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应试技巧其三·立
历史简答题多晦而不明,我们如何发现问题而非设问,找到方法而非答案?一句话,运用理性,保持绝圣弃智的状态,进入情境。善于追问,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培养问题意识,积累重要历史事件,概念,时间。 历史主观题可分为以下几类 概括+还原材料类 我们把历史把握为“一条永不间断的河流”: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经过曰历,记录曰史。人类活动皆为借权力实现自己的目的。一个基本路径可供参考: 地理权力 人口权力 资源权力 技术权力 为体 经济权力 政治权力 军事权力 文化权力 为用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体现。我们对任意历史人物事件的社会背景及原因条件的评估可运用这一方法进行思考 为什原因、社会背景、目的、阶段特征) 1.将原因给出,要求考生对材料进行概括的我们暂且按下不表,因为这实际考察的是语文阅读能力 2.一般性大范围模板:机械模板政经文军外代入即可 3.围绕微观个体事件进行发散:切口小,要求考生运用历史基础对具体历史情境进行还原 评价类 1.定性说明事物是什么,向外发散 2.积极意义/消极意义,良好借鉴/历史局限 3.与过去/现在/未来的联系(继承/发扬/奠定) 4.人物类:德才。道德品格精神,成就贡献,对国家的拥护 影响意义类 1.过去:结束/破除/巩固 2.现在:政经文军外 3.未来:奠定/确立/提供/开启 一般答题方向模板供参考 1.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 2.经济格局、经济要素(原料交通劳动力市场技术)、农业、手工业、商业(商品货币市场) 3.改革、政局、政权、政策、势力 4.军事、法律条约、政治观念、统治者、社会矛盾 5.思想、科技、教育、思潮 6.国际贸易、外交、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