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现实】不是爱/不爱,幸福需要综合能力~
今天早上B站推荐里有个视频标题“大概没有哪个女人能笑着走出婚姻,这大概就是爱与不爱的区别”,大概猜出了讲了什么,还是点进去看了一点,跟想象的差不多,贴视频链接就不想了,大部分的女人不是亲身经历,就是身边见证无数
然后切了一个标题“下辈子再和延正勋结婚?韩佳人超诚实回答笑翻全场”,在我大学的时候见过她的广告,实美,印象她有个视频流传广,被问早问的好处,她想了很久没想出来,于是还是看了这个视频,她真的情商很高,“一定要结婚吗?如果一定要结婚,肯定还是延正勋”,后面说到的,带两个孩子实在没有时间参加综艺,老公带不了两个孩子
如果是过往看到这些,情绪还是会很波动的,但现在就内心蛮平静的,从18岁的时候就想着一定要有看男人的眼光,这么多年一直在努力找自己的职业出路,中间也思考过无数次关于找对象、结婚可能,也学习了很多亲密关系、婚姻思考视频,也在继续见证自己这一代人的婚姻生活,已经是非常知道现实和明白婚姻、关系本质的程度了
上一次梳理婚姻爱情的思考,有8天吧,真的是觉得越来越清晰——一个月前都没有现在清晰的,思维速度真的越来越快了^_^,所以还是想再次综合总结一下,包括自己日后具体应该怎么再对待感情这些,想的越清楚,就越能接纳现实,情绪就越少,真的能睡的更好,生活更幸福,整个人都挺拔向上的感觉,特别好^_^

之前看过一个视频,相亲网站工作人员说,婚姻市场是非常现实的,玻璃心的人不要进,男人看女人的外貌身材是评估X价值,年龄是生育价值,女人看男人房车收入是评估供养价值
然后在上面提到的第一个视频下面的评论,大意是,大部分普通人的婚姻都是搭伙过日子养家
婚姻本来就是维持社会稳定最小单元的基础保障制度——主要是保护个人财产吧好像

总的来说,各种所谓对婚姻失望什么的,第一个是没有建立对婚姻的正确认知,第二个是对世界、人生的客观规则没有正确的认知
女人大比例还是更感性的,决策依据偏情感导向,小说和电视剧的爱情故事很容易影响青春期的女孩子,对完美爱情的幻想,把婚姻等同于爱情美好,把结婚等同于迈入幸福大门,其实真的是经常想当然,自己选的那个人跟其他人是不一样的,自己一定会幸福
但大概率来说,很多女孩子都没有明白,幸福其实是一项要求很高综合能力,连这个能力结构的内容都没搞明白,也没有搞明白用什么一些维度能比较好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以这种情况来说,这种没搞清楚状况下选择的婚姻,能结果好真的全靠运气,就跟根本不懂股市就all in买了一只股,然后就觉得因为是自己选的所以一定会涨——个人觉得本质是一样的
凭“爱情”的婚姻,all in了自己,如果很快就怀孕生子,行吧,这大概率是抵押了余生了。。。

其实很多道理是相通的,马云说,战略让别人来做吧,我们负责伟大就行,合在一起,就是伟大的战略,叶教一直教说,事后的总结归因其实是很难客观的,成功基本是不可复制的,但是踩坑可以学习和避免,叶教也说,有些小说其实本质成功人物传记没什么区别
我的意思是,那些婚姻幸福的总结、方法,那些婚姻幸福的故事,其实可以不看的,因为技巧和方法都是要跑笨功夫才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变成自己的,但选择什么样的“主义”用于自己的深度关系维系,升维才能解决——要从深度的了解自己,和自己建立关系开始,然后建立对关系、深度关系的真知,然后在实践中验证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在维系深度关系时,有一整套自己的打法,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而不是直接学习一些“婚姻幸福小技巧”能解决问题的
贝佐斯问巴菲特:你的投资体系这么简单,别人怎么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 巴菲特答: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的变富——幸福其实也类似,这项综合能力培养起来也就是每天跑跑笨功夫罢了,但真的就是人性本性就很想快点拥有很大的幸福
个人是非常理解的,我其实一直也都很急切的想要达成目标,想要拥有很多能力,然后因为勇于行动,就会不断被现实教做人,直到如今,我才比较能明白,现实就是,只能慢慢来

