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篇)吴宾:我所理解的创新

You know ultimately it comes down to taste,it comes down to taste.It's a matter about trying to expose yourself to the best things that humans have done and the brings those things into what you are doing.Picasso had a saying: Good artist copy, Greatest artist steal. We have always being shameless abot stealing great ideas.——乔布斯
这段话出自纪录片《遗失的访谈》,
访谈非常精彩,
乔布斯谈到了生平和很多想法,
推荐大家有时间去b站看完整版,
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我们回到这段话,
这段话其实包含了四层意思:
1、让自己去接触人类创造出的各种最优秀的成果,
2、然后试着把这些成果运用到自己做的事业上。
3、毕加索说过:能工摹形,巧匠窃意。我们从不耻于窃意!
4、其实归根到底是品味的问题,终究是品味的问题。
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让自己去接触人类创造出的各种最优秀的成果。”
举两个例子:
1、《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想必大家都看过,非常火,我本人也特别喜欢。但是这本书并不是作者凭空写出来的,而是基于《明史》等正史史料的基础上二次加工,用诙谐的语言重写了这段历史;
2、《悟空传》这本书也是基于《西游记》二次加工而写,里面人物基本不动,而是从原著不同的理解角度去讲述孙悟空的故事。
《明史》和《西游记》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优秀成果,《明朝那些事儿》和《悟空传》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做的创新。
更有甚者比如法国作家大仲马,
他曾说过“什么是历史?就是钉子,用来挂我的小说。”
对于很多名著,历史确实就是一个背景,撑起整部作品的架构,让这幅画挂在墙上的一枚钉子。
细想来,这些名著不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做的创新嘛!
二、拥抱混搭
“然后试着把这些成果运用到自己做的事业上。”
有个TED演讲叫《拥抱混搭》,里面有两个例子比较典型:
第一个是鲍勃·迪伦很多作品都是有原型的,什么意思呢?就是他的作品很多都是在别人的作品基础上混搭出来的;
第二个是乔布斯所说申请专利的多点触摸技术,其实早就问世,他只是把这项技术混搭到自己产品上而已。
我们写影评、书评的时候,也可能去知乎、豆瓣、公众号学习别人的影评、书评,不知不觉可能就会把别人的优秀观点拿来用了。
很少有东西是我们自己从零创造的,
都是在不断的整合混搭。
我们要学会拥抱混搭,
把前人的优秀成果混搭自己所在做的事情上!
三、能工摹形,巧匠窃意
“毕加索说过:能工摹形,巧匠窃意。我们从不耻于窃意!”
模仿并不等于抄袭。
如果只是一味地抄袭,只能学到形似。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
有两个成语可以很形象描绘这种状态,
那就是画虎类犬和东施效颦。
真正的高手,都是偷别人的“意”,
这个“意”指的是精华或者精髓,
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形”。
想偷到“意”需要真正的深入思考,
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人风格,
而不是简单地无脑抄袭!
四、最终决定的是品味
“其实归根到底是品味的问题,终究是品味的问题。”
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有句话深得我心:
“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
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
所有我们读过的书,
看过的电影,
听过的音乐,
走过的路,
爱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