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平20万,开房要排队,“棺材房”都抢手,在香港生存有多难?
《拆弹专家2》上映后,受到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网友们纷纷留言称,很久没看到过这么燃的港片了,好像找回了童年时候看经典港片的感觉。
这部电影的拍摄地在香港,在呈现剧情的同时也原汁原味地展现了如今香港各处的面貌,不知道是否有观众注意到,电影中饰演拆弹专家的刘青云和刘德华,有一次执行任务时,进入到一户居民住宅中去解救受害者。

尽管剧情的重点并不是这间住宅,镜头中对住宅全貌也没有过多的呈现,但还是有观众抓住了精髓并提问:香港住宅都这么小的吗?
的确,当镜头拉近后,这种狭小被进一步暴露出来:五六平米的客厅紧挨着卧室,两间卧室的面积都不大,目测每个房间有四平米左右,客厅正对着房门,旁边算上洗手间和厨房,整个建筑的面积大概也不超过四十平方米。

电影中镜头一转,是这间住宅所在大厦及城市的俯瞰样貌,黑沉沉的夜空下,鳞次栉比的建筑在香港这片土地上铺开,霓虹闪烁,玻璃幕墙耀眼。

从外表看,香港这座城市现代化而便捷,但身处其中的人,如同住在那间大厦中拥挤房间的住户一样,“拥挤”,或许才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
1、香港人生活图鉴
最近某影视平台推荐的列表中,有一部叫《香港爱情故事》的电视剧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比起它这俗气而充满言情感的名字而言,这部剧现实的内核才是观众们聚焦的重点。
尽管以“爱情”为表现题材,但实际上这部剧的落脚点却在“房子”。在建筑用地拼命挤占住宅用地,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且人口日益增多的香港,房子成了人们不得不摆在桌面上解决的问题。
电视剧以情感为线索,串连起一系列关于生活的话题,而话题所围绕的核心,就是“房”。
陈子朗和邱凯琪是一对相恋七年的恋人,因为买不起房,二人恋爱七年都始终没办法组建自己的家庭,在七周年这天晚上,他们打算过一个开开心心的二人世界,但因为没有结婚,去对方家肯定不方便,想来想去,能够独处的场所,就只剩下出门开房这一个选项。

但他们没有想到,现场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情况的年轻人在排队等着开房,“僧多粥少”,房源非常之紧张。就在他们以为当晚开房无望之下,有一个小伙子向他们大开方便之门,对方因为女友迟到,所以匀出半个小时给陈子朗二人,开价500块。
就在两个人好不容易进到房间里,互诉衷肠完毕,没等进入正题,有人敲门:“小哥,你时间到了!”
女友羞愤之下与陈子朗大吵一架,编剧当然不可能安排二人就此分手,峰回路转,两人兜兜转转在此事刺激之下决定要结婚。

但结婚不是两人之间有真挚的爱情就够了,婚后他们从家里搬出来单独住,凯琪想要买房子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为此两个人都换了高薪但自己不喜欢还要加班的工作,这样才能够维持租房。
因为房子问题,两人发生吵架的次数越来越多。

男主角被这种高压的生活压垮,向女主角诉苦:“为什么买房子就是成熟?”
而女主角认为对方永远不懂得体谅自己,换不喜欢工作的并不只有陈子朗一个人,她的梦想是当记者,而不是做市场销售。

就这个问题两个人频频发生争吵,而吵架声稍大一点点,就会被邻居听到,进而遭到控诉。

编剧其实在这部剧一开头就已经铺设好整部剧的核心了:琳琅满目的售楼广告。
普通的两室一厅均价要五百万,是很多出身普通的年轻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

看到这里,观众们恍然大悟:这不就是香港版《蜗居》吗?
要爱情还是面包,永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香港爱情故事》所涉及到的内核并不复杂,甚至在看过郭海藻为了钱选择做别人小三的剧情后,这样的故事设定还有些老套,但,对于港剧来说,这确实一大进步。
因为,他们终于肯撕开遮挡在香港普通人身前的最后一块“遮羞布”,直面自己的生活。
2、寸土寸金的港城
香港的房价,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有名的高。
根据香港政府统计的数据来看,全香港2017年的家庭月收入中位数为2.5万港元。以香港的平价楼盘每平方米23-28万港元来计算,就算一年不吃不喝也仅够买约0.1平方米,如果想购买50平方米需要不吃不喝42年。
就人均收入相对较高的娱乐圈来看,大多数人对于明星生活的想象,还停留在将对方脑补成住豪宅、吃山珍海味的阶段。
比如说,刘嘉玲前段时间曝光了自己的占地数百平方米的豪宅。


