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交叉学科第一名,424分备考经验分享(编程方向)

各位同学好,我是刘畅。2020年报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专业编程方向,初试总分424,政治71,英语83,680理论基础120,981专业基础150
在本次的分享中,我会总结一下考研动机、考研信息收集、初试备考经验、考试后勤建议等相关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01 考研动机
在正式备考之前,明确“为什么要考研”是十分重要的,它将是支撑长达半年以上的备考复习阶段的主要动力来源。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缺乏明确且坚定的动机很容易导致复习的半途而废,让自己在考研的起跑线上就输给别人。
一种最为常见的考研动机是希望通过获取研究生学位来获得更好的工作条件和薪资水平。但对于信息艺术设计这个接近录取率是几十分之一的专业而言,这样的动机是绝对没有竞争力的。也就是说,如果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备考应试的话,最好提前做好来年再战的心理准备。
另一种比较不充分的动机是希望借考研继续留校,避免走上社会。我本人在本科毕业时就曾抱着这样的想法报考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结果自然是光荣落榜。考研是面向全社会的,换言之,我们的竞争者可能是为这个专业准备了4年的应届生,也可能是有过工作经历、目标明确、执行力极强的往届生。我们是不可能凭借一个可有可无、无关痛痒的动机,去打倒这样的竞争者的。
在考研中最终成功的一定是那群想要证明自己、提升自己的人。如果你不是,那么请先变成那样的人;否则为备考浪费半年时间或者是优秀的就职机会,是十分不值得的一件事。
02 考研基础信息汇总
在这一部分中,我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把一些能获取到相关信息的网站进行汇总。
1.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https://yz.chsi.com.cn/。对应的app和微信公众号都叫“学信网”。这个是考研最重要的一个网站,考研相关的一般信息的汇总。考试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基础信息查询等都需要使用研招网。
2. 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z.tsinghua.edu.cn/。相关的信息在清华大学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通常也会同步发布。学校的具体的考研安排(比如考试那天的考生入口设置、餐厅安排等)都会在清华研招网公布。另外,报名缴费等一些环节也会在清华研招网进行。
3. 清华美院官网:http://www.ad.tsinghua.edu.cn/index.htm。对应的微信公众号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一些系内的具体考研安排(比如特殊文具的需要等)会在美院官网公布。此外,美院官网中有2020年发布的对于信息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简介,里面简单介绍了学院的对于本专业的人才需求与培养方向,可以作为对专业的了解。
4. 信息艺术系官网:http://www.infoartdesign.org/。信息艺术系的官网虽然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内容更新,但其中包括了系内所有老师的名单和简单介绍。在复试阶段会有比较大的作用。专业目录每年都会发生变化,主要需要关注的是招生人数以及具体的考试科目。信息艺术设计通常在最后一项。另外提一句,有些专业会给出具体的考试范围和参考书籍,但信息艺术设计是没有给出相关参考的,详细的考试内容我会在后面展开。
5. 信息艺术设计2020线上毕业作品展:https://exhibition.ad.tsinghua.edu.cn/。这个是2020年信息艺术设计的毕业作品展,复习的时候可以看一看以往学长学姐的作品作为参考。
03 备考建议
我个人是从2020年4月开始备考的。由于我本人已经毕业五年了,且考试前并没有多少编程基础,因此所有相关内容都要从零学起。
