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枯的白骨手中飘落了愿望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已在手中发芽
本篇文章作为第一次尝试写文章的纪念,也不知道自己何时会停止。 初次见面,我是M枯骨(本人在别的地方的账号),一个大五补考还是没过的学生,至于写东西的意义其实也就是不论写得好与差,一些积压得快陈腐的想法能够向大家表达出来吧。
一个从小学到延毕一直羡慕别人的奇怪家伙
也许可以说这是一种自卑,但也是这个人一路走过来的真实概括,从小学到现在,这个人一直是从对别人的羡慕中过来的。从看着邻居家大哥哥放风筝能飞得只能看见一个点,同学手里拿来抄就能得到老师表扬的教材全解,到小伙伴家的卫星电视能看喜羊羊,甚至是电视上的喜羊羊,他们的故事、经历以及所拥有,都会可能投来这个小学低年级孩子渴望且不带一丝嫉妒的眼光。小学高年级亦是如此,中途自行转学的时间比同学校统一转学的同学早了一年,在新学校里成了极为特殊的一个,新学校的同学和老学校的同学都没能很好地融入,从文化课、体育课到同学间交往的断层让自己在家里、无人处和脑中不断的模仿和摸索,这样放弃了去实际融入的思考反倒更令自己感到疲惫,焦虑中也渐渐变得懒散,有些乐趣也渐渐寄托于校门口刮刮乐送的玩具之中。不过也因此遇见了第一个对我来说很重要的同龄人。
那是假期班在我们那开始流行的时候,抽奖抽到的一个枪的挂坠从口袋里掉出来让他在寝室注意到了我,从那以后我们很快的成为一起吃饭,在校外宿舍到学校的路上一起走路的朋友,他是班里预选冲刺市内第一初中的尖子生,晚修要补一节课我就在阳台等,直到老师叫上我也进教室。宿舍的食堂也是给我们写作业的地方,前面也说过我老早养成了懒散的习惯,他写作业我就看他们尖子生周报上的一些小故事,我语文和英语很差(英语差也是我大五到都拿不到毕业证的原因),只有他写数学题的时候我们才会交流思路,五六年级的生活我也就是看着他做题自己一边快乐着。他考上了那个市里的中学,我留在了镇上,之后便联系不上了。
初中遇到的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人比较多,一起吃食堂早餐的几个同班同学和两个不同班的同学,说来不同班的两个也是一种奇妙的情谊,第一个说是不知道从小学什么时候就在暗中关注着我的,第二个是因为注意到我和前面一个有来往的,先后的两个人的关系似乎不太好?不过因为初中有图书角,我羡慕的也就只有一阵子很多在玩的手机游戏的人了,因为我没有手机… 人到高中,前面一直沉浸在富裕表面的快乐中,和一堆不写作业的同学被班任拉到操场蛙跳,自己明明前一天才扭了脚也跟着一起(顺道一提现在写这个的时候脚上的旧伤也刚复发)。不过高中也是我第一次尝到羡慕和嫉妒交加在一起的味道,宿舍两个人走了,一个是晚上两个人一起拿他手机看电影的足球体育生,早起训练的缘故也经常叫我听到他闹钟就叫他起床,也是这个缘故他们教练优化管理他被安排到了一楼,另一个是因为某个喝醉酒的舍管,搬到了校外,就这样,个人在高中甚为珍视的两个人也就不怎么同路了。而初尝嫉妒也就发生在这两个人搬出宿舍以后,对象不是他们,而是有些人半夜的台灯和拿出来挥霍的补课费,原因可能也就是发现了自己的不思进取吧?不然怎么会给自己起网名叫枯骨呢?(当然另有原因,不过后文再说)
大学包括不正常的假期和封校便成了很多人的分流器。不幸的,因为四个学期的英语挂科和几个学期下来考务处补考名单的错漏,我成了留级生中的一员。刚进这学校被问及分数时我便知道自己的分数是转化分,分数虚高不怎么情愿向他人提及,也因为地方水平差异很多东西脑子跟不上,作业方面也经常涂涂改改被老师批评潦草敷衍。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就这样这个人草草地走完了四年,四年期间曾经羡慕过别人高分,羡慕过别人各种社团活动,羡慕过别人每次都在耳边说自己菜却能投票评优,也羡慕别人考研早出晚归,就算自己的毕业设计查重率在全班里都算很低也去羡慕别人能找到自己找不到的自查软件,自己的身体与心理也在自身的矛盾中消磨着。
似乎永远比别人慢了半拍,也许是这样吧,小学别人已经进了网咖或者在自己家玩枪战游戏的时候我也才玩的集卡和刮刮乐模型,别人拿老式手机qq聊天的时候我也连手机都没有,别人通讯录留电话和qq号码我才留的放在家里的电话号码,直到高中有了智能手机也是班任一收乖乖上交。也许就这样这个人与很多从前的朋友失去了联系,也一步一步地成为了信息时代的难民。
为什么又突然想写些东西玩了?
这也算是一些偶然触发的必然吧,这个偶然的条件是当时跟同学的聊天,从高中有智能手机起自己就会在空间里编一些不着边际的小故事评论一些新闻截图什么的,那天刚好看到他在我动态发出去的时候秒赞就跟他提了句,结果得到了这样的回复:
然后正如他所说,就连要不要试着开个图文的号我都想了这么久。有些东西你不对外表达出来,什么东西都积蓄在自己的想法里,它们就会渐渐地成为你思考别的东西时所占据的运存,思考会变得缓慢。它们也会随着时间消磨,大脑对它们的不断雕琢淬炼反而使它们失去了原本的味道,它们是稍纵即逝的,所以趁着这些想法还在赶紧把它们记录下来、表达出去才能让他人知道你的观点与看法。 最近看到up主@水果猎人杨晓洋视频里的那句“你不喊疼谁知道你疼”,同时也因为受“孔乙己”、“长衫”、“学历贬值”等各种新闻和信息轰炸着,说一有些东西就是要说了。我这种大五补考都没过的人应该算是其中被讨论着的失败者吧?至少比应届的毕业失业还离谱,但有些东西如果你自己不去表达,想法都烂在肚子里,别人怎么知道你经历了什么?说出来别人议论得也痛快自己心里也痛快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