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之光世界观编年史(持续更新)
时隔了这么久又重新拾起我作为up主的旧业,心里还是有点怅惘。不知道如何开口,那就只能让作品替我说出这段时间的创作历程了。接下来的一年,大概率不会更新了(高考备考)。一眨眼,从六年级变成了高三,要说的话多得说不完。但高考后我会考虑录一些游戏实况(毕竟专栏在b站实在没流量),敬请期待。
1945年——联合国成立,世界大战结束。 1972年——英国科学家洛夫洛克提出盖亚假说,促进人类对生命起源的探索和思考。 1984年——SETI成立,人们对深空生命的热情大幅高涨 1990年——“旅行者一号”拍下著名照片“暗淡蓝点” 2019年底——美国生物实验室病毒泄漏,全球疫情爆发,经济雪上加霜。 2021年——“祝融”号火星车开始勘探作业 2022年——“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开始投入使用 2031年——“秘境”哨站成立,致力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保护,以及解决社会性问题。 2050年——1.5℃增幅目标未能达成,贫困地区死亡率上升,社会矛盾激化。 2072年——人口激增,粮食进一步短缺。年底,“巴别塔”空间站作为国际空间站的继任者,正式投入使用。70名各国航天员入驻空间站。但因未能解决饥荒与恶劣气候带来的问题,遭大量民众抗议。 2077年——第一批民用太空居住区被并入“巴别塔”空间站,居民总数共130人。 208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重启“生物圈2号”实验室,定名为“盖亚之心”,选址撒哈拉沙漠边陲。以Gailyn Weston博士为首的科研团队开始对新一代自循环系统的研究。 2081年——中国提出“桂枝”计划,初步构建跨国载人登月永久居住体系。 2083年——Meta公司联合Microsoft、谷歌等互联网巨头推出以IPv6协议支撑的第一代元宇宙架构。 2087年——Weston博士发表论文,充分阐述了第三代自循环系统的可行性,模型测试取得成功。 2090年——“桂枝”计划基本部署完成,首批科研人员抵达月表,开展基地建设工作。 2091年——意大利当局批准庞贝城修复工作,预计在30年内恢复其作为古城的基本功能。 2093——气候变化导致史上最大蝗灾,粮食绝收。联合国呼吁各国政府拿出储备粮供饥荒地区度过灾难。世界各地起义频发,政局动荡。空间站与月球基地补给随时可能中断。 2094——Weston博士团队设计的自循环系统投入生产,次年,此系统被装载于“巴别塔”空间站与月球基地,预计使用寿命15年。 2097年——地球对其轨道补给彻底中断。 2102年——人类恢复农业生产。 2105年——4月 “巴别塔”空间站捕获到一颗不断放出音波的人造卫星,音频波谱可视化后得到如下信息:HIDE。 6月——为了防止大气中的CO2导致气候继续恶化,中国政府动员全国百姓有偿捐献自己呼出的CO2。凭捐献证明可换取淀粉产品。 2110年——“巴别塔”空间站上的自循环系统部件老化,预计在3个月内停止工作。 5月——法国恢复航天器发射工作。其制造的火箭搭载自循环系统需要的更换部件,以及34名居民(分批)、轮换工作人员等与“巴别塔”空间站进行对接。该空间站由此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太空构造。
2113年—全球70%的钢铁厂转型为氢能绿色钢铁厂。 2115-2131年—非洲、拉丁美洲局势混乱,毒枭、邪教横行。联合国成立拉非暴乱应对小组,配合轻机械维和部队剿灭反动势力、为平民发放救济粮等。 2132年——“桂枝”计划三期工程圆满完成,月球基地总占地约206平方公里。这是一块国际领土,但中国航天员们坚持称它为“广寒”。 同年10月,基于超大用户数据量的拟人语言模型“Reverse”发布。用户可自行制造AI外貌和训练性格。一经发布,便有超4.2亿人注册帐号。 2133年—Weston博士病危,于联合国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 2139年——世界上第一台可控聚变反应堆在中国落地,已投入工业使用。 2141年—2月 意大利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报告,称其已完成庞贝城三分之一的修复工作。 6月 Miorosoft推出爆火老游戏《Minecraft》重制版,使用Vr设备为玩家提供全新的游戏体验。 9月 中国互联网中心员工在清扫机房时发现了一把钥匙,标号“42”,材质为铬合金。其上纹路疑为一串密码,含义未知。 12月 世界上第一次元宇宙婚礼。 2143年——中国、俄罗斯等多地实验室实现类生物CO₂—淀粉生物反应器实用性转化,准备向民间推广。 