我在备考的时候并没有做特别详细的计划安排,因为我觉得制定计划本身就会产生焦虑,计划未完成又会带来更大的焦虑。因此整个备考过程我基本上是根据手上的资料和任务来自由调整每天的学习安排的。不过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请谨慎选择。
我备考的大致的复习时间安排如下:
4-7月,自学C++。
8-10月,自学数据结构。同时在9月开始进行政治学习,并每天做1-2篇往年考研的英语试卷。
10-11月,参加一只朝菌设计学院的680理论基础相关课程。同时同步推进政治、英语的复习。
11-12月,个人整理、刷题等。取消周末休息直至考试结束。
下面我会逐一介绍各个科目的备考方法。
1)政治
我个人的政治学习是参加了b站徐涛老师的线上课程的。他的课程分为基础班和刷题班。根据课程,我大致将政治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听课和刷题,后者更为重要。听课过程就是对知识点有个大概的了解,如果要实际参加考试,必须通过刷题班明确知识点的具体应用。
简而言之就是,如果时间充裕、预算充足,可以听课和刷题兼顾;否则就以刷题为主。
在纸质材料上,我选用的是肖秀荣的政治知识点精讲精练及徐涛的全套纸质材料(主要是习题册、模拟卷、背诵笔记、考前预测等)。从2020年考研的实际结果来看,徐涛在分析题上的押题准确率高,而肖秀荣在选择题上的押题准确率高。实际备考时,有时间有精力的话可以尽量多做一些考研讲师的模拟题。
在实际考试过程中,由于政治有大量简答题,因此一定要注意卷面整洁。网上可以购买到考研尺,能辅助答题,使文字作答看起来更加简洁。
2) 英语
我只做了一些往年真题试卷(我使用的是张剑黄皮书那套卷子,除了真题外还会有解析和作文范文),同时整理了其中的生词,在每天早晚进行复习。对于英语我没什么有效意见,多刷题、增加阅读量即可。
关于英语学习有两个公众号可以推荐:翻吧、高斋外刊双语精读。
3)680理论基础
680理论基础这个课在招生目录中没有给出任何参考书籍,具体的考试方向也并不明确。因此这部分的复习我是参加了一只朝菌设计学院的相关课程的。课程的讲解由信息艺术设计的学长和学姐负责,具有很强的参考性。此外,680课程的内容不仅对初试有帮助,对复试的帮助更加明显。基本上复试的内容都是680课上讲过的内容的衍生和应用。
对于680而言,最重要的不仅是听课,是自己的总结和整理。在学长学姐讲课内容的基础上,必须自己主动地去找深入的内容、具体的应用、类似的案例等。我之后会把备考过程中个人所做的总结以及相关内容的网址汇总上传到之前提到的那个github网址上。
此外,对于科技、人机交互、多媒体艺术等等方面的积累也非常重要。要善于在平时的生活中寻找素材,发现那些存在不足和缺陷的设计并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它们都会是考场上用于拓展卷面内容的重要材料。
对680的相关内容的积累主要是为了达到以下目的:清楚产品背后的大致技术原理、理解产品的理念及其希望解决的问题、对现有产品给出改进思路、根据现实场景提出解决方案、根据技术组合提出创新性产品。
在应试方面,建议各位同学在考试前自己用往年试题进行几次模拟考,确定一下自己在考试的3个小时内能写多少内容,并做好时间安排。另外,680的考试通常也是在大量的白纸上书写,因此也建议使用考研尺保证卷面整洁。
下面我会简单推荐一些用于积累680知识和素材的书籍、公众号等。
680推荐书籍
物联网——体系结构、协议标准与无线通信(RFID、NFC、LoRa、NB-IoT、WiFi、ZigBee与Bluetooth),清华大学出版社,高泽华、孙文生编著。
现代传感器手册——原理、设计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美]雅各布·弗雷登编著。
增强人类——技术如何塑造新的现实,机械工业出版社,Helen Papagiannis著。
人工智能导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李德毅主编。
公众号
机器之心、普象工业设计小站、智东西、DeepTech深科技等。
创作者
b站的“电玩科技AK”(主讲技术相关的知识,youtube能找到更多他的视频)。
4) 981专业基础
981专业基础同样没有给出参考书籍,但根据往年的考试可以确定主要的考试方向是C++和数据结构。而这两门课在学堂在线平台上都有清华大学自己开设的公开课,C++由郑莉老师主讲,数据结构由邓俊辉老师主讲。
我之前提到,在备考之前我几乎没有编程基础,因此备考时是完全依靠学堂在线网的这两门课程的。但从最后的试题来看,我个人认为这门课的难度其实并不大,只要完整听完学堂在线上的公开课并掌握其中80%的基础内容,在考试中就能比较游刃有余了。但除了单纯的听课外,还需要做到一下几点:
尝试自己手写一下书上给出的相关代码。
做学堂在线上课程自带的练习题。
做C++的书本课后习题。(数据结构的习题册虽然不用自己动手做,但至少要看一遍,心里有个数)因为考题有可能会出自那里(2020年编程方向的第四部分的第一题就出自习题解析第7页的1-9)。
