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朔尔茨试图复活《中欧投资协定》,马克龙早已看清形势不指望欧盟

2023-04-28 14:41 作者:包明说  | 我要投稿

近期媒体报道,法国和德国因为《中欧投资全面协定》的存废发生了分歧。德国总理朔尔茨试图复活这个协定,而法国总统马克龙已经不抱希望了。

如果欧洲是一个团结的政治组织,那么《中欧投资全面协定》早就该通过并且实施了。这个协议是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任期间通过的。当时,德国担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默尔克利用这个时间窗口,设法通过了协议。

人们当时普遍猜测,经过七年曲折的谈判,这份协议总算能迎来一个圆满的结果了。但是没想到,后续的欧盟议程中冻结了这份协定,给中欧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件事也让人们看到了,今天的欧盟作为一个政治机构,当中充斥着大量的美国代理人,不要说通过中欧双赢的协议,就是通过一些单方面有利于欧盟的协议,都做不到,欧盟在乌克兰战争中的表现就是证明。

法国和德国围绕《中欧投资全面协定》的不同立场,表明法国毕竟政治上还比较独立,有能力看清形势、采取行动。马克龙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用英语回答说:“我对中国领导人直言不讳,我很诚实。只要欧洲议会中还有人遭受中国的制裁,就很难在这项协议上取得任何进展。”


那么,中国为什么要制裁欧洲议会的成员呢?这件事发生在2021年的3月22日,欧洲议会的10名议员,因为长期发表恶劣的反华言论,无端指责中国在人权和新疆问题上的政策,以及鼓吹制裁华为、反对北京举行冬奥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另外还有四个机构,也就是欧盟理事会政治与安全委员会、欧洲议会人权分委会、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丹麦民主联盟基金会,和上述10名议员是一丘之貉。中国对他们发起制裁,实在是忍无可忍。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议会显然是不可能再次通过《中欧投资全面协定》了。对这个问题,马克龙看得很清楚。但德国总理朔尔茨却心有不甘,他表示,应该“重新启动”这项协议。


有分析家认为,由于德国在中国的制造业投资规模很大,特别是在汽车制造和化工行业非常突出,德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中欧投资全面协定》最有力的支持者。有媒体说,与几年前相比,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朔尔茨想把这份协议“从冰箱里拿出来”,想要欧洲采取一个统一的对华政策,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我们愿意相信,朔尔茨的出发点是好的。他能够认识到中欧关系、中德关系的重要性,在欧洲几个大国的领导人当中,朔尔茨是疫情之后第一个访问中国的。但是,由于欧洲政治,以及德国内部政治环境的限制,他甚至很难带领德国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更别想推动欧盟了。


在他的内阁当中,有不少美国代理人,比如外长贝尔伯克,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马克龙访华前脚刚走,贝尔伯克后脚就来,把美国对华政策的陈词滥调又讲了一遍。欧盟主席冯德莱恩也是美国的代理人。所以,在欧盟对华政策问题上,马克龙比朔尔茨看得更清楚,只要当前的欧洲政治格局没有大的变化,就不会有什么统一政策了。

但是,对华政策不一致,对欧盟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欧盟外长们在布鲁塞尔开会,打算协调对华政策。一位匿名的外交官表示,“欧盟采取统一对华政策至关重要,如果不这样做,中国会把我们当午餐给吃了。”中国当然不会去侵略欧洲,所谓“当午餐吃了”,实际上是说,中国可以取得外交上的完全主动权,而欧盟只能被动接受。


欧盟能不能做到统一对华政策,是他们自己的事情。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欧盟是不是统一,影响不大。2018年,前任欧盟大使尼古拉斯·查皮斯到访北京,有人问他来干什么,这个人对他说:“大使,你无关紧要。如果中国需要与欧洲合作,直接打电话到柏林或巴黎就可以了。”

既然和欧盟谈不成,中国可以和具体的欧洲国家谈判。谁对华友好,谁就能得到中国的友谊;谁对华态度恶劣,甚至挑衅中国的核心利益,那就只能换来制裁。

朔尔茨试图复活《中欧投资协定》,马克龙早已看清形势不指望欧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