11月 巴西向联合国提交决议,申请恢复亚马孙雨林生态系统,获得通过。 2145年—瑞典心理学家Wiseal指出,生产力过高会导致人类获得空前的自由发展,不再受社会身份约束。 2149年—Weston博士逝世于1月30日,享年97岁。为了纪念他在高效循环及环境保护领域的贡献,“盖亚之心”实验室更名为“Weston实验室” 2月 人类彻底摆脱化石燃料 2150年——中国、美国等多国因实现CO₂转淀粉民用化,开始扩大森林面积,仅保留出口和应急耕地。 3月 15日,英国皇家深水开发局成立 2157年—美国向联合国提交决议,申请在月球安置核聚变发电站,构筑月球重工业体系。但因技术不够成熟,此项决议被搁置 2170年—正如Wiseal教授预测,人类的精神变得极度开放。不侵害双方人身权利的众多恋爱倾向被大众接受,恋爱而不结婚、结婚而不生育者不在少数。立法部门不得不出台法律挽救低迷的生育率。 2178年——各国护林员不足,政府开始向林业学院及其他专业大量征收或聘请护林员。但因该工作职业素养要求较高,实际效果并不显著。
2180—23世纪初—陆地森林/人造林生态系统面积暴增,各国开始经济转型,依靠规模庞大的AI智能分析来监视森林内治安状况。 2205年——联合国人工智能委员会成立,负责管控所有图灵测试误判率超过80%的人工智能。 7月 城市人口溢出,一部分居民搬入丛林中生活。为保证森林内的监视效率,核驱自动化目标检索系统(A.N.T.system)应运而生。搭配CV(电脑视觉识别),能够完成灾害评估、人口普查、嫌犯追踪等多种任务。 12月 森林的生存与生活相关知识已编入初等教育教科书 2206年——英国当局宣布开始在其领海附近/海底规划定居点,以缓解其领土面积不足的问题。此举引发一众环境保护人士的担忧。 4月——英国与Weston实验室签订协议,探究最大限度无害化生活污染的方式 2209年—俄罗斯提出在月球赤道安置巨型发动机,以氦-3为燃料持续为月球提供自转。同时使用卫星向月面投放智能化工程机械,组织进行矿物开采。决议获得通过。 2210—2220年代——联合国集结全球航天大国,投入到月球发动机的建设中去。十年中,月球发展出完整的工业体系,两台发动机相继落成,月球逐渐产生自转 2221年——月环重工(L.H.I)成立 5月联合数据中心(U.D.C)成立 2223年——U.D.C研发的量子计算机“超幂”介入月球智能机械控制网络, 主导居住区建设 5月 Glancy教授的一篇文章指出,月球磁场抵御太阳风的效果会中断氦-3的富集。次年,Glancy携核驱自动化目标检索工程师(A.N.T-E)机群登月,开展氦-3富集装置相关研究 10月.世界上首台反物质发电机研制成功;同月,人类开始尝试在月核反应堆附近改造月球土壤,并培养植物细胞 2230年——“翡翠之手”跨国生物研究机构成立 2253年—“潜洋集群”成立 4月 人类首艘星际飞船起航,目标为小行星带内矿物的开采。 2260年——“超幂”计算机控制的月面载具失控,最终撞向并摧毁了月球基地E9区的一间气闸舱。此次事故导致三人丧生,并引发多国不满。U.D.C赔偿了损失,并称会尽快查明故障 在经过数次排查后在10日的新闻发会上无奈宣布:人工智能专家组测定,“幂”系列量子计算机已拥有自我意识 2265年——“秘境”哨站统一领导,更名为“秘境之光特工局”,总部设在英国伦敦市郊。6月 符文研究协会(R.W)成立,致力于研究古代文字、密码,以及探索符文魔法(Relics.Art) 2267年—2290年代 众多国际组织与国家政权间存在路线及利益上的矛盾,却缺少相关法律进行调和。冷热冲突频发,经济发展缓慢。 2300年—经过几十年的协商,国际组织与各国达成一致意见,签署《人类文明宪章》, 史上最大的人类协作组织——人类共同体(United.Human.Community)于9月28日成立。
2301年—10月,人类共同体签署决议,在其纽约分部大楼(原联合国总部)下设立联合国纪念碑。纪念碑主体为黑曜石长方体,刻有联合国徽标及“United Nations is always here.”。11日,纪念碑举行揭幕仪式,原联合国重要官员出席仪式。大家纷纷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联合国的敬意。次日,人类共同体将10月11日定为“联合国日”,呼吁其成员国积极参与 2322年—中、美、英法实现中微子计算模块小型化,分别命名为盘古、Vertex、Olive,二号机按规交付人类共同体科学院。2323年—为了提高人类公民大会会场与共同体分部的空域/地面安全性,可变载具战斗平台(T.V.P)被发明并量产投入使用 5月 对于人工智能逻辑链路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模拟实验组长Abis副教授指出,AI的逻辑可能十分复杂、脆弱;除非有数据支撑,否则任何改动逻辑的行为都会导致程序错误、崩溃 2325年—11月 9日清晨,一名未授权人员破解了机房的权限锁,修改了Vertex的逻辑代码,并将其接入互联网,制造了“顶点觉醒危机”。