积极的意义。
最丧网红、脱口秀演员李雪琴曾表示,丧是给自己的缓冲。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有时会超出年轻人的承受能力,当情绪崩溃时,年轻人会说“我不想奋斗了,就想瘫在床上当一辈子咸鱼”。年轻人通过表达丧,来宣泄情绪、释放压力。借由丧的状态,让自己暂停高压节奏,从而能够休养生息、自我复原。情绪心理学告诉我们,适当的负面情绪也有其作用,比如低落能让人节约能量、自我关照;悲伤能让人深沉思考、收获智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积极丧其实是年轻人自我调节的方式。(出处:学习强国)
【相关真题】
(1)现在很多青少年沉迷于抖音快手等小视频,并且还会模范视频内容,非理性打赏等,对此你怎么虽然网络上出现了佛系青年这样的词,但某权威机构数据显示,有50%的青年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有60%的青年晚上8点后还会点外卖,有47%的青年人认为他们仍要努力奋斗,对此你怎么看?(2019年6月24日湖南省)
(2)面对现如今很多年轻人就业难,对于生活没激情等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019年2月24日铁路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