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开国上将回忆夜袭阳明堡趣事,我的机枪手要砍一个飞机尾巴扛回去,最后为啥没成功?

2023-03-06 13:16 作者:真正的半壶老酒半支烟  | 我要投稿

开国将帅除了一两位之外,大多是乐天派,大家印象最深的,当然是陈赓大将:敢偷朱老总的苹果(有人说是枣子),敢把彭总的白水换成白酒,主席有时候也只能摇头苦笑,周总理倒是对陈赓十分包容——两人实在是太熟悉了。

陈赓整蛊的时候,还有个合伙人,这个合伙人叫陈锡联,1955年授衔上将时还在开玩笑:“我身子前后左右有四个洞,因此心中有气出得快,心胸宽。”

提起陈大将,大家就会想起神头岭、响堂铺和南线大追歼,提起陈上将,大家也会想起夜袭阳明堡。轰动全国的那一战之后,陈锡联很遗憾地总结:“这仗其实没打好,只知道拿铁锹砍,这能砍坏几架啊?如果我们那时对飞机懂得多一点,就会倒上汽油把它烧光,会干得更漂亮。”

陈锡联说的是实情:在夜袭阳明堡之前,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的指战员,根本就不曾近距离看过飞机,有一位机枪手在战前还很激动地表示:我要砍下一条飞机尾巴扛回来——他是不是把飞机当会飞的鸡了?

机枪手要砍飞机尾巴扛回来,这还真确有其事,并且明明白白写在陈锡联的回忆文章《夜袭阳明堡飞机场》(下文黑体字均出自陈锡联回忆)之中的。

陈锡联和连襟陈赓一样胆大心细智勇双全,又同样机智幽默,他的回忆文章,也是妙趣横生。

陈赓和陈锡联能成为连襟,这里面还有一桩趣事。

1943年,二陈赓都在延安学习,学习期间也要参加劳动,他们上工的时候要推着独轮车走很远的路程,觉得有些累的陈赓就跟陈锡联商量:来回的时候小车都空着,去的时候我推车你坐车,回来的时候我坐车你推车,咋样?

去的时候,体力充沛的陈赓推着心情愉快的陈锡联,两人都很高兴,回来的时候,筋疲力竭的陈锡联看着车上逍遥自在伸懒腰的陈赓,这才发现自己上当了。

陈赓心里也有点“过意不去”:“兄弟,你为人这么实诚,对大哥这么好,我把妹妹嫁给你吧。”

后来陈锡联妻子病逝,陈赓真把妻子王根英(已牺牲)的妹妹王璇梅介绍给了陈锡联,两个人成了连襟。

二陈虽然级别不同,但是心中同样充满阳光,在抗日战场上,也都屡建奇功,咱们接下来的话题,就是来聊一聊夜袭阳明堡中的趣事——抗战艰难百战多,话题往往比较沉重,咱们今天还是换一个角度,来看看那一仗打得有多酣畅淋漓。

阳明堡之战发生于1937年10月19日,在前两天,陈锡联打听到附近驻着一个晋绥军的团长,据说他和日军打过仗,是前两天才带着少数部队从大同方面退下来的。于是他就决定去拜访一下,想吸取点与日军作战的经验,了解一下周围的敌情。

陈锡联寻遍了附近的大小山沟,好不容易才在一个偏僻的山脚下找到了这位团长。陈锡联刚说明来意,那位晋绥军团长便谈虎色变地说:“日军实在厉害呀!天上有飞机,地下有大炮,他们的炸弹、炮弹都像长了眼睛一样,我们的电台刚一架上,就遭轰炸了!”

陈锡联强忍住鄙视和憎恶:“那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打敌人的呢?”

晋绥军团长的回答令人大跌眼镜:“我们还没有看见日军,队伍就垮了下来,现在敝部只剩下一个连了……”

还没看到鬼子,晋绥军一个团就只剩下一个连,估计除了高卢鸡,没有人能跟阎老西的部队相提并论了——很多人都说晋绥军装备比川军和滇军都好,但是战斗意志和战斗力远远不如,也不知是深是假。

陈锡联觉得再问下去也是瞎耽误工夫,他忍着气起身告辞那位团长还嬉皮笑脸(陈上将原文如此)地“好心提醒”:“抗什么战!抗来抗去只不过抗掉了我们的小锅饭而已……老弟,放明白点!看你们那副装备,和日军真干起来,还不是‘白送礼’?”

