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逢

2023-06-07 19:46 作者:烧糊了的卷子12  | 我要投稿

“好久不见。”

日子还是车轮一般向前滚的,飞速的转轮之下,过去生活的遗迹好像也被碾平磨损了。不过,分道扬镳之后的年月,处于新生活中的A遇到新的场景,总会心内暗忖如果A在,他会作何反应和评论,连声调和神情也在脑中生动的,好像B还在她的生活中,和她一起向前更新一样。

有一天,A再次闭上眼睛做这样的猜测的时候,突然眉间蹙起。因为她突然发现,自己没办法根据过去的回忆,再判断出B的反应了。脑中的流动的影像也第一次遭遇卡带。左右抉择一阵,她放下了新的影像带,取出过去最深刻的记忆,播放了一遍,好像才安心一些。这时候,她才发现B确实从现实的人褪色为记忆的人了。他是一本零碎的古书,每当她寻求过往的记忆而翻开书页,书页也会由于翻页而松动,不可避免地破损,越多次的翻阅,离原貌越远。她试图在新的生活中寻找相似的碎片用来粘补。A试图回想起来他们曾经去公园看鸭子时的样子,她记得他在自己蹲下去靠近整理羽毛的水鸟的时候,说“别去碰鸭子”,于是手像蜗牛的触角一般迅速缩回来。可是突然发现,这是爸爸上个周末对她说的话,竟然串台到此,A被自己蠢得发笑了。

她记得他很会吹口琴的,这一点应该不会弄错。用不着正经学,也没有地方正经学,可是他吹得很好。好像还在年级大会的新年联欢会上表演过。A还记得B立在防护栏切割的窗前,两手交叠,口琴掩藏在手后,眼睛看着前方的地下——过于凝神了吧,头部随着旋律左右移动。除了《小星星》,他还会吹《北国之春》,吹完后拿下来,一边扯着衣角擦拭口琴,一边冲她谦卑地笑着,不算特别整齐的牙齿排列得恰到好处。周边的人好像都不会吹口琴。B还很会修理涂改带。那时候的涂改带由学校小卖部垄断,可是无论是大家手眼不协调吧,还是涂改带质量太差,总是还有大半没用完就断带了,要不然就是怎么推拉里面的齿轮也不拉着带子转动了。全班的涂改带交到B手里,不到一个课间的工夫就修好了,想是算起来,为班里同学造了不少福利。有同学给他计时,最快只用了半分钟,可以正常滚动。A把自己坏掉的涂改带送到他那里,他用圆珠笔尖撬开两个外壳,观察了一阵,转过头对身后凑近观看扶膝的A说:“得剪掉一些带子,可以么?”

A那时候自娱自乐,加上小学的课后活动学过,自己摸索着会打一些络子。那时候四面的同学看着课间的A手指缠绕着彩线,有时候围观上来称赞有趣。分别之前,她自己画了样,搭配彩线,花了一整天,打了两个络子带给他。本来她只想每个好友送一个络子的,可是给他打的时候,决定不了那个样式最好看来送给他,忍不住打了两个。她有时候赌气地想,他难道还会遇到会打络子的人吗?

可是这天,A竟然又遇到了他,在地铁里。他们的线路按理说是完全不同的,能在同一时间搭上同一地铁,还能在车厢的同一部位,实属不易。A本来想避免,她看出来B也是这样的心思,只是他从车门进来的时候她就在车门口,目光已经不可避免地相撞了,装不出来没看见的样子。最后好像不得不由于社交礼节才开口——绝不是有什么余情。

“嗯……确实好久不见。”

时间由于尴尬的沉默而断裂。A零碎的记忆,现在在试图填补。他现在唇上不是光溜溜的了。A问:

“你现在……还在吹口琴的么?”

“很少了。”

“我记得你吹得很好。”

“不怎么样。再者,当时吹的那些也不需要什么水平。”

A想到这些年来见过的去电视台拉中提琴的同学,吹黑管的,吹长笛的,打击乐的,自己编曲的……她听管乐团里拉小提琴的同学说,看你用什么琴了,好一点的要几十万。他们常常排练,在正经的谱架前面,乐谱也是很复杂的,好像。也有吹口琴的同学,但是那位同学还会一大堆其他的乐器,口琴从来不是年级新年联欢会的选择。

“那你……修涂改带能打破以前的记录了吗?”

B笑了,是嘴角冷静地咧开一个弧度,牙齿整整齐齐的。“谁还用涂改带?有我也不再修了,没有当时响亮的名声,呵呵。”



呃呃呃,写到这里,接下来还得想想有啥灵感,现在我得写作业去了。编不出来名字,只能先用A和B代替了,多次我都弄混了……灵感来源于一个朋友的语文作业题目


重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