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比亚迪像特斯拉靠采购组装,销量还这么高,分分钟被美帝制裁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来,特斯拉有点像汽车界的小米。
如果比亚迪基本靠采购,并且销量还这么高的话,估计分分钟被美帝制裁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前车之鉴的。
1985年,日本的芯片产业和汽车工业均成为世界第一,两大支柱产业让日本风光无限。
日本人就开始膨胀起来,一家媒体发表评论称:日本不再是战后的日本了。
同年,美国就开始对日本发动制裁,美日英法德五国签订《广场协定》,日元对美元的汇率被迫大幅度提升。
汇率升值不一定是好事,会造成出口大幅度下降,因为相同数额的美金,能从日本进口的货物就减少了。
日本的产能开始过剩,尤其是芯片产业遭受重创。
这只是美国打垮日本芯片产业的第一步,第二步,直接发动《芯片战争》
1989和1991年,美国两次强迫日本签订《美日半导体协定》,要求日本放开芯片的相关专利。

为了制裁日本芯片出口,美国还搞了个钓鱼执法,FBI特工冒充IBM的员工,诱惑日企工程师购买“商业机密”,然后美国就以此为证据,称日本窃取美国技术,并对日产、日立、三菱加征100%的关税。
另外,美国还扶持韩国和台湾发展半导体,以此来挤兑日本的市场,日本芯片产业被打的半死不活。而美国坐稳芯片产业链的龙头,拥有绝对的制空权。
无独有偶,美国也一直在打压中国的产业,华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2017年,华为手机出货量超越苹果,仅次于三星,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厂商。
于是美国就开始作妖了,以“华为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禁止相关企业对华为提供芯片。
说威胁美国国家安全都是扯淡,本质是不满于中国手机产业超越美国,所以用霸权主义维护而已。
但美国有实施霸权主义的条件,所以中国绝不能自怨自艾,除了发展核心技术别无他法。
那么再回到开始的问题,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当中,比亚迪已经是全球第一车企,即便是只算上纯电车型,今年也有把握超越特斯拉。
按照美帝的尿性,多半会对比亚迪抡起制裁大棒。但是比亚迪的研发能力太强大了,几乎全产业链都可以自给自足。

举两个比较经典的例子。
一:比亚迪的刹车卡钳由布雷博供应,但是车主一直反映布雷博的卡钳制动噪音严重,更换原厂刹车片还是存在噪音。
不知道布雷博是故意的,还是说技术上存在困难,刹车噪音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
比亚迪一气之下决定自己研发,四年之后研制出自己的刹车卡钳,并且实现大批量生产。
目前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科技,是世界第5大盘式卡钳厂商,市场份额高达6.92%,而布雷博却排在了第九位。

二:博世的ESP车身稳定系统非常牛,这是防止车身失控的安全系统。
但是比亚迪看到ESP的不足,于是自研了一套iTAC系统,依靠电子传感器,比ESP更快更精准识别车身状态,从而提前介入修正。
另外博世的Abs防抱死系统非常贵,比亚迪也是想自己研发降低成本,而且还成功搞了出来。
鉴于ESP的前车之鉴,博世感到了极大威胁,主动找比亚迪谈判,只要不把自研产品推向市场,博世愿意优先供应比亚迪,而且还会降低批发价。

能让骄傲的老外低下头颅,这就是自己掌握核心技术的魅力,这也是我欣赏的比亚迪。
尽管很多人看不起比亚迪,但只要对这家公司有所了解,一定会被自立自强的格局折服。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日趋激烈,比亚迪很有可能进入美帝的制裁名单,但是能制裁得了吗?比亚迪连车规芯片都可以自己生产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