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很难评?不是新题型!文学短评?马上让你行!【语文大合集14】

奇哥 | 2024-14 文学短评

1️⃣2023新课标I卷
题型分析
9. 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概括题】
请概括“未来、回忆、成长”在文中分别具体指什么?
- ①哪些情节是未来;
- ②哪些是回忆;
- ③哪些是成长。
- 2019Ⅰ卷《理水》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河流”在原文中分别出现在了哪里,具体有什么含义。
- ①表层含义;
- ②深层含义。
- 2021新高考Ⅰ卷《石门阵》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甲组
【找定删连】
未来
- 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
- ①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
回忆
- 6C. 父亲设想儿子一路上常会遇到狗,并建议儿子离开时带走一条狗,可见狗应是父亲当年乡村生活中难忘的一部分。
- 6D. 儿子的板桥之旅除了坐车乘船,还需步行走过许多路,如江堤、大路、大埂、渠边小路、石桥等,带有较浓的寻访意味。
- 7A. 句子①中“你会捉摸到”的那种“历史感”,也正是“我”当年的经验和感悟。
- ②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
成长
- ③两代人的成长串联起过去和未来,父亲回忆自己的成长,期待自己的经验帮助儿子未来成长。
找:未来、回忆
定:(本题无)
删:(本题无)
联:成长
乙组
火车430公里,一直坐到芜湖。你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再没有比长江更亲切的河了。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
你走下江堤,花一毛钱去打票,坐上渡船。船上无疑会有许多人。他们挑着担子,扛着被子,或许还有板车。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他们没有坏意。
你谢过主人,再别理狗的讹诈,去河边寻找滩船。如果你运气好,船上只有一两个客,你就能躺在舱里,将头枕着船帮,河水拍击船底的声音顿时变得很重。船在桨声中不紧不慢地走。双桨“吱呀吱呀”的,古人说是“欸乃”,也对。怎么说怎么像。
板桥就在太阳落下去的地方。你沿着大埂走,右边是漕河,它连接着巢湖和长江。河滩如没被淹,一定有放牛的。你走过窑场就不远了。可以问问人,谁都愿意回答你,也许还会领你走一段,把咄咄逼人的狗子赶开。走到你的腿有点酸了,那就差不多到了。
走下大埂,沿着水渠边的路走。你走过一座小桥,只有一条石板的桥就是进村了。我曾写过它。这时,你抬起头,会发觉许多眼睛在看着你。
儿子,你去找找那间草屋。它在村子的东头,通往晒场的路边,三面环水。你比着照片,看它还像不像当年。也许那草屋已经不在了,当年它就晃晃的,想必支撑不到你去。也许,那里又成了一片稻田。
我喜欢见他们光着上身光着脚的样子。皮肤晒成了栗色,黑得发亮发光,连麦芒都刺不透它。他们不是生来这样的。和他们一起下河,你就知道,他们原先比你还白。现在,他们和你的祖先一样黑了。和你父亲当年一样黑。你要是下田,就和你一样黑。
那一层层茅草铺就的屋顶,那一条条小河分割的田野,那土黄色的土墙,那牛,那狗。那威力无比的太阳。
当你离开板桥的时候,人们会送你。你是不配的,儿子。你得在晚上告别,半夜就走。夜间的漕河微微发亮,你独自在河滩坐上一会,听听它的流动。
- ①河流既是原文中反复出现的自然景物,也是凝聚着作者主观情感的意象。
- ②河流还是空间线索,从下火车、上江堤到离开前夜独坐河滩,河流贯穿全文。
- ③河流是联系父亲回忆和儿子未来的纽带,代表着时间的流淌,蕴藏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