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实验七 软膏剂的制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不同类型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二)掌握软膏剂中药物释放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基质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二、【实验教学内容】
(一)实验原理
软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的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外用制剂。它可在应用部位发挥疗效或起保护和润滑皮肤的作用,药物也可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基质是软膏剂的赋形剂,它使软膏剂具有一定的剂型特性且影响软膏剂的质量及药物疗效的发挥,基质本身又有保护与润滑皮肤的作用。软膏基质根据其组成可分三类:油脂性、乳剂型和水溶性基质。用乳剂型基质制备的软膏剂亦称乳膏剂,O/W型又称霜剂。
软膏剂可根据药物与基质的性质用研合法、熔合法和乳化法制备。固体药物可用基质中的适当组分溶解,或先粉碎成细粉(按中国药典2002年版二部凡例标准)与少量基质或液体组分研成糊状,再与其他基质研匀。所制得的软膏剂应均匀、细腻、具有适当的粘稠性,易涂于皮肤或粘膜上且无刺激性。软膏剂在存放过程中应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油水分离等变质现象。
(二)器材与试剂
器材:恒温水浴箱、研钵、软膏板、软膏刀、烧杯、玻棒、显微镜、等。
试剂:水杨酸、液体石蜡、凡士林、白凡士林、十八醇、单硬脂酸甘油酯、十二烷基硫酸钠、甘油、羟苯乙酯、石蜡、司盘40、乳化剂OP、羧甲基纤维素钠、苯甲酸钠等。
(三)内容与方法
1、油脂性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
(1)处方

(2)制备:取水杨酸置于研钵中,加入适量液体石蜡研成糊状,分次加入凡士林混合研匀即得。
(3)注释
① 处方中的凡士林基质可根据气温以液体石蜡调节稠度。
② 水杨酸需先粉碎成细粉,配制过程中避免接触金属器皿。
2、O/W乳剂型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
(1)处方

(2)制备
取白凡士林、十八醇和单硬脂酸甘油酯置于烧杯中,水浴加热至70~80℃使其熔化,将十二烷基硫酸钠、甘油、羟苯乙酯和计算量的蒸馏水置另一烧杯中加热至70~80℃使其溶解,在同温下将水相以细流加到油相中,边加边搅拌至冷凝,即得O/W乳剂型基质。
取水杨酸置于软膏板上或研钵中,分次加入制得的O/W乳剂型基质研匀,制得20g。
(3)注释
① 采用乳化法制备乳剂型基质时,油相和水相混合前应保持温度约80℃,然后将水相缓缓加到油相溶液中,边加边不断快速顺向搅拌,使制得的基质细腻。若不沿一个方向搅拌,往往难以制得合适的乳剂基质。
② 水相温度可略高于油相温度。
③ 设计乳剂基质处方时,有时加入少量辅助乳化剂,可增加乳剂的稳定性,处方中单硬脂酸甘油酯即为辅助乳化剂。
④ 决定乳剂基质类型的主要是乳化剂的类型,但还应考虑处方中油、水两相的用量比例。例如,乳化剂是O/W型,但处方中水相的量比油相量少时,往往难以得到稳定的O/W型乳剂基质,会因转相生成W/O型乳剂基质,且极不稳定。
3、W/O乳剂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
(1)处方

(2)制备
取锉成细末的石蜡、单硬脂酸甘油酯、白凡士林、液体石蜡、司盘40、乳化剂OP和羟苯乙酯于烧杯中,水浴上加热熔化并保持80℃,细流加入同温的水,边加边搅拌至冷凝,即得W/O乳剂型基质。用此基质同上制备水杨酸软膏20g。
(3)注释
乳化剂OP商品名为0340乳化剂OP(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HLB值15.0,为O/W型乳化剂,易溶于水,10g/L水溶液的pH为5~7,遇酸、碱、重金属、盐类和硬水均较稳定,但遇大量铁、镁、铝、铜等离子时,表面活性下降。
4、水溶性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
(1)处方

(2)制备
取羧甲基纤维素钠置于研钵中,加入甘油研匀,然后边研边加入溶有苯甲酸钠的水溶液,待溶胀后研匀,即得水溶性基质。用此基质同上制备水杨酸软膏20g。
(3)注释
用CMC-Na等高分子物质制备溶液时,可先撒在水面上,放置数小时,切忌搅动,使慢慢吸水充分膨胀后,再加热即溶解。否则因搅动而成团,使水分子难以进入而导致很难溶解制得溶液。若先用甘油研磨而分散开后,再加水时则不结成团块,会很快溶解。
(四)实验结果
将制备得到的四种水杨酸软膏涂在自己的皮肤上,评价是否均匀细腻,记录皮肤的感觉,比较四种软膏的粘稠性与涂布性。
三、【思考题】
(一)讨论四种软膏中个组分的作用。
(二)大量制备软膏时如何对凡士林进行预处理。
(三)软膏剂制备过程中药物的加入方法有哪些?
(四)制备乳剂型软膏基质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要加温至70~80℃?
(五)用于治疗大面积烧伤的软膏剂在制备时应注意什么?
附:软膏剂质量检查及质量评定方法
1、乳剂型软膏基质类型鉴别
(1)如苏丹-Ⅲ油溶液1滴,置显微镜下观察,若连续相呈红色,则为W/O型乳剂。
(2)加亚甲蓝水溶液1滴,置显微镜下观察,若连续相呈蓝色,则为O/W型乳剂。
2、稳定性试验
将各基质均匀装入密闭容器中,编号后分别置烘箱(39±1℃)、室温(25±3℃)和冰箱(5±2℃)中一个月,检查其含量、稠度、失水、酸碱度、色泽、均匀性、霉变等现象。
3、基质配伍试验
将5g基质与主药按常用浓度制成软膏后,置密闭容器中,贮放一定时间,观察基质是否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