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枫的日本神话观】从记纪神话开始·002 《古事记》中的开辟神话

天地初發之時,於高天原成神,名天之御中主神(訓高下天云阿麻下效此)。次,高御産巣日神。次,神産巣日神。此三柱神者並獨神,成坐而隱身也。
次,國稚如浮脂,而久羅下那洲多陀用幣流之時(流字以上十字以音),如葦牙因萌騰之物而成神,名宇摩志阿斯訶備比古遲神(此神名以音)。次,天之常立神(訓常云登許訓立云多知)。此二柱神亦獨神,成坐而隱身也。
上件五柱神者別天神。
次成神,名國之常立神(訓常立亦如上)。次,豊雲野神。此二柱神亦獨神,成坐而隱身也。
次成神,名宇比地迩神。次,妹須比智迩神。
次,角杙神。次,妹活杙神。
次,意富斗能地神。次,妹大斗乃辨神。
次,淤母陀流神。次,妹阿夜訶志古泥神。
次,伊耶那岐神。次,妹伊耶那美神。
上件自國之常立神以下,伊耶那美神以前,並稱神世七代(上二柱獨神各云一代次,雙十神各合二神云一代也)。

五别天神和神世七代
天地初开之时,高天原上诞生的神名为:天之御中主神(天上的中心主宰者),高御产巢日神(在天上掌管万物生育之神),神产巢日神(掌管幽冥界的神)。这三柱神都是独身神,并且出现后不久便隐没了身形。
当时的国土如同海面上漂浮的油脂一般稚嫩,如同水母一样在海中沉浮,在其中萌芽出如同芦苇的嫩芽一般的事物,化身为神,其名为宇摩志阿斯诃备比古迟神(由芦苇芽生的好男儿),天之常立神(永远存在于高天原)。这两柱神也是独身神,出现后不久便隐没了身形。
以上五柱神就是别天神。
之后诞生的神是国之常立神(国土的神化),丰云野神(大地的神化)。这两柱神也是独身神,出现之后不久便隐没了身形。
随后又诞生了宇比地迩神(泥土的神化),妹须比智迩神(沙土的神化);角杙神,妹活杙神(二者都是木桩的神化);意富斗能地神,妹大斗乃辨神(二者都是住所的神化);淤母陀流神(颜面具备),阿夜诃志古泥神(思想意识的发生);伊耶那岐神,妹伊耶那美神。
以上自国之常立神起始,到伊邪那美神为止,并称为神世七代。两柱独身神各自成一代,十位对偶神每二神合为一代。

最开始人们认为所谓独身神,是超越了男女性别、阴阳兼备的存在,或者独身神根本没有性别。当然,今日通过对宇摩志阿斯诃备比古迟神神名的解读,我们知道这其实是错误的,独身神也是有性别的。而五别天神除了这位好男儿有着明确的性别指向,其余四位都没有能够看出性别的意向,也许高御产巢日神和神产巢日神两位是女性吧,那天之御中主神和天之常立神呢?同样性别模糊的还有神世七代中的两柱独身神,祂们又是男是女呢?这属实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不过考虑到神世七代中的对偶神,女神的名号前加了“妹”作为指示物,这或许证明几位独身神都是男性,如果依此观点,那么日本神话的口味一下子就重了起来。
东北亚三国交流由来已久,其中朝鲜和日本之间的交流往来更加密切,在被唐朝和新罗联军击败于白江口之前,日本是作为海洋文明存在的。这一历史记忆也渗透进了日本人民的神话观念之中,作为海洋文明的历史记忆也使得日本的开辟神话表现出不同于中国和朝鲜的奇妙物语。
五别天神的出现,建立了天津神支配的高天原、国津神所居住的苇原中国和地下的黄泉之根国,这样一个垂直三层的神话世界。而神世七代则意味着在大地形成之后,世间有了男女和阴阳之分,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所代表的男女两性的结合,成为了创造国土和化生万物的根本。