内部装修奢华精致,外部泳池和露台都宽阔敞亮,非常符合她“女富豪”的形象。
香港明星中的确有不少生活富裕的,“山鸡哥”陈小春的家,也是宽敞奢华,给儿子庆祝生日那天,陈小春和应采儿将房子布置成了个小型游乐场,一看就是有钱人的作风。


然而,在媒体没有大肆报道的另一面,有很多明星的生活其实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
比如,当蔡少芬的家曝光后,就有网友感到大跌眼镜,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小。

从蔡少芬晒出的视频来看,她的家是复式结构,家里满满当当到处堆着生活用品,看起来狭小而拥挤。

给两个女儿布置的小床非常温馨,但这两张“上床下桌”结构的家具,挤在同一间卧室,虽然温馨,但看起来依旧是非常拥挤。
至于为什么会给孩子置办上下床,自然是因为家里空间不够。

不少网友惊讶道,总觉得像蔡少芬这种出道时间久,知名度又高的女明星,再怎么样也生活水平也比普通人高出一大截,没想到住宅是这么的朴实无华。
的确,与内地三线明星相比,蔡少芬的居住环境都不一定能够比得过去,但是想想香港的房价,就会觉得她其实过得已经挺不错了。
3、一“房”难求的原因
《香港爱情故事》中,那对夫妻拼尽浑身解数,也只想买个“纳米房”罢了,再大的面积是他们支付不起的。
而在香港,这样这的房子比比皆是。
某视频平台有一个很出名的纪录片,是一个外国人拍摄香港人居住环境的vlog,他先是简单介绍了香港的房价有多高,接着就开始走街串巷,带领观众进入到一个也许不那么熟悉的香港。


他先是来到了一间“旅馆”,住在这里的人都是买不起自己房子的人,居住空间是这样的划分的:一间本就不大的住宅,被人为用木料或者其他建筑材料隔开,变成一个一个封闭的房间,通常只能够容纳一个人或者最多两个人居住。
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多的容纳更多的人,这种房子租金相对较低,适合经济不那么宽裕的群体。在这里,随处可见生病的老人,带着孩子的单身母亲,无一例外,他们都是穷人。


视频博主走访了两位专家,试图分析香港为什么房价居高不下,其中一个原因是,人口的大量涌入:
7500万人涌入香港这座城市,外来人口不断,这些人中,有前来做生意的外国人,有住在深圳在香港工作的内地人,有在香港寻求发展的四面八方的年轻人,总之,人多地少,是不争的事实。
但地少,并不代表着没有可用的土地,根据专家分析,香港除了一部分山地和不方便开发的土地之外,其实还是大片的绿地等待开发的,但香港平均只有3.7%的土地用于房屋规划。
其中不乏香港政府的原因,除了大片的土地被内地及外商竞拍之外,这里的低税率也吸引着大量的人前来做生意,比起盖房子让人们居住,做生意能带来的GDP增长更多,对于不在这里住,只寻求发展的人来说,香港确实是块好地方。
但对于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而言,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
许多家庭买不起房子,就带着下一代住在狭小的公租房中,面积狭小,空气不流通,但大家也得忍受这样的生活。
生病的老人在狭小的“棺材房”中住了两年,什么是“棺材房”?就是只能够放得下一张床,只能允许一个人平躺的空间,但即便如此,这里平均每个月的租金也高达2100元港币。
香港的拥挤,正在比它的经济更快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结语
本以为,《香港爱情故事》是一部讲述都市男女爱情的寻常电视剧,没想到,在感情之外,编剧大胆的将香港年轻人所面临的最真实的压力融入进去,并不惧怕扯下香港在房子面前的遮羞布,让矛盾暴露在阳光之下。
纪录片中讲道,每一年,香港都会出现很多用来缓解居民用地减少矛盾的方法,但很显然,政府推进的速度并不足够快。
人们的生活正在被这种温水煮青蛙一样的日子日渐挤压,当焦虑成为都市生活的主旋律后,其他矛盾还会远吗?
但不管怎么说,这部剧的成功之处,都值得观众投以肯定的一票,希望人们的生活会在新的一年出现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