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终于再见到“消失”的她,往事随风飘散,可那些快乐从不曾被遗忘

仅为一个高中生的浅薄认识,如有错误观念的不要杠,不要开骂,谢谢。
部分数据通过录取率的计算而来。
另有部分数据通过搜查而来。如中型饭店年入百万等。欢迎纠正。
每年高考人数约1000多万,今年1200多万
460多万上了本科
又有78万,上了985和211
这其中不乏翘楚上了(北清复浙>
然而当我的父母还幻想着只要能上一本出来即可,一年几十万,熬几年就能百万,发现我即便上了985211出来也很有可能也只是年薪两三万,有的甚至连3000都不到
即使是上了北复交浙的翘楚门,也不定有很好的生活
大概也只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普通人,他们会作何反响?
是以我现在的缺点来继续反抨击我,比如说我不会应酬,所以无法高攀,我没有所谓的情商,所以才没有好工作什么的,来弥补自己的心理,还是怀疑人生,怨天尤人?
究竟是靠贬低我来满足自己,还是如何?
哪怕是研究生出来,在这个时代也不值钱
哪怕我成了博士,公司也不可能达到他们那种一本出来就能年入几十万,努力几年就能百万的境界。
我那心高气傲的姑姑,在我姐以后可能会说,他以前没有好好学习,只能从事画画行业,收入不多也是应该的。
在我这位侄子以后可能会说:他,以前我就看不好他,连应酬都不会,情商低的一批,即便上了本科没有出息,我也不会有多大惊讶
那他的儿子呢,他眼里聪明伶俐,身高体重十分符合,什么宰相痣呀,什么人中啊,手大脚大的孩子,名字都是找算命先生算过的,宝贝儿子又当如何呢?
那他的宝贝儿子真上了清北复浙,这又当如何?
又不是没有那些真正清华北大出来的人,从事着一年几万的生活
如果他儿子也是这样的,他会不会再也不封建迷信了?
我那望子成龙的奶奶,发现我即使上了985211,甚至考研考博出来也没多大成就,到底是靠攻击我来安慰自己呢,还是怨天尤人呢?
读书的确能够给我们跨越阶层的能力。
但更多人,像我们这样的人,读书给我们的只是更多的见识,以及超前的认知。一个好大学带给我们的,可能只是一个不会后悔的青春。
读书虽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是最多的人能接触到的最普罗大众的选择,但读书无法决定一生,一个中型饭店就能做到年入百万,但一个打工的人年入百万却寥寥可数,那如果我把这些事情讲给我长辈,他们只会愤怒的说,既然如此,你就别学了呗,可是我说的是事实,你们不愿接受,这依然是我,大概的,或者说,基本已经能确定的事实,毕竟将近80万985211的人如果都像你们嘴里那样出来就能年入百万,那怎么还有穷人呢?
我只希望他们可以接受这一切。接受,哪怕考研考博也仅仅只能年入几十万,或者更有可能的只是年入几万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