於是天神諸命以詔伊耶那岐命、伊耶那美命二柱神,修理固成是多陀用幣流之國。賜天治矛,而言依賜也。故二柱神立天浮橋(訓立云多多志)而指下,其治矛以畫者,許袁呂許袁呂迩(此七字以音),畫鳴(訓鳴云那志)而引上時,自其矛末垂落之鹽之累成嶋,是淤能碁呂嶋(自淤以下四字以音)。
於其嶋天降,坐而見立天之御柱,見立八尋殿。於是問其妹伊耶那美命曰「汝身者如何成」,答曰「吾身者成,々不成合處一處在」。尓伊耶那岐命詔「我身者成,々而成餘處一處在。故以此吾身成餘處,刺塞汝身不成合處,而爲生成國土(訓生云宇牟下效此)。生奈何」,伊耶那美命答曰「然善」。
尓伊耶那岐命詔「然者,吾與汝行,迴逢是天之御柱而爲美斗能麻具波比」(此七字以音),如此云期,乃詔「汝者自右迴逢,我者自左迴逢」。約竟以迴,時伊耶那美命先言「阿那,迩夜志愛袁登古袁」(此十字以音下效此),後伊耶那岐命言「阿那,夜志愛袁登賣袁」。各言竟之後告其妹曰「女人先言,不良」。
雖然久美度迩(此四字以音),興而生子水蛭子,此子者,入葦船而流去。次,生淡嶋,是亦不入子之例。
於是二柱神議云「今吾所生之子不良,猶宜白天神之御所」,即共參上請天神之命。 尓天神之命以布斗麻迩尓(上此五字以音)ト,相而詔之「因女先言而不良,亦還降改言」。
故尓反降,更往迴其天之御柱如先。於是伊耶那岐命先言「阿那,夜志愛袁登賣袁」,後妹伊耶那美命言「阿那,迩夜志愛袁登古袁」,如此言竟而御合。
生子淡道之穗之狹別嶋(訓別云和氣下效此)。
次,生伊豫之二名嶋。此嶋者,身一而有面四,毎面有名。故伊豫國謂『愛比賣』(此二字以音下效此),讚岐國謂『飯依比古』,粟國謂『大宜都比賣』(此四字以音),土左國謂『建依別』。
次,生隱伎之三子嶋,亦名『天之忍許呂別』(許呂二字以音)。
次,生筑紫嶋,此嶋亦身一而有面四,毎面有名。故筑紫國謂『白日別』,豊國謂『豊日別』,肥國謂『建日向日豊久士比泥別』(自久至泥以音),熊曾國謂『建日別』(曾字以音)。
次,生伊岐嶋,亦名謂『天比登都柱』(自比至都以音訓,天如天)。
次,生津嶋,亦名謂『天之狹手依比賣』。
次,生佐度嶋。
次,生大倭豊秋津嶋,亦名謂『天御虚空豊秋津根別』。
故因此八嶋先所生,謂『大八嶋國』。
然後還坐之時,生吉備兒嶋,亦名謂『建日方別』。
次,生小豆嶋,亦名謂『大野手比賣』。
次,生大嶋,亦名謂『大多麻流別』(自多至流以音)。
次,生女嶋,亦名謂『天一根』(訓天如天)。
次,生知訶嶋,亦名謂『天之忍男』。
次,生兩兒嶋,亦名謂『天兩屋』(自吉備兒嶋至天兩屋嶋,並六嶋)。

