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但却没有了我们

2018-04-29 08:09 作者:爱旅游的日语三藤老师  | 我要投稿

2018年4月28日,导演刘若英带着自己的处女作《后来的我们》终于在影迷们亮相了。

走进电影院的人们,多半都是“奶茶”刘若英。

说起“奶茶”刘若英,跟她确实有些缘分。

喜欢她还是因为爱人是她的粉丝,所以才开始听她的歌曲。

还记得2010年一次去上海,有幸现场看到她表演的话剧。因为坐在前排的缘故,我们还被上海东方卫视的娱乐星天地采访了,问我们为什么从陕西这么远的地方赶到上海来看刘若英的话剧处女秀。我们说只是喜欢她,喜欢她的歌声而已。

时间一晃过去了8年,8年后的我们在电影院观看她的电影处女作《后来的我们》,期待她的另一种转身。

故事从周冬雨扮演的晓晓和井柏然扮演的见清第一次相识的火车上开始,两人的朦胧恋情和后面一系列的事情也就此展开了。都说从他俩的北漂经历和恋情中能看到很多80后、90后老叔叔和老阿姨们的身影。

魔兽世界、CS、世贸天阶、中关村...这些都是一代北漂人的记忆。晓晓和见清也不例外。见清对晓晓的一见钟情,晓晓对见清故作出的视而不见,只是一味地找寻自己所谓的“幸福”,比如法学博士、玩弄感情的有妇之夫等等。而这一切在见清的眼里,都觉得那么的不值一提。

过去的记忆永远都是彩色的,而现实永远是黑白的。我想这可能是导演刘若英想传递给观众的。在观影中我发现了这一点。北漂只是一种符号,它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无数的年轻人在一线城市奋斗、恋爱、安家,当中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磨难与波折。一个人生活在大城市真的很艰难,艰难到甚至自己生病或者死去可能都无人知晓吧。

看到见清和晓晓的背影,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十年前的样子以及一个人在东京时的样子。恋爱分分合合,被爱与痛苦纠缠着,遗憾总是在所难免的,正如电影里歌词中写道的那样“我的遗憾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晓晓不想和见清住在阴暗的地下室,不想每天打开窗户,仰望的是小小的一片天。她毅然地提出了分手,离开见清,离开了那个小破屋。当见清发现她不在时,一路追到了地铁站。见清看着站在车厢里的晓晓,却没有上车。 

他俩不知道的是,这次告别却让彼此真正错过了一生。

在飞机上的偶然重逢,让两人喜极而泣,却又发现彼此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见清终于成功了,自己设计的游戏大卖,狠狠赚了一笔钱。然而,金钱上的满足却敌不过精神上的缺失,生活中少了晓晓,多了另一个她和孩子,每天的围着老婆孩子转。晓晓仍然过着普通白领朝九晚六的生活。两个人不同的境遇,已经找不到更多的话题,只能靠看似色彩斑斓的回忆打破彼此之间话语上的尴尬。

“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

见清的爸爸一直很喜欢晓晓,把她当成自己的亲女儿一样,只要是过春节,他都会给晓晓自己做的红肠、酱肉,算是一份心意吧。甚至他的眼睛失明后,在火车站接见清时,误以为见清带回来的人是晓晓呢。

影片最后,见清的爸爸临终前给晓晓写了一封信。信中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又直戳泪点。“做父母的,不图自己的子女大富大贵。累了,就回来吧。”是啊,家才是最好的避风港。在外独自打拼,身心疲惫。累的时候,就回家吧,哪怕在家里只做短暂停留也好,对自己的内心也是很好的慰藉。

晓晓和见清最后一次见面,也注定了这是最后一次告别。当见清开车把晓晓送回家后,帮她把行李搬下来。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却又是如此陌生。陌生到彼此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因为飞机停飞,在酒店里,晓晓不情愿地被见清拉进了房间,彼此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叙叙旧。当见清的儿子用微信视频跟见清通话,还要看酒店房间是什么样的时候,晓晓极力躲避着手机摄像头。当她奋力躲避的时候,或许也意识到了她和见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从上次分手的那一刻起。

两条线相交后,如果彼此不能抱团,那么终究会成为两条平行线,从此再无交点。

   公众号/头条号:锦少在东京(随笔/日语/演歌)

  B站:锦少爱哔哩

  知乎:DiegoLiu

   知乎专栏:青森日语教室


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但却没有了我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