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与C++中的std::stack详解
栈(stack)
什么是栈?
栈是一种线性的数据结构,其是一种运算受限(限定仅在表尾进行插入和删除的线性表)的线性表。栈的结构类似下图的容器:

如上图所示,栈的结构就像一个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容器,往容器放入小球(对应栈中的元素),先放入的小球就越靠近容器的底部,最早进入的小球对应的位置就是栈底(bottom),最后放入的小球对应的位置就是栈顶(top),放入小球的动作就叫做入栈(push);取出小球的时候,只能按照放入顺序相反的顺序来取,即先取后放入的,再去先放入的,每次取小球的动作就叫做出栈(pop)。由于栈的单端口进出的限制,决定了栈中的元素只能先进后出(FILO, First In Last Out)。栈的数据结构可以使用数组来实现,也可以用链表来实现,具体如下图所示:

栈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入栈(push)
入栈就是把元素存放入栈中,由于栈的结构只允许从一次存放元素,所以新元素的存入后所在的位置就是该栈新的栈顶,我们以栈的数组实现为例,入栈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出栈(pop)
出栈就是把元素从栈中弹出,同样的由于栈结构单端进出的限制,出栈时候的元素就是栈顶对应的元素,取出元素后,出栈元素前面的那个元素对应的位置将变成新的栈顶。出栈的过程如下:

入栈和出栈的复杂度和应用场景
由于栈的后进先出的特性,使得入栈和出栈只会影响到栈中最后一个元素,不会涉及到其他元素的移动,因此入栈和出栈的时间复杂都为。同样的,栈的先入后出的特性,也使得栈不能拥有遍历、随机访问和随机插入的功能。
由于栈的特殊结构,栈常用于以下场景:
逆序输出:由于栈先入后出的特性,使用栈结构可以轻松实现逆序输出的操作。
语法检测:对于一些成对出现的符号,如"[]"、"()"等,凡是遇到符号的前半部分,即入栈(push)该符号,凡是遇到括号后半部分的,就与栈顶元素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出栈(pop),否则就是匹配失败,语法错误。
数字进制转换:顺序计算,继续结果逆序输出。
栈的应用场景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举例,实际上栈的应用都是基于栈的先入后出的特性。
类模板std::satck
stack类是C++标准库提供的一个容器适配器,它给使用者提供了栈的功能,实现的栈的先进后出(FILO)的数据结构,并提供了特定的函数集合,其定义如下所示:
该类模板在头文件<stack>中定义。
形参T和Container
T:代表存储元素的类型
Container:用于存储元素的底层容器类型。该类型必须满足序列容器的要求,同时该容器类型能够提供通常语义下的back()、push_back()和pop_back()函数。默认情况下使用标准容器std::deque。满足该要求的标准容器还有std::vector和std::list。
成员函数
元素访问
访问栈顶元素使用top()函数,该函数的定义如下:
该函返回栈中栈顶元素的引用。实际上调用的就是底层容器的back()。
栈的容量
size:返回底层容器中的元素数 。实际上调用的就是底层容器的size()。
empty:检查底层容器是否为空,如果为空返回true,否则false。实际上调用的就是底层容器的empty()。
栈的修改
push:向栈中推入元素。其函数声明如下:
emplace:推入新元素到栈中,与push不同的是该函数是原位构造元素(直接在容器内构造对象,不用拷贝一个复制品再使用),既不进行也不进行复制操作。其函数声明如下:
pop:从栈中移除站定元素。实际上调用的就是底层元素的pop_back()。
swap:交换栈与另一个栈中的内容,其函数声明如下:
用法示例
输出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