众天神命令伊邪那岐命和伊邪那美命去修固漂浮着的国土,将其建造完成,并赐给祂们一支天沼矛(饰以美玉的长矛)。于是二柱神站立在天浮桥(连接天与地的通路)上,将矛头插入大海,发出許袁呂許袁呂(拟声词,咕噜咕噜)的声音。提起矛时,从矛尖滴落的海盐积聚成岛,也就是淤能碁吕岛(自然凝结的岛)。
二柱神降临到岛上,竖起天之御柱(代表天庭中心的柱子),建立八寻殿(大房子)。随即伊邪那岐向自己的妹妹伊邪那美问到,你的身体是怎样长成的?伊邪那美回答说,我的身子已经长成,只是有一处没有合在一起。伊邪那岐说到,我的身体也已经长成,只有一处多余,把我多余处塞进你的未合处生产国土怎么样?伊邪那美应到,这样很好。
于是伊邪那岐告诉伊邪那美,我和你绕着天之御柱走,在相遇的地方交媾。如此约定之后,又告知伊邪那美,你从右边走,我从左边走。两人相遇之时,伊邪那美先开口道,哎呀,好帅气的小哥哥;伊邪那岐后开口道,哎呀,好漂亮的小姐姐。各自说罢之后,伊邪那岐说,女的先开口说话不吉利。
果然,两人交媾之后虽然生下一个孩子,但这个孩子是个水蛭子(发育不全的胎儿,无手无脚的孩子,或者得了软骨病的孩子),这个孩子被放进芦苇船中顺水飘走了。之后又生了淡岛,也不算在二柱神的御子之中。
二柱神随即商议,现在我们生的孩子都不好,应该到天神的御所禀报。于是便一同上天向天神请示应该怎么做。天神命二柱神焚烧鹿骨占卜,在看过鹿骨之后,告诉祂们,女的先开口说话不吉利,你们回去重来一遍。
于是二柱神再次下界,重新绕着天之御柱又走了一遍。这次伊邪那岐先开口道,哎呀,好漂亮的小姐姐;之后伊邪那美说到,哎呀,好帅气的小哥哥。如此说完之后,两人再次交媾。
这之后二柱神生下了淡道之穗之狭别岛(即淡路岛,穗之狭是多穗的意思,别是对男子的敬称)。
又生下了伊豫之二名岛(四国岛的古称),此岛是一个身子但却有四张脸,每张脸各有其名——伊豫国叫爱比卖(即爱媛;比卖可写作日女,或者大家更加熟悉的罗马字hime,通常写作姬或者媛),赞岐国叫饭依比古(饭即是谷物,比古是御子之意,饭依比谷即为被饭之灵凭依的男子),粟国叫大宜都比卖(掌管食物或者说农作物的女神,她在后面还会被伊邪那兄妹生下一次),土左国叫做建依别(土左是土佐的旧称,建依是威猛的男子之意)。
又生下了隐岐之三子岛(隐岐群岛分为岛前和岛后,岛后是一个大岛,岛后是三个小岛,也就是所谓的三子岛),别名“天之忍许吕别”(忍意指具有威力的事物,许吕是凝聚之意,其名称含义是与上界有关联的、优秀的、充满威严的男子)。
又生下了筑紫岛(九州岛的古称),此岛同样长着一个身子四个脑袋,每个脑袋各有其名——筑紫国叫白日别(白日即光辉的太阳),丰国叫丰日别(丰日即阳光充沛),肥国叫建日向日丰久士比泥别(朝向太阳、如同太阳般勇猛的奇异男子),熊曾国叫做建日别(像太阳般的勇猛男子)。
又生下了伊岐岛(即壱岐岛),又叫做天比登都柱(与天相接的柱子)。
又生下了津岛(即对马岛),又叫做天之狭手依比卖(天之渔神凭依的女性)。
又生下了大倭丰秋津岛(谷物丰收的大和),又叫做天御虚空丰秋津根别(神圣的天空之丰收神)。
这八岛是最先出生的,所以又叫做大八岛国(古代日本对内称呼,对外称日本)。
之后又生了吉备儿岛(儿岛半岛),又叫做建日方别(威猛的东南风般的男子)。
还生下了小豆岛,又叫做大野手比卖(如同广阔原野般的女性)。
还生下了大岛,又叫做大多麻流别(停驻诸多船只的男人)。
还生下了女岛(即姬岛),又叫做天一根(与天连接的根源)。
还生下了知诃岛(五岛列岛),又叫做天之忍男(与上界相关联的、优秀的、威严的男子)。
还生下了两儿岛(男女群岛的男岛和女岛),又叫做天两屋(屋指屋顶形状的岛屿,即天空中的两个屋子)。
自吉备儿岛到天两屋岛,一共是六岛。