陈锡联怒火中烧,在心里骂了七八句后转身就走,几个营长没有团长那么大度,骂骂咧咧一路。

晋绥军连鬼影子都没看见就溃退,一点有用的情报都没有,陈锡联只好带着两个营长自己去侦查,并遇到了一个被鬼子抓去运弹药的老百姓。

这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打着赤脚的老乡,是从阳明堡机场逃出来的劳工,他介绍的情况,跟陈锡联一整天观察到的情况大体吻合:平时,机场上飞机分三列停放,每列八架,计二十四架。白天轮番去轰炸太原、忻口,晚上都停在这里。日军的一个联队大部驻在阳明堡街里,机场里只有一小股守卫部队。

当时鬼子正忙于向太原进攻,根本想不到会有人绕到背后来揍它。陈锡联认为出其不意突然袭击,完全有把握端掉这个大鸡窝。

在战前动员会上,陈锡联问了战士们一个问题:“飞机全身包着铝皮,子弹穿不透怎么办?”

这是当年的问题,后来陈锡联也承认,自己确实不知道飞机的防护能力根本就没那么强,子弹穿透铝皮并不困难。

但是当年大家都不熟悉“铁鸟”,于是回答也五花八门:“没问题,团长,只要摸进机场,保证把龟儿子的飞机敲个稀巴烂!”“我们研究好了,用手榴弹捶它!”

说敲就敲,负责主攻的三营,还真是人手一把铁锹,全团有名的机枪班长老李挥着拳头怒吼:“我定要缴架飞机回来给他们(晋绥军)瞧瞧!”

有人笑着提出质疑:“那样大的家伙,你能扛得动吗?”

老李也不服输:“扛不回整的,砸个尾巴也行!”

战士们被哄堂大笑后整装出发,在战略上藐视对手,在战术上重视对手,这一方针在八路军中得到了完全的执行:战士们一律轻装,棉衣、背包都放下了,刺刀、铁锨、手榴弹,凡是容易发出响声的装具,也都绑得紧紧的。

长长的队伍,顺着漆黑的山谷行进,神速而又肃穆。向导就是先前陈锡联侦察时遇到的那位老乡,在他的引导下,部队很快涉过了滹沱河,,爬过了铁丝网,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进了机场。

三营十一连扑向机场中央的机群一边飞奔一边咬着牙悄声怒骂:“龟儿子!在天上你耍威风,现在该我们来收拾你啦!”

大家都想缴获一架飞机,陈锡联看到了有趣的一幕:“战士们越打劲头越大,有的边打边喊:‘这一架算我的!’也有人七手八脚地往机身上爬。”

机枪班长老李爬上了一架飞机的尾部,端起机枪向机身猛扫,一梭子子弹打完,“老李的那挺机枪不响了。原来他正举着铁锨猛砸,嗬!他倒真想砸块飞机尾巴拿回去哩!”

三营长赵崇德赶忙跑过来大喊:“快打!砸什么!”

眼看砍一条飞机尾巴扛回去的愿望落空,老李只能又抱起机枪扫了起来,几十分钟后,机场守卫队大部就歼,大部分敌机也被熊熊烈火吞噬。

八路军撤出战斗后,驻在阳明堡镇里的日军装甲车才急急赶来增援,机场里的残敌却把增援他们的部队误认为是八路军,枪炮齐鸣自相残杀好一阵才发现是误会。

夜袭阳明堡机场是我七六九团出征抗日的第一仗,这次战斗,毁伤敌机二十余架,毙伤日军一百多名,机枪手老李却感到很遗憾:再给我一点时间,那飞机的尾巴,就被我砍下来了!


开国上将回忆夜袭阳明堡趣事,我的机枪手要砍一个飞机尾巴扛回去,最后为啥没成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