数据结构课程有自己的课程网站,里面对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练习大题,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最好做一做,对能力提升还是很有帮助的。
可以做一些leetcode上简单和中等难度的练习(不用做高难度的,因为考试不会考这么难,部分往年题中出现过的除外)。
除了清华自己的课程外,还有以下的内容也可作为参考,但要记住:如果其他材料与清华本校课程中出现了一些概念上的冲突,一律以清华的概念为准。
浙大陈越老师的基于C语言的数据结构课程。
王道考研的相关内容。
.https://pintia.cn/market中会有一些C++和数据结构的相关模拟考题可以参考(这个需要付费,一般你充个100元就能把重要的试题刷个遍了)。
一只朝菌设计学院这边有相关的往年回忆例题可以作为复习的参考,建议在考试前至少要都过一遍。另外,他们也开设有981的课程。我的建议是,除非自己有很好的自控力和自己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有一定的C++及数据结构的基础,否则不建议自学。老师的监督和问题的解答是能给学习带去很大帮助的。
5)复试
关于复试,其实能讲的不多。我个人在复试过程中其实非常紧张,因为从最终的分值来看,复试是占据60%分值的。但回过头想,其实完全没有那么紧张的必要,过分的紧张反而还影响了自己的发挥。所以对复试的最重要的建议就是“做好你自己”。
复试笔试的内容基本上就是初试680内容的拓展,在此不多赘述。
复试面试虽然要求制作作品集,但其实老师们是希望通过作品集来了解考生个人。换言之复试的面试是一个重要的自我展示的时刻。我们要通过30分钟的面试来让老师们了解我们的设计思想、处理问题的手段以及我们个人的优缺点。因此,一定要避免过度紧张,轻松、大方地去面对老师。
此外,在复试准备时,最好在一只朝菌设计学院这边参加一下前辈们组织的模拟面试,前辈们会给出十分具有帮助性的建议。我个人就是在模拟面试之前,自己对着摄像头做了好久的个人展示练习,觉得展示内容简直完美。在复试前一周参加了模拟面试时,才发现展示存在巨大问题,然后紧急对展示进行了修改。因此,一定对着他人做一次展示,倾听他人给出的批评意见。
04 考试后勤建议
这里我会简单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一些考试实战准备的相关经验。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些后勤准备相关的东西虽然琐碎,但也相当关键。
首先,考研报名和确认会在每年的9月至10月。大约在10月初,就会确定具体的考研时间。在确定考研时间后,最好第一时间完成酒店和机票的预定。本专业的考试耗时两天,我个人考试时订了4晚,在考试前两天就抵达了北京。这样可以保证有一天时间可以适应一下环境,也可以进学校熟悉一下路线。往年是可以提前进学校查看场地的,但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被禁止了,2021年是否还可以要看12月清华研招网的公告。
在交通的选择上,动车和飞机其实没什么差别。但由于动车订票一般是没法超过两个月的,因此在十月初基本只能选择订机票。
酒店的预订一定要尽早,否则到后面邻近学校的就只有四五百以上的高价酒店了。尽量不要考虑那种要坐地铁的酒店,实在要订也别超过2站。如果可以,尽量订位于校门口一公里以内的酒店。2020年考研由于疫情只开放了东侧艺术博物馆的校门,今年订酒店可以优先考虑订在那附近。
第二,文具的准备。主要还是再推荐一下之前提到的考研尺,对于要写大量文字的考试而言确实很有帮助。另外,考交互的同学好像还要额外准备固体胶和小刀,靠动漫编创的同学还需要准备画板画具之类的。额外的文具准备在清华美院的网站通知上一般会提到。
第三,证件、材料等。最重要的就是准考证,建议打印两份以防万一。2020年时还需要额外准备核酸检测报告及体温记录材料等,这些在清华研招网都会给出公告。
第四,时间安排。建议最好能提前半小时左右到达教室。编程方向的考生考试全程都在第六教学楼,从校门口走进去大概要花10分钟左右。上午场的考试进行到11:30,下午场的考试14:00就开始,中午的午休时间其实是很有限的。我个人不是很建议去清华内部的食堂就餐,一是距离远,二是人多,一来一回耗费大量时间精力,非常影响下午的考试。如果订的是学校周边的酒店,除去来回赶路和午餐外,大概中午还能有30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最后,希望各位同学也能备考顺利,一战成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