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司马南:蚂蚁金服犯了哪些错?到底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企业?(一评蚂蚁)

2022-03-31 20:36 作者:奺婉  | 我要投稿

现象级传播


资产证券化(次贷)


假设每个用户借了十万元的借呗,那么一万个用户就是10亿元的贷款,如果事情没有后续,那么赚的就是利息钱。但是这个事情有后续的,第一轮放贷之后蚂蚁手中有了10亿债权,可以用债权当作资产进行融资,这时漏洞就出现了,如果把资产又换了十亿元回到手里了,就等于又有钱再去第二轮放贷了,再拿着第二轮放贷放出来的钱,再去融资换钱,就又有钱去第三轮放贷了。无限的重复下去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细节上会有一些差异。

融资可以有两条途径,一找银行抵押贷款,但是银行不会全额贷款出来。用10亿元的债权去抵押银行只会给你七亿元,所以第二轮时你手上就只有七亿了,到了第三轮就只有4.9亿了,游戏持续不了几轮,就结束了。蚂蚁走了第二条路,去资产证券化。


06:44



十亿元的债权被设计成了ABC三层。

A层占了70%。也就是7亿元,固定利率6.1%,

B层占了25%,就是2。5亿元,固定利率7.5%,

C层就只有5%,也就是0.5亿元,固定利率

阿里借给商家的时候,他们收的利率是18%以上,而A只分到了6.1,那么就还剩12%点多,那么这些利润就留给了C,B也一样,把7.5%以上的利润留给了C,然后由C给B做担保,B再给A做担保。意思就是如果贷款收不回来了,出现了亏损,就先去亏C,C亏光了再去亏B,B亏光了再去亏A,结果就是A会很安全,而C是高风险高利润的。

所以这个项目设计成了之后,十亿元的债权,AB部分很快就卖光了,于是换回了9.5元的现金,就可以继续再滚动。


子公司之间互相交叉着买,最终的风险社会来承担。


黄奇帆 30亿的资本金几年里循环了40次,发放了3000多亿元的贷款。形成了上百倍的高杠杆。


金融监管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中共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目标 着重提出了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问题,着重强调了要守住系统风险的底线。


蚂蚁主要动机是谋求高盈利 诱捕性借贷


金融和科技板分开





司马南:蚂蚁金服犯了哪些错?到底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企业?(一评蚂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