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59):“正四面体、正八面体的三维空间立体构型(8)”

2023-01-13 08:30 作者:芙娜F伊斯卡-Official  | 我要投稿

在上篇文章完成了对于单源质微观最小球的大致说明以后——其实在上篇文章中我只讨论了与单源质微观最小球有关的极为有限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相当多预计能够占到完整版的物理学万物理论的七成左右,如果对其进行完整说明,估计得搞出一篇上万字甚至是上十百千万字的文章,写那么多东西估计能把人累死,所以还是慢慢来吧——这篇文章来粗略讨论下双源质最小微观球也即“反物质”的核心物理结构构成。

双源质最小微观球,也即只含有两个单位源质的最小微观球。此类最小微观球与其他的最小微观球一样是由四个单位的基本物理单位——“源质”与“能量”组成的正四面体基本微观三维物理结构。因组成该最小微观球的“源质”与“能量”各有两个单位,故而我将这种含有且只含有两个单位“源质”的最小微观球称为了“双源质微观最小球”。

双源质最小微观球是“反物质”的核心构成单位,一个物体具体表现出的“正”、“反”物质物理特性基本也只与该物体中是否存在双源质最小微观球有所相关,在这里我就像上篇文章那样绘制一份双源质最小微观球的物理模型如下图《59》-1:

《59》-1

双源质最小微观球的物理结构模型的绘制比较简单,只需要在单源质最小微观球物理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将其中一个单位的“能量”替换为“源质”便可获得双源质最小微观球的物理结构模型了。

与单源质最小微观球相比,双源质最小微观球的物理结构更加稳定,由于在双源质最小微观球中存在两个可以产生引力锚定作用的源质单位,故而此类最小微观球中余下的两个能量单位即使在宇宙间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量子层面的布朗运动的影响下发生相对位置改变——产生相对位移,这些能量单位也会始终同时与两个源质单位以源质引力——引力锚定作用为纽带保持物理上的接触连接,也因此这两个能量单位所能够进行的位移范围也就这样被极大地受到了限制。

在单源质最小微观圆中,由于该最小微观圆中所含的三个能量单位仅受该最小微观圆中唯一一个源质释放的源质引力产生的引力锚定作用,所以三个单位基本只要保持与该源质的接触,其具体位移范围就不会受到太大限制,换而言之整个源质表面都是这三个能量单位的位移范围,如下图《59》-2:

《59》-2

在上图《59》-2中黑色圈代表单源质最小微观球所含有的那唯一一个源质,橙色圈及橙色线代表该源质外围一圈的球状表面积也即该最小微观球内剩余三个能量单位的移动范围,而从左上至右下的橙色线代表《59》-2展示视角正面的面积故覆盖源质的黑圈,而右上至左下的橙色线则代表《59》-2展示视角背面的面积故被源质的黑圈覆盖,以上便是单源质最小微观球内的除源质外的余下三个能量单位的位移范围了。

在单源质最小微观球内的三个单位的能量由于只受一个源质的引力锚定作用的约束,因此其移动范围相对更大,但在双源质最小微观球中,由于该最小微观球中所含的两2个能量单位同时受到该最小微观圆中的两个源质释放的源质引力产生的引力锚定作用,所以这两个单位的能量要始终保持与该最小微观球内的两个源质的接触,而其位移范围也因此被限定在此类最小微观球中两个源质单位中垂面上且与两个源质单位接触的那一个圈上,其具体情况如下图《59》-3:

《59》-3

在双源质最小微观球内,其所含的两个单位的能量能且只能在橙色线上的范围中进行位移,并且当且仅当两个单位的能量互相接触时该最小微观球可以维持一个最小微观球紧凑的正四面体图形,而当两个能量单位在宇宙间时常发生的量子层级的布朗运动的影响下发生相对位移而不再紧密接触以后,该最小微观球便不再能维持一个最小微观球通常情况下的形态,也因此,随着量子层面的布朗运动波动,此类最小微观球也就不再能维持物理形态上的稳定了。

通常情况下来说,此类最小微观球如果想要维持较长时间的物理形态结构上的稳定也需要处于一个相对紧密的环境中——这部分内容等我写到了反物质专题后再讲——而在没有紧密环境的情况下——也就是我们人类通常情况下生活及能够接触到的物理环境里,此类最小微观最小球通常会在生成后因周围能量密度过大——在高于宇宙平均能量密度的强能量环境——被该环境中所含的高密度能量迅速转化为不稳定的双源质最小微观球能量转化变体,其模型如下图《59》-4:

《59》-4

这里需要说一句的是,上图《59》-4的模型非常重要,它是暗物质及暗能量的基础结合产物,而在之后我也会在空间概论中对《59》-4模型中的物理结构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所以有兴趣的读者请务必记住上面这个模型。

然后,通常而言,在此类反物质物理结构——双源质最小微观球由于含有两个相邻的源质,所以其释放的源质引力也会强于单源质最小微观球并且会因此以源质引力吸引、捕捉周围的其他基本物理结构并形成更复杂的物理结构,或是在吸收了过多能量单位之后直接在湮灭反应之下裂解,总之,无论如何,双源质最小微观球的大致介绍差不多就这么多了。

在大致讨论完双源质最小微观球之后,说实话我原本想再说说三源质最小球也即是黑洞的有关内容的,但是这篇文章写完我前后已经花去了好几个小时的时间,所以想想也就算了,黑洞的内容之后再说,另外,我最近写的一篇我的本专业——金融有关的论文——正文内容写了一半的半成品被我的导师驳回来了——嗯,十月提交的,现在驳回了,嗯······——文章标题为《技术突破导向型专利税收保护法》,算是一个以国家税盾为核心,改进专利及有关利益分配机制的税收法案框架结构,驳回来的原因在于导师说我的论文和我的专业不相干···嗯,我个学金融的写个税收的论文不知道哪里算是不相干了,毕竟税收还是本专业的专业课呢,反正既然驳回来了,但是客观来说我觉得这篇论文里的观点多少还是有点实用价值的,因此我大概考虑在未来两周——或是在写完三源质最小微观球后开始计时的未来两周内把这篇《技术突破导向型专利税收保护法》完成然后直接挂到网上,觉得用得上的人就用,所有人都觉得用不上,那就当做是娱乐大众了,嗯,大概就是这样,嗯,我以前说我不会在网上发我本专业的论文结果又被打脸了呢,嗯,算了,就是这样,以上。

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59):“正四面体、正八面体的三维空间立体构型(8)”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