不用去反对什么,也不用去证明什么,在具体的情境和目标下才去讨论一些事情,而自己有很稳定的内在认知结构,可以帮助自己冷静而不迷失在情绪里,帮助自己不断觉察,自我优化
比如刚开篇提到的标题,后半段是“这大概是爱与不爱的区别”,大概率可以判断up主的归因模式,如果爱,对方就会按照我想要的来提供给我,因为我都按我想要的提供给他了。。。而且我想要的其实就很基础啊——这致命的自我中心意识。。。。
关系是要共识的——最近的深刻认识来自于职场关系。。。自己之前做了多么好的一套销售思维啊,这么科学客观本质底层,推行起来居然如此让人失望,公司让人看不到希望——师兄问我达成共识了没有?真的敲醒了我,从此的延展真的慢慢铺开
走出自我视角,拥有现实和共识意识,现实就是,我们改变不了他人、事情和世界的,想想我们自己,每年年初定了多少个人目标,减肥、学习、自我改变等等,年底的时候总结试试?改变是这么的难,这么的慢,其实不能接纳他人的,大概率也没接纳自己
自己是自己痛苦的根源,想拖个人下水来帮自己解决痛苦,结果那个人带来的痛苦掩盖了自己的痛苦,就能通过不断指责他人来逃避自责——他错的比我多,我的那点小问题就不值一提了
但这就是坑自己的人生

没有任何外在的东西能够保障幸福,或者,能够直接就让一个人获得幸福
如果觉得只要什么条件达成了,自己就能幸福,这种认知只会带来持续的痛苦
幸福其实真的是个人认知层到实践层的不断跑成长原理笨功夫,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都得从自己的0-1开始跑起,然后跑1-10,10-N,最后才能进入N-N的持续的幸福
任何想走捷径的,都是弯路,任何的求快,都会结果是无法达成,而真的愿意慢慢的走应该的路的,慢就是快
不要去羡慕别人的什么条件,接受现实,就是知道哪些是自己能改变的,哪些是自己不能改变的,这个“不能改变”的四条法则还是自己读了十年【不羁的灵魂】后,在逻辑能力提升之后才从书和之前的积累中扒出来的:不必与人争对错、争好坏——无法自证也无需自证,情绪起时自检全能自恋状况——全能自恋是最大痛苦根源,自检是不是当下意志的本质是想改变他人、事情和世界,自检行为模式是不是原生家庭和经历带来的惯性而非理性

深度关系,美满婚姻是人生很美好的东西,但是,任何关系都是价值交换
哪怕我们跟目标的关系,SMART原则去拆解目标,就是在拆自己的资源和目标之间的差距,有没有能力设计合理路径能走通,要多长时间、多少条件才能搜集全走通路径所需要的资源——可以分段去达成,一个个阶段目标去逼近最终目标,但是,实现目标是一项综合能力,实现目标可以算是我们跟目标之间的关系,本质也是我们的价值去交换目标给的
价值交换最好理解的打比方,就是自己作为一个公司主体,选择对的客户,拿到真需求,提供真价值,企业才能有持续发展,或者作为一个销售,选择目标画像客户,沟通了解需求和预算,用公司产品报价满足预算,这次合作才可能达成
而不是想当然的,凭着爱的感觉选了一个人,然后用自己视角去看他的需求,然后用自己想给的去给他,就觉得能达成合作了。。。。这是注定要倒闭的公司或者失败的销售。。。

非常喜欢叶教教的一个原则,就是责任人的判定,谁最后买单谁就是责任人
到底自己要不要成长,需不需要培养综合能力,就看最后自己会不会因此买单
无论嘴上能怎么指责抱怨痛恨大骂,最后自己买单了,那自己就是此事的责任人
做好自己的责任人,为自己负责,这不是我们想不想的问题——是现实就是如此的,这就是规则
所以,只能慢慢的成长,改变,具备综合能力,或者,自己觉得自己很幸福,很满足,那也是ok的,大家都为各自的课题而生活的,都是自由意志的
但是还是想说,甜和爱,在婚姻中的作用,都是有限的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