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M8“灰狗”装甲侦察车

前文:中国台湾M8自行火炮、中国台湾现役陆军载具的型号和数量
国军撤往台湾后,装备大量遗弃,在美军技术顾问团的協助下,搜集了部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剩余物资。它们大多数残破不堪,运往台湾后进行了修理,其中就有M8“灰狗”装甲车,它除了陆军裝甲部队和海军陆战队使用外,也少部份拨付台湾省警务处直属警察大队使用。


1941年7月,美国陆军军械部开始研制一种替代M6坦克歼击车的轻型快速坦克歼击车,指标是6x4驱动,炮塔安装37毫米炮和同轴机枪,车体前部也要有机枪。前装甲要能抵挡.50机枪弹,侧面抵挡.30机枪弹。
1942年4月,福特汽车公司的T22方案被选中,然而此时37毫米炮已经无法对付德国坦克了,所以改为装甲侦察车,命名为M8(英国人称其为“灰狗”),1943年3月批量生产,是历史上产量最大的装甲车,仅M8不计变形车就达8523辆。

该车的公路机动性很好,可以通过公路网快速移动,可维护性比履带式车辆好;但它的转弯半径大,悬挂行程小,使用开放式差速器,越野性能不好。因为是侦察车,它配备了一台远程无线电,负责协助指挥和与司令部通信;它还有一台短程无线电负责骑兵侦察排内通信和短距通信。

该车的弧形铸造炮盾厚25.4毫米,底盘装甲仅厚6.4毫米,容易受地雷摧毁,乘员在底盘堆放沙袋作为缓冲。主武器为37毫米 M6炮,配伸缩式M70D远望式瞄具;M6炮是M3牵引式反坦克炮的车载版,发射M51 APC在457米处对垂直放置的均制装甲板穿深达61毫米,在小口径反坦克炮之中是较高的。


主炮并联一挺.30勃朗宁机枪嵌入炮盾。炮塔是焊接敞开式构造,内有主炮弹药架,可装载16发炮弹;车体右侧还有64发。如果要携带第二天无线电,炮弹会缩减到16发。最初该车没有对空武器,后来在炮塔顶部安装了环形机枪架,加装一挺.50勃朗宁M2HB重机枪。


驾驶员和副驾驶坐在车体前部的装甲隔舱内,有2块折叠装甲板;车长和炮手在炮塔内,车长在右侧,炮手在左侧。该车是焊接车体,部分裙板是铆接;动力是Hercules JXD直列6缸4冲程汽油机,3200转时输出110马力。该发动机比较安静,使M8机动时不容易被远处的敌人听见。
M8的底盘发展出无炮塔的M20多用途装甲车,武器仅为一挺.50 M2机枪,可作指挥车或装甲输送车,台湾也有该车。

性能:
重量:7.89吨
长度:5米
宽度:2.54米
高度:2.25米
乘员:车长/装填手,炮手,驾驶员,副驾驶/通讯兵
武器:
37毫米M6炮,备弹80发;
1挺.30勃朗宁M1919机枪,备弹1500发;
1挺.50勃朗宁M2HB重机枪,备弹400发
装甲:
车体:
首上15.8-19毫米;侧面9.5毫米;后面9.5毫米;
顶部6.4毫米;底部6.4毫米;
炮塔:
19毫米;
顶部6.4毫米;
炮盾25.4毫米
动力:Hercules JXD直列6缸4冲程汽油机,3200转时输出110马力
功重比:13.94马力/吨
变速箱:同步啮合,4前进挡1倒挡
悬挂:板簧
离地间隙:0.29米
燃油:210升
行程:公路约560公里
最大速度:
公路约89公里/时;
越野48公里/时
转向:方向盘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