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儿童经济”为何如此火爆?一组数据看懂儿童消费市场的掘金蓝海

2023-08-17 17:49 作者:陕西豪奇集团  | 我要投稿

“二胎政策”已开放3年,儿童消费市场逐渐升温。儿童节临近,不少商家早已瞄准“六一”的商机,大部分家长都坦言,过儿童节花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星期前,各大电商平台、书店、游乐场、旅行社就纷纷使出大招揽客,促销活动一个比一个猛。近年来,“儿童经济”正在走红,成为新的商业增长点。孩子们背后的商业蓝海有多大?

注:“儿童经济”常指以3岁~14岁孩子为需求主体,围绕包括儿童用品、儿童玩具、亲子娱乐、亲子服务、亲子教育、亲子医疗等在内的儿童整体消费需求的经济活动。

儿童消费市场火爆:2020年已接近4.5万亿元

据东兴证券调查的数据,教育支出在家庭育儿支出占比高达38%,其次是饮食和服饰的支出。

“舍得投入”逐渐成为整个儿童消费产业的内生动力,家长越来越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家庭教育消费占家庭消费的65.5%,有56.5%的家长将孩子教育投资放在第一位。

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消费群体观念和结构的变化。儿童产业的“代位消费”特征明显,即购买的群体和消费群体相互分离。儿童消费品的购买者很大部分是儿童的家庭成员。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未来我国很多家庭结构是“4+2”模式,也就是家庭呈金字塔形式,一个孩子,父母二人,再加上祖辈四人。家中儿童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孩子的重点消费支出对象。 “漏斗式消费”让中国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惜任何代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这些消费群体但凡有一定的消费实力,在选购产品时,会选择质量有保证,品牌较好、有一定口碑的产品。消费群体结构和观念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市场的形态。同时,经济资本的密集进入儿童产业,技术和产业的融合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儿童经济市场加快重组,各类品牌快速成长,产业规模和市场前景均有了一番新风貌。

“儿童经济”覆盖产业更多元化,玩法更丰富,覆盖的领域更多,包括儿童影视行业、幼儿园玩具、幼儿园教具设施等等。

儿童产业近几年儿童产业的明显趋势是跨行业延伸、合作乃至战略并购不断增多,覆盖领域越来越多,这也为消费者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行业整合和升级是急切需要。这种变化和转型在一些儿童产业上市公司上体现更为明显,从单一的产品生产商到商业模式转变为利用产品带动周边及衍生品,覆盖产品全产业链。

近几年,市场上涌现了众多“儿童向”电影。例如《熊出没》系列、《名侦探柯南》剧场版系列、《哆啦A梦》系列等,同时国产动画片也在不断推陈出新,还有各种经典动画改编的真人版电影,深受小朋友喜爱。

在2018年全年票房过亿元的影片有82部,其中国产电影44部。在44部国产电影中,一共有5部为国产动画电影,占比11.4%。

今年“六一”档,多部儿童电影扎堆。6月1日当天,将上映3部儿童电影,加上5月已经上映的电影,共有8部儿童电影。

此外,在线视频网站爱奇艺动漫频道于2013年分立出少儿频道,2014年上线专门为学龄前儿童开设的爱奇艺动画屋,2016年少儿频道正式更名为“爱奇艺儿童”,随后又上线了奇异果儿童版。

在图书市场中,近十年来少儿图书在图书零售市场中的比重逐年上升。2016年起,少儿类图书首超社科类图书,成为图书零售市场比重最大的门类。无论是实体店,还是网店,少儿图书的销售占比都远高于其他分类,成为图书市场重要的推动力量。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0—8周岁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71.3%。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23.69分钟陪孩子读书,平均每年带孩子逛书店3.07次。

玩具市场也是儿童消费市场中的“金矿”。中国紧跟美国之后,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玩具消费国。据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3月发布《2019年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发展报告》,2018年中国玩具零售规模70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

日前,返利网发布的儿童节消费报告显示,在儿童节消费品类排行榜上,玩具占比达34.75%,同比增长47.92%;小猪佩奇相关产品同比增长***达80.57%,冰雪奇缘相关产品同比增长63.86%。随着本土IP迅速崛起,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产品同台竞技已成新常态,遥控飞机、遥控车等技术含量高的玩具,国产品牌更是位居榜首,在性价比上更有优势。

整体来看,当下儿童产业呈现出愈发多元化的趋势,同时在互联网、AI等新模式、新概念、新技术的加持下,儿童产业在模式上不断迎来创新和突破。特色儿童产业逐渐涌现,如针对儿童绘本阅读的AI机器人、GOGO KID,VIP KID等在线教育平台,强调儿童沉浸式体验的“亲子游”“儿童乐园”等产品和服务,均迎来了爆发期。


“儿童经济”为何如此火爆?一组数据看懂儿童消费市场的掘金蓝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