难怪本居氏认为《古事记》是“大和心”最纯粹的体现,作为一个仅通过日本动漫较多接触日本文化的伪宅,对于日本国学的概念,印象最深的是《全金属狂潮》中的主角上国文课时,诵念课文中的日本国学著作,其中的拟声词的运用格外吸引我。在《古事记》里,这样的拟声词不就出现了吗?許袁呂許袁呂迩,写作罗马音是koworokoworoni,的确是很形象、很直白的表达。有意思的是我和群友讨论记纪神话中的开辟神话时,我说伊邪那兄妹造岛的过程就像是用过饱和溶液析出结晶体一样,天沼矛的本质就是搅拌溶液用的玻璃棒。仔细想想也没毛病,毕竟你看,玉和玻璃棒都是透明的不是吗?
碁,我在翻译中保留了原文,没有写做部分译文所用的“基”。碁,读作“棋”,没错,就是围棋的棋,这也是碁字的本意。似乎只有在港台地区才有读作“基”的用法,也许译作“基”是译者认为这岛是盐堆积为基础形成的岛屿吧。但是考虑到日本棋圣写作“碁聖”,最后我还是译作了“碁”。
在淤能碁吕岛岛上,伊邪那兄妹竖起了天之御柱,锚定了日本的中心,开始建造国土,随后进行婚配。这里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兄妹婚配的主题在诸多开辟神话中都有体现,东北亚三国都有可以列出公式来排比的相似内容。通过特定的仪式,使得本不该结合的兄妹二人结合,诞下世间万物,如果说非要举出什么特殊的,那就是日本多了一个失败的过程吧。

由于错误的仪式,伊邪那兄妹生下了水蛭子,这是个没有手脚的孩子,当然也有可能是指这是一个得了软骨病的孩子。这个孩子被放入苇舟中流放走了,根据部分军记物语所说他后来漂流到摄津国,成为领海之神。后来也有将水蛭子将七福神的惠比寿同一视的,连日本民间传说也有因养水蛭的而发财的。为什么是将水蛭子放入苇舟,投入大海呢?因为芦苇具有驱除邪气的魔力。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袚禊的仪式,经过仪式之后,水蛭子已经洗去了身上的“祸”。这一仪式很容易让我联想到日本民俗之一的人形放流,巧的是,日本有一个以供养人偶出名的“人形神社”——淡岛神社。没错,这个神社的名字和伊邪那兄妹不承认的第二个孩子的名字一模一样。淡岛,伊邪那兄妹倒霉的第二个孩子,祂的父母对祂深恶痛绝,甚至于将第三个孩子取名叫做淡路岛来毫不掩饰祂们对这个孩子的仇恨。我们无从得知淡岛身上又出现了什么隐疾,或许是侏儒症?
一个软骨病、一个侏儒症,或许是摄入过多的盐反而抑制了钙的摄取吧(大嘘)

《古事记》中所记载的开辟神话所体现的内容就不更多赘述了,时隔良久系统的对过去所了解的知识进行整理,的确收益颇丰。至少我以前的确是没发现大号蚕宝宝大宜都比卖居然被伊邪那兄妹生下了两遍。
而在几年前,我也决计是不会将伊邪那兄妹的圣婚当作是炼铜的,然而现在……哎,不说了,大和平板就大和平板吧,你们开心就好。顺带一提,我在翻译中没有进行注释,伊邪那兄妹名字中的伊邪那正是“引诱”之意,果然这两兄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