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鸡肋!战场上的敌我识别系统


从古到今,战争就是高度紧张和激烈的搏命活动。在战场上经常有所谓的“杀红了眼”,头脑不清晰的情况下,连自己人都打。因此从古到今的敌我识别都非常重要。最早的敌我识别,就是军装,军服和旗帜的不同。有些草莽起家的队伍,不容易获得制式军装和铠甲军服,就简单的在脸部特别化妆,或者包上特殊颜色的头巾,因此历史上有知名的赤眉军、红巾军等。这就是最简单的战场识别。不过简单的化妆和军服的不同,非常容易冒用,因此自古以来不乏穿上俘虏的军服,打着俘虏的旗帜,骗开对手的防御阵地或者城池的战例。为了更专业的战场识别,还有旗语、暗号、暗语等。暗号和暗语到现在还在战场上使用,为了防止暗号和暗语被对手掌握,一般暗号和暗语都是定期更换的,每昼夜都不同,有些暗语是上层随机想起来,没有规律。

比如曹操就曾经用鸡肋作为夜间军营暗号,为此自作聪明的杨修还撞在了枪口上。可见暗语作为敌我识别,历史绝对超过了2000年。现代战争,和冷兵器时代的面对面厮杀已经有很大的不同。现代作战,动辄在几十千米到数百千米的大范围内展开,距离增大,气候无常,昼夜变化和战场硝烟弥漫,能见度低,都造成敌我识别的麻烦。在外界看来先进如海湾战争,居然发生过大规模的误伤事故。比如没有安装电子识别装置的M1坦克,被空中的本方战机连续击毁了十几辆,远远多于被伊拉克坦克部队击中的数量。此后再也没有哪一种现代坦克,不安装无线电敌我识别系统就出现在激烈厮杀的战场。现在根据装载位置和识别对象的不同,可大体分为地面识别系统、机载识别系统、舰载识别系统。对水下的潜艇来说,还有声呐识别系统。
最普遍的雷达识别系统,其实都是二次雷达或者叫雷达信标。这类雷达功率小,发射距离远,大多数没有探测目标的能力,但是却可以互相迅速破解密码。雷达识别系统的密码设定的非常长,人工破解基本不可能,需要雷达信标之间相互的通过电子数据相互识别。对雷达信标来说,其原理基本和战场上的人工口语暗号差不多。不过完全是电子化的。一般回答不上来的目标,就是敌对目标或者非合作目标。非合作目标不一定就是敌对目标。比如有民用飞机突然闯入战区,就无法回答一方警戒战机的无线电密码口令。因此雷达识别也是一项非常慎重的战法。当然如果对方也发射问询雷达信号而本方无法回答,那么对手高概率就是敌机或者敌舰!现代化的敌我识别系统,在各国都是高度机密。为了防止万一本方的战机、舰船或者军用车辆落入敌手,敌我识别系统被破解。一般各军事大国,在空中、水中和地面的军事节点,每隔上几个小时,就会自动改变一次识别密码。如果某一种敌我识别设备被对手抓了现行,那么这套系统都要作废。

当年德国青年驾驶小型飞机直飞红场,就恰恰赶上苏联防空军在空中的几个战机机群,正好到时间更改敌我识别密码。其实不止一支防空部队和空中战机的雷达发现了这个慢速异常的小目标,不过都认为是改密码造成的异常空情。瀚海狼山认为苏联防空部队严重的的大意了。最终谁也没有去拦截他,让其直飞红场。另外潜艇在水下攻击其他潜艇前,也会用识别声呐最后对一次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