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刚到45岁就申请退休,为什么?任正非指出华为用人有4大问题

华为公司有明确的治理章程,员工到了一定工作年龄后就可以申请退休,从工作一线退下来,退休后的利益也有保障。
“我们一定要培养一批勇于担责、善于担责的优秀领头雁。人才也要贯彻日落法,飞不动了,可以排到雁行的后面,顺风省力一些。领头雁需要很勇敢。”
任正非说得很明白,华为用人的方针就是让每个员工“在最佳时间、最佳角色,作出最佳贡献”。
但是,这不意味着员工不能终身在华为公司工作。比如任正非自己就“超龄服役”了,所以关键是个人愿不愿意继续奋斗,能不能继续创造价值。
在任正非看来,有些员工四五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这时候申请退休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是人力资源的浪费。
要知道,任正非在1987年创办华为的时候已经43岁了,可以说他的事业起步是从中年开始的。相比任正非,刚到45岁就申请退休,是不是太早了一点?
当然,任正非并不认为这只是员工自身的问题。实际上,他认为华为公司在用人方面有4大问题。
“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并首先从团结我们身边的人做起。”
任正非说,“为此,公司常务董事会对员工群体的状态与需求进行了讨论分析,认识到由于在领导观念,管理作风,工作氛围,以及任用、授权、激励等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部分在职员工没有得到充分激发,还导致一些本可以为公司继续创造价值的员工选择离职,或刚到45岁就申请退休。”
这是任正非2013年在公司一次会议讲话中所指出的,下面我们就简单说下这四个问题。

1、领导观念的问题。
观念很重要,因为观念决定态度,而如果态度不对,那就算工作方法没有问题,也不会达成正确的结果。
举个例子,有的管理者不愿意培养下属,他们习惯于靠职位、权力和发脾气去吓唬下属,这就是错误的观念。
那什么是正确的观念呢?
“只有人才辈出,继往开来,才会有事业的兴旺发达”,任正非指出,华为每一个骨干员工都必须努力培养超越自己的接班人,这样华为的事业才能生生不息。
要知道,权力源于你的下属,要想做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没有正确的观念是不行的。
2、管理作风的问题。
在管理工作中,一般有两种很典型的作风,一种是简单粗暴型的,一种是明哲保身型的。
前者是修养不足,最多是冲锋陷阵的勇夫。后者则是没有担当,不敢得罪人。
“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方法,对自己的上级、对自己的部下,有什么不对可以说一说,人人都顾及影响,想树立个人的威望,都做‘好人’,企业管理的进步就无从说起。我们要把这种好的作风,从高层一直传递到最基层去。”
所以任正非强调自我批判的重要性,企业必须要有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管理作风。
不然的话,上梁不正下梁歪,管理层有问题,那队伍就肯定好不了。

3、工作氛围问题。
氛围是重要的管理资源,这是任正非一贯的理念。
企业应该有“能者上、庸者下”的工作氛围,让所有人知道,大家都要靠能力和责任结果说话,这样才能形成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
这也是很多企业存在的问题,多数企业内部都或多或少有个论资排辈的惯性,以及凭经验办事、管理上不求进步的惰性。
此消彼长之下,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员工就会变得消极怠惰,没有工作积极性。
因此,凡是管理高手,无不重视对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
4、任用、授权、激励等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以人为本,这个“人”应该理解为人才,企业其实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组织,有任用和淘汰的用人机制。
任人唯亲和任人唯贤,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用人政策。
任正非喜欢讲破格提拔,他喜欢有进取心、有强烈敬业精神的人,这样的人一般都能在本职工作中做出好的成绩。对于这样的人,不管年龄和资历,任正非都愿意破格提拔,给他更大的机会。
华为之所以发展迅猛,与任正非的这个理念有关系,他用你就相信你,大胆放权给你,让你放手去干。再加上任正非历来舍得分钱,财散人聚,在薪酬待遇上从来不让下属和员工吃亏。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因此华为能打造出一支生龙活虎的队伍。
总而言之,如果企业能够在上述四个问题上不犯大的错误,那就能人尽其才,让每个人才都得到充分激发,不至于英雄无用武之地、人才流失,出现人才的浪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