此操作未完成,该入侵者便被盘古击毙。 9日 午夜,所有装有远程驾驶接口的攻击机、轰炸机以及陆地智能机械被未知程序操控投入战斗状态,开始锁定全球范围内的繁华都市. 10日 上午九点整,顶点开始操纵战机有规律轰炸市区,防空系统紧急响应,使用电脉冲与激光灼烧等手段高效制敌。人类共同体灾害应对部门紧急抽调算力资源,使用“盘古”与Olive逐步清理专用网络。中午十二点整,顶点向纽约与东京发射弹道导弹,造成数十万人死亡。下午一点整,美国核武库瘫痪。下午四点三十三分,U.D.C与各国计算机专家使用电子机械密钥封锁顶点行动。在行动过程中,有一台盘古过热烧毁。下午四点四十七分,顶点觉醒危机”结束。 12日为平息民愤,以Howard Landslord工程师为首的顶点开发团队被吊销社会身份,时限20年,判决由国际审判庭(I.T)执行 2330年——中国超深水勘测中心成立,致力于探索、开发深海,以及在浅海之下寻找定居区域,选址上海市。 2338年—3月 随着组织规模逐渐扩大,7日,时任局长Miles.Torres在人类公民大会上表示秘境之光特工局将启动南迁计划,定址南极洲沿海区域。同时以北极分部和太平洋分部作为主要基地。原址改为由特工局成员开设的“星光”侦探所和密文部主要办公室所在地。2340年——中国时空与奇点研究所于北京建立。 2350年——“巴别塔”空间站的四分之一舱段脱离主体,携带氦-3与工程物资飞往火星,开展火星基地建设工作 10月-12月因经济体系恢复缓慢造成的失业率居高不下,犯罪率也有所提升。“星光”侦探所在此期间提供义务劳动,如罪犯追踪、失物寻回、找寻物品失主等。 2353年——火星出现百年一遇的巨大风暴,火星地表智能机械难以控制。“巴别塔”空间站暂时锚定在火卫一上,任务陷入停滞。 2354年—Abis主管提出“拟人智能”,以高算力计算机解析人的性格数据,就可以以人为基础生成具有完整人格的AI。不过,也有人评价,几百年前的古早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曾暗示过同一概念。2356年——中国无机与生物智能研究院于西安落成。 5月“巴别塔”空间站火星任务舱段补给逐渐耗尽,被迫中止任务进程,返回地球同步轨道 12月 人类成功制造出首个史瓦西半径小于自身半径的物体——奇点,相关技术细节与实验数据已按规交付人类共同体科学院。
2359年——世界首件人型生物兵器于日本一实验室出逃,人类共同体谴责日本政府监管不力。 3月 月球基地天文观测站的报告显示,太阳活动加剧会导致冰山周期性融化,原有的气候模型已不再适用。人类迫切需要新的模型来预测天气/气候。 2360年——人类首次实现通过引力弹弓进行变轨来防御太空撞击物的袭击。次月,该系统被装载于月球轨道。 4月 “巴别塔”空间站的食谱进一步丰富,宇航员们开始自创新菜。然而,这些航天英雄们会做饭的寥寥无几,了解烹饪技巧的人更在少数。于是,他们呼叫人类共同体航天总署,要求送一名星级厨师到空间站,并称此人是“任务栽荷。”。 2380年—Howard Landslord之子,人工智能工程师Phil Landslard向人类共同体提交决议,申请启动N.O.A.I计划,以中微子计算模块的超强算力加速人类社会发展。决议以微小差距获得通过。 2385年——人类共同体开始建造代号为“漫游流星”的行星间高速运输轨道。“巴别塔”空间站被锚定并正式更名:“漫游流星”近地轨道中转站。10月 地面运输基地的二期工程圆满结束,准备在装修后正式投入使用 2386年——地、火运输通道峻工,总数为56人的跨国专家团队于6月登陆火星,继续火星基地建设进程。 2388年—以奥林匹斯山壁为中心的火星基地工作—居住区已基本修建完毕。经共同体审议,火星基地组建奥林匹斯理事会,管理基地重大事务。理事会依相关规定在居住区舱外的广场上以赤铁矿为原料树立了联合国纪念碑。 2390年—N.O.A.I原型机N.O.A.A诞生,其主机和数台终端被送往火星。N.O.A.A并入火星基地专用网络后,迅速以其自身为核心组建了火星基地智能操作系统,并实际取得了火星基地的最高权限。它根据人类操作员下达的指令,自行推进基地建设。12月——人工智能监察组成员发现,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上都出现了一名自称“N.O.A.A-Official”的虚拟主播,凭借其幽默的谈吐、可爱的外表迅速斩获了数百万粉丝。对A的代码盘查显示,此帐号的确由N.O.A.A亲自创建和运营。
暂时先写到这里。文中还有很多瑕疵(例如氦-3的应用时间点),请大家多多指教,帮助我更好地改正。感谢,感谢所有耐心看完这篇小故事的读者,你们的点赞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就先说这些吧,我们……下次见——